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限限制

2023-10-3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员工离职一年后不能申请劳动仲裁,但可以通过诉讼维权。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超过时效不受理。离职前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离职后应在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超时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流程包括起草起诉状、准备证据、递交起诉状和证据、法院决定受理、发送起诉状副本、安排开庭、作出判决。离职一年后不能劳动仲裁并非无维权途径,可通过诉讼维权。

法律分析

员工离职一年以后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离职后一年内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劳动仲裁委就不会再受理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离职,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那么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的流程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证据材料;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

8、作出判决。

综上所述,离职一年之后就不能申请劳动仲裁了,但是不能劳动仲裁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的维权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权,您了解了吗?

被迫离职后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被迫离职后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离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适用范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离职一年后无法申请劳动仲裁。然而,即使无法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仍然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权。起诉的流程包括起草起诉状、准备证据材料、递交起诉状和证据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诉讼、发送起诉状副本、安排开庭时间并发送传票、开庭,最终法院将作出判决。因此,离职一年后仍然有其他维权方式可供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