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被抓到的处罚包括拘留、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偷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方向是故意。
法律分析
一、偷渡抓到会怎样
1、偷渡被抓到的,会被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构成偷越国(边)境罪,则法院一般会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
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偷越国(边)境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
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偷渡罪犯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偷越国(边)境”,是指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其偷越国(边)境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表现为在不准通过的地点秘密出入境,有用船偷渡的,也有靠车马或步行偷越的;有的虽然是在指定的地点通过,但伪造、涂改、冒用出入境证件或用其他蒙骗手段蒙混过关的,例如有人藏在进出国(边)境的飞机、船只、汽车里,也有人藏在叫入境装货的集装箱或行李箱中。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是实施了非法出入境等行为的,都是偷越国(边)境行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仅只是涂改、伪造了出入境文件,还没有进一步实施偷越国(边)境行为的,就不能构成本罪,而可能触犯其他罪名,如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罪,对外国人入境后在我国非法居留、停留的,或者到不对外国人开放地区旅行的、都不能视为偷越同(边)境的行为、不能以本罪论处。
2、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均可构成本罪。
3、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向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即明知是国(边)境线却仍决意偷越的。如果行为人不明确或不知道是国(边)境界,而误出或误入的,不能构成本罪。实施本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违反了纪律,为了逃避处分;有的是犯了罪,为逃避刑事处罚;有的是为了走私贩毒等。不同的动机可以作为处罚情节考虑,但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对一般居民为了探亲访友、赶集、过境耕种或出国谋生,一般不宜以犯罪论处,可按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
结语
偷渡是一项严重违法行为,一旦被抓到,将面临公安机关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偷渡者可能被处以拘留、罚款、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并处以相应的罚金。偷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偷越国(边)境的严重行为,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外国人。本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而过失则不能构成犯罪。对于一般居民的非犯罪性偷渡行为,应依据出入境管理法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八章 移管被判刑人 第二节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被判刑人 第六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制作刑罚转换申请书并附相关材料,提请刑罚执行机关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刑罚转换裁定。
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外国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根据刑法规定,作出刑罚转换裁定。对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性质和期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按照其判处的刑罚和期限予以转换;对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性质和期限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刑种、刑期:
(一)转换后的刑罚应当尽可能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相一致;
(二)转换后的刑罚在性质上或者刑期上不得重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也不得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同类犯罪所规定的最高刑期;
(三)不得将剥夺自由的刑罚转换为财产刑;
(四)转换后的刑罚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同类犯罪所规定的最低刑期的约束。
被判刑人回国服刑前被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转换后的刑期一日。
人民法院作出的刑罚转换裁定,是终审裁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第三百七十条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前,外国驻华外交、领事官员要求探视被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或者正在看守所服刑的本国公民的,应当及时安排有关探视事宜。犯罪嫌疑人拒绝其国籍国驻华外交、领事官员探视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安排,但应当由其本人提出书面声明。
在公安机关侦查羁押期间,经公安机关批准,外国籍犯罪嫌疑人可以与其近亲属、监护人会见、与外界通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五章 安排证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 第二节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安排证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 第三十八条 外国请求移交在押人员出国作证或者协助调查,并保证在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结束后及时将在押人员送回的,对外联系机关应当征求主管机关和在押人员的意见。主管机关和在押人员均同意出国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的,由对外联系机关会同主管机关与请求国就移交在押人员的相关事项事先达成协议。
在押人员在外国被羁押的期限,应当折抵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判处的刑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