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流程包括成立工作组织、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制定改制方案、律师提供法律意见、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集团公司批准、公司登记、资质变更等环节,以完成企业所有制的改变,并解决相关善后事宜。
法律分析
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改制流程是怎样的
企业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制、中外合作企业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类型的非企业单位,比如事业单位改制,也被统称为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目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随着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改制目标。企业改制按照以下基本程序依次进行:
1、成立改制工作组织并进行前期准备活动;
2、产权界定、核销和财务审计;
3、明确资产边界、剥离资产范围、三类人员计提费用并进行资产评估;
4、在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以改制方案为核心的改制文件并取得包括银行在内的主要债权人的支持和同意;
5、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并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职工安置方案的预先审核同意;
6、律师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
7、向集团公司上报改制方案、职代会审议通过材料等并获得批准;
8、进行新公司的名称变更登记或预核准,并开设临时银行账户(如需);
9、弥补注册资本缺口资金并验资;
10、批准新公司章程,选举董事、监事,聘任经理班子;
11、进行公司登记(变更登记或新设登记)和税务登记;
12、国有资产产权、土地和房产权属等相关权属登记,以及资质变更登记或转移;
13、完善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的接续、改制前后债权、债务承继、业务合同以及其他需要变更或处理的善后事宜。
结语
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改制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包括前期准备、产权核销、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改制方案的制定和获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律师意见书的出具、上报和批准等多个环节。此外,还需要进行公司名称变更登记、资金弥补和验资、章程批准、公司和税务登记、权属登记以及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的处理等工作。改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好债权、债务承继、业务合同等善后事宜,确保改制顺利完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章 国有资产监督 第六十七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或者通过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由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维护出资人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十九条 企业由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
(一)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
(二)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
(三)依法被宣告破产。
(四)其他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章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 第二十四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拟任命或者建议任命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人选,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考察。考察合格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任命或者建议任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