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的成立要件如下:
1、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
2、主债权债务合同成立;
3、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如下:
1、主债权债务合同有效;
2、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依法成立,不违背公序良俗;
4、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无偿转让合同生效条件
无偿转让合同是赠与合同,赠与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赠与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需将赠与财产交付受赠人,合同即告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1、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循《民法典》第一编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的规定:一是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三是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合同的成立必须存在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如果仅有一方当事人是无法形成意思表示一致的,不能成立合同。
3、通常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那么合同是不能成立的。另外,法律允许当事人采用要约、承诺之外的其他方式订立合同。
4、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
5、如果法律或当事人有约定合同的生效要件,那么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在履行一定的事项后合同才能生效。比如需要报批的合同、必须采取要式的合同、附条件的合同。
二、合同和协议的法律效力
合同和协议的法律效力。具备生效要件的合同和协议,均具有法律效力,没有什么区别。合同与协议,都是双方当事人,为了达成某一个共同目的,而制定的书面形式的、具有约束力的书面材料。合同只是相对于协议而言,更加规范与格式化。生效要件如下: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合同成立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合同成立要件有三个:
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3、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