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
《虎门销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课文紧扣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动人画面,语言简练、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文本荡漾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是小学语文教材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已经进入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学习的四年级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他们崇拜英雄人物,喜欢阅读历史故事,也喜欢与同学交流分享成果。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场面的壮观、隆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感悟销烟场面的壮观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把“感受场面的壮观”作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深入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五、【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时,我力图从“言”“意”两个方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以“创设情境法”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热烈氛围;以“朗读理解法”突出“品味语言、感受气势”的教学重点;以“主问题引领法”简化教学头绪,引领航向;以“品读想象法”突破“体会销烟的伟大意义”的教学难点。同时将感情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激情的朗读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销烟的理解和感悟。
学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下,以品读想象法学习课文;以朗读一线
贯穿读、说、品、写;以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充分进行语文实践。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 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引入: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林则徐)在一百多年前,外国烟商大肆把鸦片运往中国,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灾害。清政府惶恐不安,委派林则徐到虎门销毁鸦片,救民于水火之中。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销烟事件,去感受它的伟大壮举。(板书课题),咱们来读一读课题,这个事件中主要写的是什么?(销烟)那么销烟就要读得重一些,我们再来读!读了课题,你又有哪些疑问和新的思考?
归纳梳理:为什么要虎门销烟?(师板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过渡:下面请同学们选择适中的速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梳理:课文描绘了哪些时候的销烟场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前、时、后)
2、文中出现了几个词语很值得我们注意,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你来)出示词语:水泄不通、震惊中外、虎门销烟、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伟大壮举(小组内读)
3、引导字词:跟“销”相近的字还有哪些?能说一个词吗?
4、看来这些词都会读了,同学们再找找这些词分别描写了销烟的哪个场面?(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过渡:课文写了销烟前、时、后三个场面。只要认认真真读书,总会把书读出味道来!咱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读书的?先勾画出重点的句子,在旁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写读后的感受、体会,这就叫批注。(出示图片示范)下面请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场面
展开探究学习。
出示合作要求:
(1)细读选择的自然段,勾画描写场面的词语、句子。 (2)这样的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向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1)销烟前的场面给你们组留下的印象是……?(汇报)
从哪儿看出来?出示句子: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①人多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水泄不通)
②形容人多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如:人山人海、摩肩擦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
③除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还来了哪些人?课件出示句子2: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这些人为什么一大早就来呢?(人们怕错过了,很高兴。)(板书:高兴)
④带着高兴的心情我们来读一读:
听到这个消息,男人们高兴啊!”于是……(男生读) 听到这个消息,妇女们高兴啊!于是……(女生读) 听到这个消息,老人们更是高兴啊!于是……(全班读) (2)销烟时的场面给你们组留下的印象是……?(汇报)
从哪儿看出来?出示句子1: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① 当礼炮轰鸣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板书:兴奋) ② 销烟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指名说)
③过渡:这样的场面持续了几天呢?(出示句子: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时间长、数量多)
④销烟不仅持续了23天,还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咱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
(3)销烟后的场面给你们组留下的印象是……?(汇报)
①从哪儿看出来?出示句子: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板书:跳叫欢呼)
②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 (板书:激动) ③(引读)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读一读:
想到同胞们可以脱离毒害,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男生读) 想到亲人们可以免受痛苦,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女生读) 看到害人的鸦片化为渣土,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全班齐读)
④(回顾板书)看了销烟的人多、壮观、激动的场面后,人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最后一段)让我们自豪的读一读。
⑤总结:这是史上绝无仅有的,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⑥(课件出示第1段.)师情境引读(手势示意): 这样的日子,我们怎能忘记?(齐读); 这样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还是齐读);
课件出示:“国际联盟”也把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⑦正因如此,虎门销烟被刻在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浮雕上。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升华情感:同学们,早在一百多年前,我国就开创了禁毒先河,至今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出示一组图片)可见其先见之明!此时此刻,站在林则徐塑像前,我想说……(1)可以写感谢、赞美、学习林则徐的话。(2)可以写禁毒宣传标语。在写在课本插图旁,待会儿来分享。(先写再汇报)
预设一:哦,原来毁掉的是鸦片,带来的是幸福!
预设二:嗯,坚决抵制毒品。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预设三:对,生活不一定是天堂,毒品一定是地狱!
预设四:林则徐爷爷,感谢您销毁了鸦片,要不是您销毁了鸦片,中华人民现在已经被英国侵略者害得惨不忍睹了。您是我们的骄傲,您是拯救中国的民族英雄!
2、课外拓展:(影视推荐)《鸦片战争》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但鸦片贸易情况复杂,林则徐的禁烟行动面临重重困难。大家可以课外留意来看一看,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3、总结课文:让我们牢记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大声齐呼: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八、【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为什么? 前:水泄不通(高兴) 1839 .6 .3 时:礼炮轰鸣 (兴奋) 伟大壮举 后:跳叫欢呼 (激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