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融合教育

2021-01-0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谈融合教育在我国推行

这篇论文的主题是讨论融合教育能否在我国推行,我个人认为,这是可行的,毕竟这是目前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同时,融合教育在我国要广泛推行则太过困难了,可谓任重而道远。在讨论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何为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融合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融合教育共享手册》原话所说:“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无论其身体、智力、社会、情绪、语言或其他情况如何,也无论其民族、性别、年龄、种族、国家、是否有障碍、语言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包括障碍儿童、天才儿童、流浪儿童、童工、落后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以及处境不利或边缘群体儿童。”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普通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只要可能,所有儿童都应该在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在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文化的、种族的差异或可能存在的障碍。融合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价值观、教学观,体现了全社会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人格、受教育权等的充分尊重,可以说是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带来了福音。

这么美好的教育方式,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听说过融合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融合教育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来,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还没能够引起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查找资料我得知我国也有少数学校特意开特殊班级,或是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有招收残障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让这些特殊学生能够进入校园学习,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价值。但上面所提的例子,毕竟只是少数。现实中更多的是残障儿童被排斥在普通学校的大门之外。目前在我国融合教育虽没有大力普

及,却也是出现了一些融合教育在我国本土化的模式。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外关于融合教育的理念也开始传入中国,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全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于是在我国出现了将残疾儿童安置到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的现象,这便是人们所说的随班就读。但是随班就读的出发点是为普及义务教育,使轻度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实现“有学上、有书读”。这和融合教育还是相差甚远,融合教育在我国要推行,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现在来讲一下我认为融合教育在中国推行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首先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社会及人们的观念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人们认为特殊儿童只会给正常的人们带来麻烦,主要是大部分家长认为如果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一起上课,特殊学生会影响正常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有人认为特殊人群进行教育是不需要的,是在做无用功,他们认为特殊人群是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性的。因此,普通学校并不愿意招收特殊学生,在入学前就将特殊学生拒之门外。另外,在普通班里的普通学生也无法真正做到容纳这些特殊学生,对于特殊学生,普通学生总是带着有色眼光和偏见来对待的,这可能会让特殊学生感觉自己和正常学生不是平等的,自己并不被尊重。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有重度听障的,虽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在普通学校中度过,但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我总是被别人认为是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的,因此我真正的朋友也不多,有时候他们会排斥、孤立我,有些学生甚至会嘲笑、歧视我;由此可见,融合教育在中国要推行,最主要的还是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要将融合教育在中国推行,首先要将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是老师和相关的推行者,还要得到其他正常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其次,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推行融合教育理念的坚强后盾。政府及相关部门“眼大肚窄”,虽有心发展融合教育,但对于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规、政策来支持特殊需要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在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支持相对较少,包括缺乏相对完善的体系支持和经费支持,没有经费的支持,学校就算有心进行融合教育,也没有经费来购买相关的资源设备来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再加上,目前特殊教育教师这

个行业仍不被世人看好,社会地位较低,极少有人愿意投入到这个领域去,个人认为政府应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特殊教育。

还有,师资力量、师资水平达不到要求。要推行融合教育,以师资力量、教师素质为代表的“软件”显然是很重要的,因为教师将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单一的普通学生,而是各种各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然而目前在中国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太少了,且开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也相对较少。试想,没有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技能的教师,要如何面对一个有着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班级呢?当然,光有专业技能还不够,从心理上,也要做到包容、接纳特殊学生,要有耐心的去教导特殊学生,给予他们关爱。

一个能够完好运转的机器,除了“软件”之外,还应该具备有“硬件”,我国不仅仅是普通学校,在社会上对于针对特殊人群的一些设备资源都太少了。特殊学生不同于正常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学校应该创造一个“无障碍”环境,方便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不受限制。首先要方便特殊学生的通行,要对建筑物外环境进行改造,包括校门、操场、通道等,要求学校在这些区域设置无障碍通道,如坡道、盲道,方便一些依靠轮椅的学生和盲生自由行动。然而看看现实,有些地方的盲道竟然还与树木或者别的障碍物连在一起,这样的盲道只是一种摆设、装饰,能对盲人起到什么帮助呢?还要对建筑物内的环境如走廊、教室、楼梯等教学空间环境进行改造;比如不设门槛、加宽大门,方便轮椅进出。针对特殊学生,学校还应该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添置一些特殊的设施设备。在一些重要场所地面上装置引导盲生的触感标志,在教室或者走廊加装上下课灯光标志,引导聋生根据灯光信号安排作息时间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一些专业教室,比如物理治疗室、音乐治疗室等。然而看看现实中的情况,我国普通学校能做到这些改变的太少了。更何况这种“硬件”的升级更新,必然意味着相关教育成本的增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政府能否有针对性地为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最后一点,人们对于特殊人群的接纳程度仍然很低,仍然带着有色眼光来看待特殊人

群,心理上仍然会排斥特殊人群。关于这一点,首先学校要包容并接纳特殊学生,在他们申请入学时不应该将他们拒之门外;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将他们排斥在团体之外,比如有一些运动会、实践活动之类的,不能主观地认为他们无法参加这类活动而排斥他们。其次,教师也要做到良好的接纳。教师应当引导正常学生主动帮助特殊学生,并尊重理解特殊学生的学习进度。课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怀特殊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在我初中时我的班主任对我关爱有加,她经常叮嘱同学们来帮助我,因此我在课堂中有听不到的内容,同学们会解释给我听;课下也经常和我聊天玩耍,让我放松心情。除此之外我的老师在课堂上也尽量放慢自己的讲话速度来让我听清楚她的讲课,提问时还特意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方便我明白她的意思,从而引导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她还会因为我的优秀表现而当众表扬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就这方面,她是我读书生涯中最理解我的人,因为她的帮助我才能够改变我厌学的态度。因此我认为,光有融合教育还不够,身边的人是否能够接纳并包容特殊学生的缺点,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大众的需要和当前的教育趋势,融合教育是可以推行的,但是要将它大力推广,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上每个成员的努力,在未来,每个学生都将受惠于融合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