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综述

2022-12-1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技能综述

(一)总体目标

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把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的重点专业,辐射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的专业建设,形成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龙头,商务英语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通过专业建设探索推动专业群内各“要素”的融通,提高专业教学和实践教育能力,以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二)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教学场地“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基于企业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岗位要求的“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90%以上的学生持有1本社会认可度高的国际贸易类职业证书;60%以上的学生持有2本社会认可度高的国际贸易类职业证书;

◆签约率≧98%,用人单位满意率≧95%。 2.建设内容:

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建设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的校外实习基地;将3个含金量高的职业考证(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全国国际贸易跟单员证书和全国国际贸易业务员证书)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外贸岗位能力要求相融合。

按“师生融合”的理念,建设一支与高素质高技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经验和模式,带动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货运的专业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与运行如下图所示:

岗 证结合式的培养模式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双证制” 基本技能训练 核心技能训练 强化职业技能 强化职业资格 综合技能训练 强化职业素质 强化职业道德 企 业 参 与 引入真实业务 职业素质训练 顶岗实习

岗位适应训练 与企业岗位零对接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建设目标:根据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要求,按照“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合作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

以国际贸易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具体国际贸易岗位工作任务展开。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中岗位的划分,体现国际贸易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重新排序;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形成融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于一体的能力培养单元,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实践化,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

外贸职业能力标准 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实践化

图 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按照“以实务、案例、问题、流程为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

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标准模块化 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项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岗位操作能力。

依据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234”课程模块和“多途径实训、多证考核、多职业岗位能力,一精与多通兼顾”:

“2”即“双证结合”,指本专业的“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的设置以围绕报关员证、单证员证、报检员证、货代员证、跟单员证与国际贸易业务员证等职业资格证和行业认证证书的考证开设,以外贸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做到课证融通、双证并举。

表2 各职业技能“小模块”与相应专业资格证考证对照表

职业技能模块 专业课程 单证业务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能力模块 跟单业务 国际贸易跟单理论与能力模块 实务 国际贸易业务国际贸易业务员综合员 业务知识 能力模块 对应从业资格证书 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 (主考部门:商务部) 国际商务跟单员资格证书 (主考部门:商务部) 国际贸易业务员岗位资格证书 (主考部门:中国商务部) 就业岗位 单证员 跟单员 国际贸易业务员 “3”即“三重教学”,指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都由相关外贸业务项目导入、真题假做、课外实训(含集中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三个模块构成。 “4”即“四层能力”,以综合职业素质模块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以基础职业能力模块培养基础职业能力、兼顾培养岗位专业能力,以职业技能模块培养岗位专业能力,以就业模块培养“零距离”就业能力,为学生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到“零距离”上岗的平稳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多途径实训”,是指课内实训、外贸软件模拟实训、企业实习等多途径进行职业教育和岗位能力培养;

“多证考核”,是指参加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国际贸易相关职业资格考核,以获得多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多职业岗位能力”,是指培养、考核学生的多个职业岗位能力。 “一精与多通兼顾”,是指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某一基本职业岗位能力并获取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以实现“一精”外,还必须通过必修和选修形式,掌握国际贸易中另外2~3种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多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