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虚假广告的误导,造成财产损失的,可以向广告主、发布者、代理人提出赔偿要求。消费者还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要求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过程中,遭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宣传的欺诈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代理人要求赔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五条 广告主要对其发布的广告内容负责。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行政许可证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经营者在商品销售、服务提供等活动中虚假宣传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 消费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需要投诉的,可以向有关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查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