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殴打孩子是否属于犯法行为的确定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只是轻微的教育,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造成伤害的情节严重,则可以构成犯罪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具有虐待家庭成员行为,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孩子被打,老师不通知家长,家长可以报警吗?
1、发现孩子被打后,首先应该询问孩子为什么被打,大概了解事情的过程和被打的原因,当然不能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而且幼儿园的孩子这么小,可能说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2、如果孩子身上有伤,应该用手机拍摄下来,当面讯问老师伤势的来源,是教育方式不当情绪失控下造成的,还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自己造成的。3、如果是老师无意造成的,要体谅老师,和老师好好沟通,请求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多一点耐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4、和老师沟通之后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要引起注意了,可以联系其他孩子的家长询问是否也被老师打过,如果有就说明这位老师确实不合格,可以向园长反映情况。5、我们可以投诉这名幼师,让她不能这样做,情节严重的,可以投诉到法院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自己的钱买的手机,家长砸坏了手机,家长犯法吗
根据法律规定,摔坏别人手机如果手机的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有: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被人殴打,挣脱后拿菜刀驱赶吓唬犯法吗?
当事人若被他人殴打了之后报警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相应的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孩子初中辍学,家长要来打他,这件事情家长来打孩子违法吗?
家长打孩子是否违法,需视情况而定:1、家长打孩子如果没有给孩子造成轻伤及以上伤害,或者涉及到虐待孩子的,是不犯法;2、涉及到上述两种情况的,则可能会构成犯罪,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或者虐待罪。虐待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孩子被打了,老师不通知家长,家长能报警吗?
法律分析:小孩被家长打是可以报警的。法律是禁止家长打孩子的,如果打孩子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后果,还会追究家长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五)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八)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以外的劳动;(九)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十)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财产权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行为。 该内容由 刘传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