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年2月第21卷第1期 Chin JHyg Insect& u/p Feb 2015 Vo1.21 No. ・71・ 【论著】 ・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 任庆伟 ,宋立 ,阮冠华 ,宋晓钢 (1.金华市白蚁防治站,浙江金华321017;2.全国白蚁防治中心,浙江杭州310011) 摘要:目的构建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方法现状调研、专家研讨、信息评估、系统研究。结果 明析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特征、影响因素,提出房屋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可行性方案。结论 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白蚁防治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且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应加快法制化 进程。 关键词:白蚁防治;质量管理体系;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R18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81(2015)01-0071-04 Research 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rmite control project 一 一 REN Q 一wei ,SONG Li ,RUAN Guan—hua ,SONG Xiao—gang2 (1.finhua Station ofTermite Control,Jinhua 321017,China;2.National Termite Control Center fChiona,Hangzhou 31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ermite control project ̄amework. Methods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expert discussion,information evaluation,systematical research. Results Analyzing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influence factors of termite control project,bring forth a feasible scheme of es— tablish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ermites control project. Conclus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rmite control project is a weak link in the work of the current termite control,and has the reality urgency,should accelerate the legal process. Key words:termite control;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institutionalize 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保证白蚁防 治工程质量所建立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系统。 系统的研究。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目前还是白蚁 防治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 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经济林木、土质堤坝和电线 电缆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并可危及人们的安 全。白蚁防治不仅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更是涉及公共安全的公益性工作。为控 制白蚁危害,规范白蚁防治管理,建设部颁发了以 准体系、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等不健全,导致不同地区 程度不一地存在市场准入、行业标准、单位内控、质 量监管等不规范甚至缺失的情况,白蚁防治工程质 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严重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2001年5月国际社会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0 号)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国有白 蚁危害的省(市、区)据此相继出台了地方性的白蚁 防治管理规章。 然而,对于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现有的规章 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开展白蚁防治已成为白蚁防治行业的共识;根据 《全国白蚁防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 求,环保型的白蚁综合治理新技术在行业内逐步推 行。因此,如何在新常态下,对影响白蚁防治工程质 量的主要因素开展调研和评估,改变质量管理现状 与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现实,建立健 和规范性文件中均只提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也 还未有人对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开展过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基金项目(编号:建房2014—10号)。 作者简介:任庆伟(1964一),男,浙江金华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白蚁防治研究工作。 引用格式:任庆伟,宋立,阮冠华,等.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1):71—73,76 ・72・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年2月第21卷第1期 Chin J Hyg Insect&Eg Feb 2015 Vd.21 Na J 全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白蚁防治工程 质量,是一个必须面对并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白蚁防治工作现状、白蚁防 治机构资信等级评定、白蚁防治行业推行ISO认证、 白蚁防治相关产品论证、IPM实施的质量控制与评 价等多个相关主题的调研,对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 理体系进行了基础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现状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研,收集相关 信息、了解目前我国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并搜集与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现行政策、 规章、标准、实施情况等资料。 1.2专家研讨分析新形势下白蚁防治工程质量 的特点,探讨影响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和 质量控制对策。 1.3信息评估对调研、研讨信息进行梳理、评估, 客观分析和评价影响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的主要因 素,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1.4 系统研究通过对完善白蚁防治政策法规体 系、行业标准体系、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项目质 量控制等方面的探讨,开展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 体系建设的系统研究,提出构建白蚁防治工程质量 管理体系的框架。 2结果 2.1 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2.1.1 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的特征 白蚁防治工程 质量是指在白蚁防治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 满足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和白蚁防治工程合同约定 要求的程度。白蚁防治工程包括白蚁治理工程和白 蚁预防工程,其质量特征各有不同。白蚁治理是指 在发生白蚁危害后采取杀灭白蚁的活动,是一项综 合性活动,需要对蚁情蚁害勘查、方案设计、灭治施 工、效果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白 蚁治理质量,其工程质量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综合 性等特征。白蚁预防是指在保护对象发生白蚁危害 前预先采取措施的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工程 质量具有隐蔽性、持久性、系统性等特征。 2.1.2影响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①法 规、技术标准的完善程度及执行力度。白蚁防治政 策法规、技术标准是白蚁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白蚁防治政策法规是规范白蚁防治活动的依据,对 加强白蚁防治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证 白蚁防治工程质量和安全,保护白蚁防治活动当事 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白蚁防治行业健康、有序发 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白蚁防治技术标准在规范 秩序、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促进和谐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作用。②白蚁防治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白蚁 防治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单位以提高和保证白蚁防 治工程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 结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 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 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导 人,是白蚁防治单位规范化管理的体现,有利于白蚁 防治工程质量的保障,并通过持续改进得以不断提 高。③白蚁防治工程的资源配置。对于单一白蚁防 治工程而言,人员、药物(装置)、器械等资源配给等 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 2.2 房屋白蚁防治_T-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2.2.1完善白蚁防治政策法规体系 ①修正与完 善《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作为指导全国 白蚁防治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城市房屋白蚁 防治管理规定》自2004年颁布实施以来,一些条款 与现状已不相适应,而且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 缺乏可操作性。另外,从法规的效能看,部门规章的 约束力相对较弱。美国、南非等国家均以法律的地 位来约束白蚁预防行为,值得我国借鉴。②合理确 定白蚁防治服务的属I生、提供主体及收费执行主体。 白蚁防治服务是一种既有公共产品特性又有私人产 品特性的准公共产品,而且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外 部性。因而,一方面需要通过收费来调节供需的平 衡,解决拥挤性问题;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的规 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白蚁防治应包括相关的法规 及技术标准、蚁情的调研、白蚁及其防治研究、人员 的培训、白蚁防治业务等内容,不少内容(如法规及 技术标准)的提供主体只能是政府。白蚁防治服务 具有消费的局部竞争性,其成本会随消费量的增加 而增加,免费使用会导致拥挤,而实行定价收费不仅 可调节供需的平衡解决拥挤性问题,同时可增强白 蚁防治服务的持续供应能力,因此,对白蚁防治服务 进行定价收费是十分必要的。为实现我国白蚁防治 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白蚁预 防应实行政府定价方式,白蚁治理则可由市场调节 价格。③加强白蚁防治活动主体资信管理。国家应 对白蚁防治单位实行严格的从业许可制度,按照其 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 和已完成的白蚁防治工程业绩等条件审查认定资信 等级 J,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 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白蚁防治活动。对从事白蚁 防治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执业资格制 度,对不同等级人员规定相应的从业范围。资信等 级和从业范围等实施动态管理。④建立白蚁防治工 程质量监管制度。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年2月第21卷第1期 Chin JHygInsect& Feb 2015 Vo1.21 No. ・73・ 体应是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 门。监管部门要建立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监督、白蚁 防治工程质量保证和回访复查、白蚁防治相关产品 认证、白蚁防治工程质量事故投诉机制等制度,加强 质量监管。 建立ISO认证推广机制。ISO认证最初是作为企业 管理标准出现的,经过改进之后,也适用于机关事业 单位。ISO认证是通过国际认可的认证机构进行 的,白蚁防治行业大部分单位对此接触不多、了解不 够。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认证监督和推广机制十 分必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各白蚁防治机构熟悉认证 2.2.2构建白蚁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白蚁防治技 术标准体系是白蚁防治行业提升地位水平、提高工 步骤、简化认证流程,顺利通过认证;另一方面可以 程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 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是 空白,技术标准与服务标准缺失已经制约了行业的 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急待加强。有关部门应按照国 家标准制度、修订原则,以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 外先进标准的方针 j,提出制、修订白蚁防治行业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并纳入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2.2.3开展白蚁防治单位资信等级评定①建立 统一的资信等级评定管理机构。目前白蚁防治行业 的资信等级评定工作还处于缺失或各自为政的状 态,各地的政策、法规、标准不统一,甚至相互之间还 存在冲突,这必然会阻碍整个行业资信等级评定工 作的发展。从其他行业的资信等级评定经验来看, 一般是由起主导管理作用的独立机构与相关部门合 作,共同制定行业的资信等级评定法规和标准,从而 实现对资信等级评定工作的有效监管。白蚁防治行 业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资信等级评定的管理 机构,会同各级白蚁防治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 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对资信等级评定 工作进行全方面的统一管理。②建立统一的资信等 级评定体系。我国白蚁防治行业的资信等级评定工 作应在吸收各地现有资质等级评定办法的基础上, 制订一套全国统一的资信等级评定体系,并在行政 主管部门备案,使资信等级评定工作的开展有法可 依,有章可循。资信等级评定体系应包括评定程序、 评定方法、评定标准和评定结果等。评定结果以等 级证书的形式颁发给参评单位,作为其业务水平等 级的证明。整个评定流程应在独立网站上进行公 示,杜绝白蚁防治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资质等 级,维护资信等级评定工作的公正性。③建立公开 的信息共享平台。目前白蚁预防工程由事业单位主 导进行,白蚁治理工程已是市场行为,越来越多的白 蚁防治机构在跨地区从事白蚁防治服务。有鉴于 此,白蚁防治行业应未雨绸缪,大力构建行业资信数 据库,尽快确立信息联网共享模式,在行业主管部 门、白蚁防治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开通查询窗 口,建设一个高效、完善、透明的白蚁防治机构资信 等级评定体系。 2.2.4推行白蚁防治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① 对各白蚁防治机构在认证后更好地以ISO系列标准 进行质量管理的情况实施监督,避免后续跟踪不足, 造成ISO认证中断的情况。②制订可行的ISO推行 计划。ISO9001认证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必须 从思想上深刻领会其所蕴含的管理理念,将认证同 白蚁防治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其质量管理 要求的精髓贯彻到白蚁防治各项相关工作中去。如 果只是单纯的照搬标准,在“程序”上做到了“标准 化”,结果只能是体系僵化,运行缺乏有效性,有头 无尾。因此应结合行业实际,制订可行的推行计划。 2.2.5强化白蚁防治工程的质量控制 白蚁防治 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白蚁防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融合政策 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资信等级评定和单位质量 管理体系的成果,从履行质量承诺、建立质量管理组 织机构、完善质量管理措施、落实质量保证技术措 施、实行质量流程控制、规范质量技术资料等方面切 实抓好白蚁防治工程的质量 。 2.2.6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贯彻执行加强体系宣 传,引导白蚁防治从业人员掌握体系基本要素;加强 人员培训,提升白蚁防治行业管理、技术水平;加强 信息沟通,提升社会各界的认同程度;加大督查力 度,确保体系贯彻执行。 3讨论 3.1加快白蚁防治工作法制化进程我国白蚁防 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 定》(建设部令第130号)是一个部门规章,效力相 对较弱,已不能适应国家倡导的依法行政的要求,白 蚁防治工作急待法律的约束。建议上升部长令,并 将白蚁防治的有关条款列入《物业管理条例》、《房 屋安全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将白 蚁防治工程费纳人造价定额预算管理等。 3.2尽快制定白蚁防治用品认定标准 白蚁防治 用品认定标准是白蚁防治行业相关产品论证的依 据,利于白蚁防治用品的研发和评价。主要包括白 蚁防治施工器械认定标准、白蚁防治药剂认定标准、 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认定标准、白蚁探测用品认定标 (下转76页) ・76・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年2月第21卷第1期 Chin J Hyg Insect& “ Feb 2015 Vo1.21 No. 1.471 度越高,日分飞次数越多。日平均相对湿度对黑胸 式中Y为黑胸散白蚁分飞高峰期内日分飞次 散白蚁的分飞影响较弱。日间平均气压与分飞高峰 数, 为当日平均温度, 为当日最高温度, 为当 期内白蚁分飞次数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对黑胸散 日间平均气压,复相关系数为0.789,模型拟合度 白蚁的分飞影响较大。较低的风速适合黑胸散白蚁 良好。 的分飞繁殖,而大风天气黑胸散白蚁有翅成虫通常 2.7模型检验及预警等级划分 为了验证模型效 不分飞。最终根据2009年的气象因子通过多元回 果如何,将2010—2012年的历史资料代入公式,对 归法建立了黑胸散白蚁分飞高峰日的分飞次数和气 3年的黑胸散白蚁分飞高峰目的分飞次数进行预 象因子的预测模型,划分出了使其预测准确率最高 测,同时找出使其预测准确率最高的预警等级划分 的预警等级。 方法(表2),最终得到黑胸散白蚁分飞预警等级预 黑胸散白蚁分飞与多种因素有关,气象条件的 测准确率在66.7%一71.4%之间(表3),表明预测 变化是影响其分飞频次的主要外界因素之一。限于 模型有一定的实际预测效果。 条件所限,本文仅从气象角度对分飞高峰期内的分 表2黑胸散白蚁分飞高峰期内预警等级划分 飞次数做了预测预报,并划分了使其准确率最高的 预警等级划分办法。研究方法和结果有一定的实践 指导意义,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气象因子 筛选的不够广泛,时间序列太短,仅4年的历史数据 等等,有待在以后的实践应用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表3 黑胸散白蚁分飞高峰期预警等级的预测准确率 参考文献 年份 准确率(%) 2010 67.O [1] 狄佳春,许乃银.长江流域气象因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的影响[J].中国棉花,2003,30(6):25—27. 2011 71.4 [2] 郑美秀.闽西北烟草普通花叶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福建 20l2 70.0 农业科技,2006,(2):64—66. [3] 陈怀亮,张弘,李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及预报 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2):212—216. 3讨论 [4] 李文峰,张书钧,王明学,等.禹州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与气象 因素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83—85. 本研究通过汇总整理2009—2012年南通地区 黑胸散白蚁分飞高峰期内日分飞次数,分析了日分 (收稿日期:2014-09-09) 飞次数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度对 黑胸散白蚁的分飞影响显著,一个分飞高峰期内,温 (上接73页) 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就明 准、白蚁防治相关用品认定标准等内容。 确提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 3.3 建立白蚁防治相关产品的推荐机制 我国白 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白蚁防治行业应加快开 蚁防治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推广应 展白蚁防治单位的资信等级评定,推行白蚁防治单 用IPM技术开展白蚁防治工作以后,以白蚁监测控 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制装置为主导的各类防治产品将面临极大的市场需 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容易造成品质、价格恶性竞 参考文献 争,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从而给白蚁防治事业的发展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 带来负面影响。开展白蚁防治相关产品的认证工 工业出版社,2003:1. 作,建立产品推荐机制,将有力推动各类产品的研发 [2] 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标准研制与审查[M].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2013:1. 和推广,促进白蚁防治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 应少庭,任庆伟.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J]. 3.4 完善单位标准化体系建设机制 单位标准化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14(4):302—304. 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市 [4] 赵京阳,徐震,胡寅,等.某根艺博览园白蚁及蛀木害虫危害调研和 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 治理对策探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4,02(3):292—295. 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国家层面已 (收稿日期: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