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各个国家都面临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要衰亡,而是要随着时代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标签: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

一、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时代还没有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局势,但马克思创立的世界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展开,主要体现在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上,从纵向揭示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推到人类社会按照五种社会形态不断更替和发展,从横向揭示了近代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的趋势加强,世界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第二,马克思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起点的国家形成和产生的。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出现以蒸汽机为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商品贸易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在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銳,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强为前提。没有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所谓的共产主义就只能是一个地域性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全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越来越多的国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弊端。西方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加,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越来越多。

同时,经济全球化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物质文明带来的巨大挑战。新时期提出的挑战主要是社会的物欲化、非理性化倾向,弱化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本国的物质文明有了极大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提高了社会福利,而且改善了本国工人的生活状况,影响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经济全球化浪潮也使得资产阶级思想不断渗透。西方资产阶级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个人至上、金钱至上及各种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与马克思主义抗衡,以推进“和平演进”的计划。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挑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给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以来,由于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为人们观察和解决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时代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作为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依然管用。马克思在1878年研究东方社会得出世界历史的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使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具有“世界性”,就是今天所说的“全球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两极分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尽管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转换,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没有变,所揭示的时代本质没有发生根本转变,2008年以来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

苏联剧变后,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国际敌对势力扬言要在世界上埋葬共产主义,预言中国也将会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后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历史终将证明,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1]丰子义.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石云霞,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