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4期 2012年8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3 No.4 Aug.2012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672—6987(2012)04—0334—03 Eu3+ 含量对掺Eu3+铝酸锌荧光粉 日 日日 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耿延玲。李超。郭伟博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合成掺Eu什铝酸锌荧光粉。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和发 光性能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Eu”掺杂质量分数低于5 时,掺Eu抖铝酸 锌的结晶质量高;但当Eu计掺杂质量分数高于5 时,会导致晶体结构缺陷的数目增加, 从而引起结晶质量下降。不同掺杂浓度的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显示,当掺杂质量分数高于 5 时,会出现浓度猝灭现象。与固相反应法相比,共沉淀法的猝灭浓度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荧 粉;X射线衍射;浓度猝灭;发光性能 中图分类号:O 614.3 文献标志码:A Influence of Eu3+COncentra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ZnAl2 04:Eu +Phosphors GENG Yan-ling,LI Chao,GUo Wei-bo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China) Abstract:Eu doped zinc aluminate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via an improved coprecipi— tation method.The powder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and photoluminescence(PL)measurements.XRD results showed that low Eu concentra— tions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crystalline phase formation.When the doped concentra— tion was higher than 5 ,the intensities of peaks de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Eu doped concentrations.That is because the crystal defect grows with the increase of doped con— centrations.There existed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in high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re— port of PL measurements.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the quench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improved coprecipitation was higher. Key words:phosphor;XRD;concentration quenching;luminescence properties 白光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具有无污染、长寿命、 热化学稳定性好、余辉时间长、不含放射性等优 点,因此它在发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_2]。 通常,掺稀土离子的ZAO的制备方法有高温固 相法_3]、共沉淀法[4]、溶胶一凝胶法和水热法[5 等。 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人们极大地关注,被认为新 一代照明光源口]。在光电器件和显示器领域,传 统的硫化物发光材料如ZnS、Y。O。S等应用广泛, 但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在紫外辐射下会产生硫化 物等有毒气体,有的荧光粉还需要添加放射性添 加物。铝酸锌(ZnAl。O ,ZAO)发光材料具有光 高温固相法的缺点是烧结温度高(1 400℃),并 且需要助熔剂。溶胶一凝胶法的缺点是制备溶胶 及其干燥得到凝胶非常费时_6]。 收稿日期:2011-12—23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oo9FLO07) 作者简介:耿延玲(1975一),女,讲师. 第4期 耿延玲等:Eu什含量对掺Eu什铝酸锌荧光粉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335 本研究采用以前报道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下的共沉淀法_3],制 备不同浓度的ZAO:Eu”,并研究掺杂浓度对晶 体结构和发光强度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主要试剂 CTAB、Eu。O。、醋酸锌、硝酸铝。 1.2实验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CTAB粉末并溶于55。C的去 离子水中。称取适量的Eu O。,用质量分数5 的热稀硝酸溶解,配置成硝酸铕溶液。按化学计 量比1:2,称取适量的醋酸锌和硝酸铝,然后分 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醋酸锌和硝酸铝溶液。 将上述溶液混合,用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在55。C 下搅拌均匀。向上述溶液中缓慢滴加5 tool・L 的氨水,调节反应时的pH值,使pH一10,此时有 白色沉淀生成。在60。C的水浴磁力搅拌器中继 续反应1.5 h,最后得到ZAO:EU3 乳白色沉淀。 抽滤、洗涤、90。C下干燥12 h,得到前驱体。得到 的不同Eu3 含量的前驱体稍加研磨,在700。C煅 烧,保温1.5 h,最终得到掺铕ZAO粉体。 1.3产品分析 为了研究Eu抖含量对ZAo:Eu抖晶体结 构和结晶质量的影响,实验对粉末进行XRD测 试分析。XRD分析采用D/max 2500型X_射线 粉末衍射仪,试验条件为:室温,x射线波长 一 0.154 nm,Cu靶Ks线,石墨单色器,管流管压为 40 kV(80 mA),步长0.02。,扫描速率1O。・ arin_。,扫描范围2O。~8O。。实验采用Fluoro— Max-4紧凑型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荧光光谱分 析。 2结果与讨论 图1是Eu件质量分数为4 9/6,5 ,6%和7 9/6 的ZAO:Eu。 的x射线衍射谱图。样品热处理 的升温速率是10。C・rain_。,煅烧温度是700℃。 从图1可以看出,Eu。。。质量分数为4 ~7 时, ZAO:Eu抖粉末的衍射峰都对应着ZAO的标准 谱图(JCPDS NO.05—0669)。指标化结果表明, 合成的产物是立方晶系,属于Fd-3m空间群。图 中没有其他物相出现,这意味着Eu计在热处理过 程中成功掺入到ZAO的晶格中。而Eu抖的离子 半径(95 pro)与Zn。 离子半径(74 pm)比较接近, 掺杂的Eu抖进入晶格基质取代了Zn 的晶格位 置。当Eu。 的质量分数小于5 时,ZAO: Eu。 的衍射强度大,半峰宽小,接近狭缝宽度,说 明结晶质量较高。当Eu抖掺杂浓度增加时, (311)衍射峰及其他特征峰的强度逐渐减弱,这是 因为高浓度的Eu件的掺人导致晶体结构缺陷的 数目增加,从而引起结晶质量下降。 Eu3+质量分数(a—d):4 ,5 ,6 ,7 。 图1 ZAO:Eu3 粉末的XRD图 Fig.1 XRD patterns of ZAO:Eu”powders 图2 ZAO:EU3 的激发光谱(.;L =616 nm) Fig.2 Excitation spectra of ZAO:Eu。 ( 一616 rim) zAO:Eu抖的激发光谱见图2(监测波长 一616 nm)。由图2可看出,激发光谱由主波 长为25O~320 nm的宽激发带和多个锐线峰组 成。其中300 am左右的宽激发峰来源于o2一一 Eu。 电荷迁移,电子从O 一全满的2p电子迁移 到Eu抖部分填充的4f轨道上,因此宽激发峰又 称电荷迁移带(CTB)。锐线峰归属于Eu。 的4f 内宇称禁戒跃迁,最强锐线峰位于394 nm,对应 于Eu抖的 F。一 L6跃迁吸收。 图3是394 nm激发的不同Eu什掺杂浓度的 ZAO:Eu。 粉末的发射光谱。从图3可以看出, 发射峰位于577,591,616,658和707 nm,它们分 别归属于Eu抖的 D。一 F』(J一0,1,2,3,4)特 征跃迁_7]。图3中b和d发光曲线可以看出,随 336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 着掺入Eu。 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度升高。当掺 杂质量分数为5 时,峰强度达到最大值;从d,C, a曲线可以看出,当Eu。 质量分数大于5 时,峰 强度下降,出现浓度猝灭。这是由于低浓度时,发 光中心数目少,而且彼此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它们 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当掺杂浓度增大时,发 光中心数目增多,发光强度随之增强。当浓度增 加到一定值以后,发光中心间的平均距离减小,它 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根据晶体中临界传递距离 R 和临界浓度的关系公式 ]: Re≈2[ r 其中 是晶胞参数,z 是临界浓度。在 ZnA12O :Eu抖晶体中, 一0.528 5,N一8,由实 验可得z 一0.05。代入公式中得R 一1.361 7 nm。交换相互作用的临界距离是R 一0.5 nm, 远小于ZnA1。O :Eu计晶体临界传递距离,因此 不是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浓度猝灭。 根据Dexter理论[8],这种作用属于电多极一 电多极相互作用。当电多极相互作用增强,就会 出现能量共振传递现象。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如 果遇到猝灭通道,能量会从这个通道中释放,就不 会发光。在发光材料中,发光和猝灭是相对独立 相对竞争的过程。如果掺杂浓度过高,激发能在 发光中心间的传递几率会大大高于转化为辐射 (发光)的几率。在多次能量传递过程中碰到猝灭 中心的几率自然增加,导致发光强度下降,因此出 现浓度猝灭。 d . /nm Eu。 的质量分数(a—d):7 ,4 ,6 ,5 。 图3不同Eu3 掺杂量的 ZAO:Eu”的发射光谱( =394 am) Fig.3 Emission spectra of ZAO:Eu。 with different Eu。+doped c0ncentrations( 一394 nm) 据刘敏等 。 报道,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的 ZAO:Eu。 的猝灭浓度为3%。本实验采用改 进共沉淀法,得到的ZAO:Eu。 的猝灭浓度为 5 ,高于固相反应法。这是由于固相法得到的材 料是块状粗晶,而改进共沉淀法得到纳米材料。 块状材料的掺杂浓度越大,发光中心间的能量共 振传递越强,传递过程中到猝灭中心的几率就越 大。但对于粉体材料,它的表面和界面效应使能 量传递受到粒子边界的阻碍,激发能从发光中心 传到猝灭中心的几率减少,因而猝灭浓度会随之 增加。这与徐明霞等 。 研究SrAl O :Eu抖得 出的结论一致。 3 结论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 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不同Eu。 含量的zAO: Eu。 粉体。XRD结果表明,Eu。 的质量分数小 于5 时,粉体的结晶质量高;质量分数大于5 时,结晶质量下降。荧光分析表明,低浓度时,随 着Eu。 的质量分数增大,ZAO:Eu什的发射峰 强度增强,质量分数为5 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 数继续增大时,发光强度下降,出现浓度猝灭现 象。与固相反应法相比,共沉淀法的猝灭浓度较 高,这是由于能量传递受到粉体粒子边界的阻碍。 参 考 文 献 [1]王祥德,吴占超,匡少平.Eu。 激活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 粉研究进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 36—39. [2]王兰兰,耿延玲.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铝酸锌超微颗粒[J]. 广州化工,2010,12:64—66. [3]刘敏,许潮发,刘晓华,等.ZnA1 2O4:Eu。 发光粉的制备与 光谱研究[33.汕头大学学报,2009,24:36—40. E4]Minoru H,Katsumi S,Osamu S,et a1.Microstructures of ZnAlz 04 formation from coarse and dense AIz O3 and granular ZnO in the presence of LiF[J].Solid State Ionics,1997,101: 1007—1O09. [53 Yang C C,Chen S Y,Cheng S Y.Synthesis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nA12 O4 nanocrystaI1ine and ZnAlz 04/Eu core-shell structure via hydrothermal route[J].Powder Technology,2004,148:3-6. [6]刘占卿,韩荣江,陈克正.胶束辅助的共沉淀法制备YAG: Eu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J].山东陶瓷,2010,33:10—12. [7]杨志平,王凤和,李盼来,等.Eu。 在LiSrPO4中的发光及浓 度猝灭机理[J].硅酸盐通报,2010,29:431-435. [83 Dexter D L.A theory of sensitized luminescence in solids [J].J Chem Phys,1953,21:836. [9]徐明霞,张明。沈毅,等.纳米SrA1zO :Eu,Dy发光特性及 浓度猝灭[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34:93—96. (责任编辑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