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对泄露公民个人隐私进行定罪?

2024-01-2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泄露公民个人隐私的定罪标准根据具体案情和后果判断,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夫妻间存在独立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夫妻的隐私。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根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构成犯罪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者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单位有类似行为者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怎么定罪

1、泄露公民隐私一般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要根据集具体案情以及造成的后果判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二、隐私权在夫妻间存在吗

1、夫妻之间也是存在隐私权的,现在法律中并没有明文列举哪些算是隐私,只要你不愿意被人家知道的都算是你的隐私。所以夫妻间各自的隐私权也是独立存在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三、网上泄露个人信息会受到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结语

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泄露隐私应承担民事责任,视案情和后果决定是否构成刑事责任。夫妻间也享有独立的隐私权,法律明确规定隐私是个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密信息。网上泄露个人信息将受到法律处罚,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非犯罪者将被拘留并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将被没收。保护隐私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二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条规定,窃取他人加密保护的信息,非法侵入他人的密码保障系统,或者利用密码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等违法活动的,由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