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浅析

2021-09-1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马琳:我国国际贸易现状浅析 物流经济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浅析 琳 (长春大学 资产管理处,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迅猛发展,贸易顺差逐年递增,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使我国的国际贸 易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顺差;贸易平衡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 贸易顺差,由来已久 1_1顺差来源分析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 增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汇资源短缺,出口产品主 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大量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除 了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亿美元和8.4亿美 元的贸易顺差,其他年份均为逆差。进入20世纪90年 代,由于外资的大量进入,进出口主体格局和贸易方式发 生了根本变化,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的逆差外, 其余的年份均为顺差。 1.2矛盾和问题 (1)流动性过剩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随着我国贸 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在当前的外汇管制体制下,中央银行 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被动购入外汇,形成外汇储备, 同时也相应地投放了等值的基础货币,造成外汇占款猛增。 这种流动性过剩同时也造成了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产 能过剩的矛盾,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和稳定。 (2)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加 工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出口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国 内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我国发展最快的珠三角和长 三角地区酸雨面积扩大,河流污染严重,各种疾病发病率 明显上升。 (3)国际经贸矛盾激化。美国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贸 易顺差来源。巨额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突 出矛盾,成为美国对我国施压和迫使人民币升值及采取反 倾销、反补贴措施的重要口实。 2应对危机。减少顺差 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灾难,我国作为发展中 大国,以负责任的态度果断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 列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也努力 扩大进口,拉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取代德国 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已公布2009年全年外贸数据的 71个主要贸易国(地区)中,有59个国家(地区)的出 口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其中德国等33个国家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6—0043—01 (地区)对我国出口逆势增长,美国、日本等26个国家 (地区)对我国出口降幅远远小于其出口总体降幅。2009 年,欧盟、美国和El本总体出口分别下降20.6%、 17.9%和25.8%,但对我国出口仅分别下降1.5%、 0.2%和12.3%,我国在抑制其出口快速下滑中作用明 显,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分别为7.4%、6.6%和18.9%,较2008年分别大幅提升 1.4、1.2和2.9个百分点。 3转变方式,走向平衡 我国以“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 构,仍将形成贸易顺差,但随着我国在外贸领域着力于 “拓市场、调V结构、促平衡”,贸易顺差规模将继续减 小,对外贸易发展趋于基本平衡。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不仅会促进我国改善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增长,也给世界 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影响。 3.1有利于全球通过分工合作达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充分融合,生产 出成本最小的劳动及资本密集型产品,满足人类社会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实现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摩 根斯坦利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产品一年就为美国消费者节 省1000亿美元的开支,美国公司从我国制造的产品中获 得近600亿美元的利润,占标准普尔指数所涵盖的上市公 司全年总利润的10%以上。 3.2有利于发达国家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首选或次选,即便 在国际投资极为低迷的2009年,投入我国大陆的外资规 模还是自8月份起连续回升,全年达到900.3亿美元,仅 次于美国。2010年前2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3163 家,投入外资14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4.9%。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我国的出口满足其他经济体 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我国的进口 满足其他经济体扩大出口振兴经济的需要。追求进出口基 本平衡的外贸战略,以及国内旺盛的需求,必将促进我国 进口强劲增长,从“世界工厂”转化为“世界市场”,为 世界创造外需,有力支撑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均衡增长。 20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