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7月 第7卷第20期Medic ̄lnnov ̄ion of China,July.2010,Vo1.7 No.20 .171. ・医学综合・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的 相关性分析 万绍芬 f摘要】 目的分析CRP、ESR、PLT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 例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DAS28评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PLT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 DAS28、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均有显著相关性,PLT与DAS28评分显著相关性,但与肿胀关节数、压 痛关节数无相关性。结论CRP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且优于ESR。ESR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且优于P 。P 可反映疾病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f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计数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学特征是关节内滑膜炎,经过了 滑膜充血水肿、关节积液、滑膜血管黯形成、关节软骨及软骨 下骨质破坏、关节纤维性强直和骨性强直的一系列病理过 程。当前现在临床上用于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 实验室指标有很多,各学者对各种指标的评价不一。本文旨 在研究PLT(血小板计数)、ESR(血沉)、CRP(C反应蛋白)与 RA病程延长,肺受累的概率增加,约11%的RA患者会继发 肺问质性病变,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肺纤维化病变不可 逆,严重影响RA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其病理为慢性滑膜 炎,继而侵及软骨、软骨下骨和韧带,造成关节破坏、畸形和 功能丧失,60%~70%的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呈阳性反 应。临床特点上,类风湿关节炎一般以女性发病多,起病缓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活动性及骨侵蚀的关系,并比较CRP、 ESR、PLT对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慢,多累及手、足小关节。起病方式上,急性发病较多,肩、膝 等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的较多,晨僵时间短,关节症状及关 节功能障碍比较重。上述特点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似。由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8月~2009年12月于笔者所 于本病的病因不明,因此,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外,准确、快速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指标也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判定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的指 在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例。其中男 32例,女20例;年龄22—95岁,平均59.8岁。所有患者均符 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2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得 到PLT;ESR应用魏氏法;CRP应用比浊法。上述指标均为笔 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检验完成。 标有DAS评分、关节症状、功能指数、影像学评估等。 表1患者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注: P<0.05 由表1可见患者CRP、ESR、PLT与患者DAS28评分、肿 当前临床上主要应用辅助检查评价和监测患者的病情 活动的主要指标为血沉、C一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有文献报 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之间均具有明显相关性。与DAS28评 分相关性分析显示CRP相关系数最高,ESR次之,PLT最低; CRP与关节肿胀相关系数最高,ESR次之,PLT最低;与关节 压痛数相关性分析显示,CRP相关系数最高,ESR次之,PLT 最低。 3讨论 道,因ESR受肾功能、进食、免疫球蛋白水平等因素影响, CRP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程度优于ESR。在急性期,类风 湿关节炎患者CRP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患者CRP可下降, 说明病情缓解,若治疗结束后CRP又明显升高则说明病情反 复,应当再次进行正规治疗。有研究表明ESR与CRP放射 RA是一种以多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是在感染及环境因素影响 下,易感个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发生病理改变,且随着 作者单位:611330成都大邑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万绍芬 线改变有相关性。PLT增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较多见,P¨ 增多通常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活动期,人们通常认为 PLT增多不仅是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的结果,而且可以反 映疾病活动情况。但也有人认为由于体内存在自身抗血小 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本组结果 .172. 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7月 第7卷第20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uly.2010,Vo1.7 No.20 显示,CRP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且优于ESR。ESR [2]陈秀华,王振刚,高明,等.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积液 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3):176—177. 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且优于PJJrr。PLT可反映 疾病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总之,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活动性是对患者当时的 [3]林星,余家族,陈健,等.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进展.现代诊 断与治疗,2002,13(1):27—29. 病情进行准确的概括,医生通过查体得到的压痛关节数和关 节肿胀数比较客观,CRP、ESR、PLT指标为实验室化验所得 的客观指标,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胡萍,张天艳,周星,等.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三维超声诊 断.上海医学影像,2004,13(4):285—286. [4]汪运山,孙善会.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山东医药,2002,42 (18):61—62. [5]张榕,蒋莉,郭韵,等.类风湿关节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及其影响 因素的探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3):181. (收稿日期:2010—03—09) (本文编辑:张雄杰) 综合医院交叉感染途径及控制对策 李东静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交叉感染途径,采取相应控制对策,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 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3年问医院交叉感染控制情况,开展全院培iJll、现患率调查、多重耐药菌监测以 及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加强监管和质控考核。结果 近3年笔者所在医院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2.34%、 2.98%、2.68%,未发生感染暴发流行。结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综合医院存在多种交叉感染途径,及时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能有效的 【关键词】综合医院;交叉感染途径;控制对策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它随着医 院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随 着医院质量管理越来越系统化、正规化,医院感染管理作为 未发生感染暴发流行。见表l。 表1医院近3年的医院感染率 时间 2oo6 2007 2OHD8 感染率(%) 2.34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 着近年来医院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为有 效控制医院交叉性感染,笔者所在医院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 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在控制交 叉感染方面的措施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讨论 2.98 2.68 3.1综合医院交叉感染途径 3.1.1直接接触感染途径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如肝炎、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系三级综合性医院,开放床 位938张,开设了各临床医技科室28个,门诊量1600~2000 人次/d,住院患者1000人次/d左右,出院患者达2200~2638 人次/月,还拥有全市的120急救中心,承担着全市的院前急 救任务,医疗业务重,危急重症多。 1.2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 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等);同病室感染者与其他患者的接触 传播(如甲型肝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等);医护人员、陪护人员将自身定植的病原微生物或传染性 物质通过手的触摸传播给患者引起感染。 3.1.2间接接触感染途径 医务人员的手;各种医疗器械; 环境物品;侵袭性操作等 。 3.2综合医院交叉感染控制对策 年1月3年间医院交叉感染控制情况,开展全院培训、现患率 调查、多重耐药菌监测以及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加强监管 和质控考核。 2结果 3.2.1 一般控制对策 建立健全了i级医院感染管理组 织,成立了院感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 组;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相关的应急预案, 有效的指导临床开展工作;每月对全院各病区、重点科室的 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 等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开展医院感染的培训、监测、现患率 近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2.34%、2.98%、2.68%, 作者单位:643000 I ̄JiI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李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