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一:弄假成真是最大的风险
婚姻是神圣的早已是一种共识,然而,近年来中国楼市中为了买房卖房而导致离婚潮频现,让婚姻丧失了神圣感。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假离婚,不影响夫妻情感和真实婚姻关系,但假离婚变成真离婚的例子不胜枚举。
假离婚虽然是夫妻签虚假的离婚协议,但当事人觉得它是假的,法律可不这么认为。因为只要夫妻俩表示自愿离婚,对财产和子女等问题达成协议,在民政部门办理登记,离婚就是真实的,而且很难被撤销。这就是很多人弄假成真的原因所在。
风险二:真离婚之后可能会覆水难收
假离婚之前,夫妻俩通常都会承诺买了房就复婚。可一旦办完离婚手续后有人反悔,离婚基本上就已经到了覆水难收的境地。即使当事人可以向法院主张撤销离婚协议,重新分配财产,但却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当初受到了胁迫或者欺骗,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然而,要证明这些该有多难啊!为了达到买房的目的,故意设计假离婚的夫妻往往会签一份内容特别明确、没有争议的离婚协议,把财产问题处理得既彻底又干净,生怕露出马脚,给买房造成阻碍。哪里会留下什么有力的证据?
风险三:被很多人忽略的信誉风险
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后复婚,结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如果假离婚一旦被银行征信系统识破,将会降低信誉等级。按照有关规定,房产管理部门如果发现购房人是假离婚,其享有的购房优惠将被取消,这样假离婚者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在信用上大打折扣。
一、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否违法?
不违法,但是有很多问题,假离婚来逃避税务,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直接伪造证明用于税务规避很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即使是夫妻双方达成合意,假戏真做,五年的时间,往往会发生很多意外,因为是假离婚,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对财产分割不会做过多考虑。因此,离婚后,如果出现一方拒绝复婚,另一方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随着实践中越来越多假离婚导致后期诉讼的现象越来越多,国家也会对避税政策的规制越来越严格,对“假离婚”现象的打击也会越来越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