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生:有桃花、李花……
生:应该有水仙花……
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因为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
(教师点得恰倒好处,让学生在思辨中拨云见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认识,这是为师之责。)
师:好,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师:可能有桂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桂花是在秋天开的,诗中描写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师:你怎么知道?
生:可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看出。
(再次凸现了老师的点化之功。)
师:可以想见,诗中写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
生:(私下小声说)可以出去看看学校的花坛吗?
师:当然啦,也可以仔细观察学校的桃李林,对照着来理解这首诗。
学生听这么说一说,便来劲了。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五个学习大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室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级小书库去查找,一组外出观察,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组织各个小组学习。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第二节课伊始,由各组挑选代表交流本小组学习的收获。
生:(汇报学习收获)
师:大家学得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诗中说花不仅多,而且美,作者为什么还要“独自寻”呢?只要一出门,不就看到了这些花吗?
(多有质量的问题,只有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先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资料”的投影)
生: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写的。历经安史之乱的成都一片荒凉,到处是战争的创伤。像诗中所写的景象少见的,所以作者要寻找。
生:历经战争的杜甫心情十分苦闷,需要找到一种安慰,所以就独自出门去赏花了。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来配乐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喜悦,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读)
(对学生提的问题解决巧妙,教师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接着,学生继续质疑,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作答。课尾,教师提议全班同学选一篇或写一篇关于花的文章,在语文活动课的“赞花”会上朗诵,以满足学生“言未尽”、“意未穷”的学习需要。
这个教例是对新课堂的一种探索性尝试,它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了自我发展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
1、自我发展的新课堂是谁的?
当学生发问“诗中所写的‘花’是什么花?”时,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而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思路来组织教学。先让学生想象诗中写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过配画、改写、找资料和实地观察等形式组织学生体会“花满蹊”的图画;然后,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弄清“花”背后的诗意。整个课堂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是演“教案剧”难以达到的。当然,教为学服务,并不是教附属或从属于学。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也就没有进一步探寻这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就地解决”,而不由学生把学习牵引到无意义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学生如果询问杜甫的生平情况,教师没有直接介绍,提供资料让学生去看。学生说有水仙花、桂花,教师点拨引导,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
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生:有桃花、李花……
生:应该有水仙花……
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因为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
(教师点得恰倒好处,让学生在思辨中拨云见日,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认识,这是为师之责。)
师:好,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师:可能有桂花吗?读读诗句想一想。
生:没有,桂花是在秋天开的,诗中描写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师:你怎么知道?
生:可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看出。
(再次凸现了老师的点化之功。)
师:可以想见,诗中写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
生:(私下小声说)可以出去看看学校的花坛吗?
师:当然啦,也可以仔细观察学校的桃李林,对照着来理解这首诗。
学生听这么说一说,便来劲了。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分成五个学习大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室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级小书库去查找,一组外出观察,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组织各个小组学习。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第二节课伊始,由各组挑选代表交流本小组学习的收获。
生:(汇报学习收获)
师:大家学得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诗中说花不仅多,而且美,作者为什么还要“独自寻”呢?只要一出门,不就看到了这些花吗?
(多有质量的问题,只有相信学生,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先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资料”的投影)
生: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写的。历经安史之乱的成都一片荒凉,到处是战争的创伤。像诗中所写的景象少见的,所以作者要寻找。
生:历经战争的杜甫心情十分苦闷,需要找到一种安慰,所以就独自出门去赏花了。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来配乐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喜悦,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读)
(对学生提的问题解决巧妙,教师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接着,学生继续质疑,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作答。课尾,教师提议全班同学选一篇或写一篇关于花的文章,在语文活动课的“赞花”会上朗诵,以满足学生“言未尽”、“意未穷”的学习需要。
分析:
当学生发问“诗中所写的‘花’是什么花?”时,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弃了预设的教案,而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思路来组织教学。先让学生想象诗中写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过配画、改写、找资料和实地观察等形式组织学生体会“花满蹊”的图画;然后,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弄清“花”背后的诗意。整个课堂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是演“教案剧”难以达到的。当然,教为学服务,并不是教附属或从属于学。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也就没有进一步探寻这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就地解决”,而不由学生把学习牵引到无意义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学生如果询问杜甫的生平情况,教师没有直接介绍,提供资料让学生去看。学生说有水仙花、桂花,教师点拨引导,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新课堂在形式上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学生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