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伤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饲养狗狗造成他人损害的,主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如果被侵权人挑逗引发则可以减轻责任。遗弃、逃逸的狗狗在造成损害时,原饲养人也要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干扰他人生活的饲养动物会受到行政处罚。而如果养殖恶狗、猛犬危及公共安全,狗主人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放任或过失导致伤人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
法律分析
近年来,宠物狗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宠物狗伤人到底有哪些法律责任呢?需要注意的是狗狗伤人可能涉及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
1.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所以宠物狗在咬伤别人后,其主人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但如果是对方挑逗引发的话,可以不承担或减轻相应责任。
2.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宠物狗丢失后,要及时寻找,以免发生伤人事件而承担赔偿责任。
二、行政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如果养殖恶狗、猛犬,未加以管护或属于管护而危及公共安全,狗主人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故意放任或者过失导致其伤人,未危及到公共安全的情形下,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甚至是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
结语
宠物狗伤人事件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多种多样。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饲养狗狗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若能证明损害是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责任可以减轻。此外,遗弃或逃逸的动物在此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原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会受到警告或罚款处罚。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则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刑事责任方面,养殖恶狗或猛犬未加以管护且危及公共安全的狗主人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若故意或过失导致他人伤害,未危及公共安全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甚至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二章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建立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通过运输、邮寄、携带危险生物因子入境或者以其他方式危害我国生物安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可以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章 生物安全能力建设 第七十一条 国家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事件现场处置等高风险生物安全工作的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