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当得利是否可以报案

2020-12-3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警察可以调解,调解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拒不交还的意图明确,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告其侵占罪。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债务人返还所受利益的义务和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包括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利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以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法律分析

一、关于不当得利是否可以报案的问题,答案是可以。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警察可以调解,调解不了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比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另外,刑法上有侵占罪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如果对方拒不交还的意图明确,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告其侵占罪。

二、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哪些

1、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不同而存在差别;

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4、不当得利之债中,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但是还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心态。

三、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

2、一方受有损失。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3、利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

4、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

拓展延伸

不当得利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某人获得了不当的利益,并且该利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当不当得利发生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的规定,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者承担适当的责任。得利者应当将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如果受损失的人无法确定不当利益的来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程序。公示催告期间,受损失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利益为不当得利。如果公示催告期间届满,受损失的人或者得利者无法确定,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利益为不当得利。

在处理不当得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处理方式。如果是不当得利金额较小的情况,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如果是不当得利金额较大的情况,则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处理。

在处理不当得利时,需要依法行事,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

结语

不当得利是一种民事纠纷,如果一个人没有合法根据地获得了利益并造成了他人的损失,他或她有义务将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如果对方拒不归还,权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告其侵占罪。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债务人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和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包括: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利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以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八条 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