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第一次未试课而录课。虽然用心备了课,但一直忐忑不安,有太多的顾虑萦绕心头:课的容量是否合适?教学环节是否恰当?这样的设计学生是否有兴趣……加上自己今年教一年级,凡事开头难,常常忙得焦头烂额,也顾不上去高年级熟悉学生,心中自然更加惶恐。
向别的老师借了一节课用来录相。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熟悉学生,直接就开始上课了。下课铃响时,我的课也接近尾声。回顾整节课,颇有感触:
一、平平淡淡也是一种不足
一堂课上有些环节,学生心不在焉,或者毫无兴趣的时候,往往在告诉我们:这个环节或许无效,起码需要改进。因为不能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任何涟漪的课堂,也不可能让他们从中受益,促进其发展。
在这节课上,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刷子李‘奇’的句子”这一环节时,学生显得很无趣,似乎懒得动手在书上标画。何以如此?是这个问题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对此类问题他们早已麻木?还是他们觉得这类问题太简单,缺乏思维含量?值得思考。默读之后的交流环节,也不够热烈,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跟我步步为营生怕出错的心理有关。在交流时我一直强调要“按顺序交流”,只是为了与课件上重点句的顺序相吻合,若学生不按文章叙述顺序来交流,我点课件就会出麻烦。由于老师的拘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似乎也囿于“按顺序”这个圈,而不敢大胆作答。
对于课件的问题,现在想来很容易解决:在主页做个目录,然后链接到想要的语句就可以了。一个简单的技术就可以化解拘谨的尴尬,让教学更自如。
对学生的无趣,原因可能在教学环节本身的安排上。那么这个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该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又有什么好方法?固有的思路与经验暂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用时间去探索与实践。
二、学生兴奋的课堂可能是成功的
当然,这只是可能,而且前提是课堂必须是有效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标要求的。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学习《张大力》这一环节。当学生感知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后,迫不及待地阅读了《张大力》这个故事。但我为他们印发的故事没有结尾,读完后让他猜测故事的结尾,激起了他们的思维,一下子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智慧,思维的火花也在对未知的猜测中被点燃。虽然他们的结尾无非是两种:拿银子离开或老板赖帐这种直线式的结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一次构思的尝试。此时再读完冯骥才先生的结尾,鲜明的对比让他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的巧妙。读完这个结尾,他们都不禁哑然失笑,为自己的意想不到而惊叹不已。从他们兴奋的眼神中,我感到了欣慰。
起码这个环节是受学生欢迎的,而且在他们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也给他们固有的思维带来了冲击,更感受到大作家的魅力,为课外阅读冯骥才的书奠定了基础。
不过,这个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虽然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一个重头戏,但从时间比例上来说,显得不相衬。可以让学生在此驻足停留,比如可以多叫几个学生猜测结尾,事实上我只请两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个结尾,写完之后再与作者的原文进行对比。在这个原本可以做好的环节我却有点蜻蜓点水,做得不够扎实,效果自然也要打折扣。
三、把学生的视角引向课外也算一种功德
在阅读完《刷子李》和《张大力》两篇文章后,我向学生推荐了《俗世奇人》这本书。下午放学,他们老师就来问我《俗世奇人》这本书到底是否到底如何,她说他们班的孩子说这学期想共读这本书。我想,即使孩子在课堂上收获甚少,而愿意去阅读我推荐的一本书,不能不说是别样的收获。
整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按照之前的预设进行得有条不紊,学生的发言也与之前的预设出入不大,这说明对学情的把握还可以。但这也恰恰是自己最应改进的地方——预设有余,而生成缺乏。一节没有生成的课,往往是死板的,也是缺乏灵气的,同时它也透露出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和教师本身循规蹈矩的保守思想。
“艺术止于创造,始于模仿。”教学也同样如此,要想创造出精彩的课堂就得走出保守模仿的境地,从大胆尝试开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