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2020-11-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导入

  1、

  2、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作者说他认识了一位怎样的青年?(外貌、特别)

  (1)出示“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读

  (2)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二、看鱼

  师:青年的举动特别在哪里呢?

  生:出示“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青年如何看鱼?——静静地

  师:什么叫静静地看?  

  生: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去公园里看过金鱼吗?

  师:你到公园里面看金鱼跟这位青年看金鱼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我在公园看金鱼的时候,一边看一边跑来跑去!

  师:这叫走马观花地看,那位青年怎么看的,你读给大家听。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他是走马观花地看,你怎么看?

  生:我喜欢用小木棒来玩,用小木棒把金鱼在水里漂来漂来。

  师:你喜欢逗金鱼玩,而那位小青年怎么看金鱼?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请坐。你是怎么看金鱼的?

  生:我在看金鱼的时候也是站在那里,不过我看一下跟别人说一会话。

  师:三心二意地看。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是的,有人走马观花看,有人看一下说几句话,看一下聊几句天,而那位青年呢?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这叫什么看?

  生:这叫聚精会神地看!生:这叫屏息凝神地看,这叫全神贯注地看!

  师:同学们,这样聚精会神地看、屏息凝神地看、专心致志地看,看了多少时间?

  师:就看了一整天吗?孩子们再去看看,这样一整天一整天地看了多久?

  生:看了一年多

  师:哪儿?读出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

  师:这一点你已经找到了,还有谁找到了?找到了我们一起读,

  生(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什么叫每个星期天?

  生:就是一到星期天他就到玉泉边来。

  生:就是一个星期天过去了,他到下个星期天还是看一整天。

  生:每次星期天都会到玉泉边看金鱼。

  师:是这样吗?我们去看一看。

  师(设置情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来那个青年的确在看,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

  师:看来,他还在看,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又来到玉泉,你又看见——

  师:看来那位青年还在,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还来到玉泉,你还发现——

  师: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的看?

  生:这叫坚持不懈地看。生:这叫坚定不移地看。

  生:这叫持之以恒地看。生:这叫不半途而废地看。

  师:没错!是的!孩子们!他就是这样静静地,全神贯注地看着鱼缸里的金鱼,他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看着鱼缸里的金鱼!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句话吧!

  一、画鱼

  师:看鱼是为了画鱼。那么这位青年又是怎样画鱼的呢?

  出示“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工笔细描是

  师:挥笔速写是

  师:你觉得他这样静静的作画有多久了?

  师: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看着同样的鱼,画着同样的鱼,他不累吗?不困吗?不厌倦吗?

  师:依据何在?默读7-14段。画出依据。(生再读课文,寻找依据。)

  生:我觉得他不累,也不苦。因为他在第九自然段说过:“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因为他在画金鱼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就说明他非常地爱金鱼,也非常地喜欢画金鱼。所以他能够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不会累也不会苦。

  师:好一个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时间,这是依据一。依据二呢?

  生:我也觉得他不苦也不累。他这里说:“为了画好金鱼,他每个星期天都来玉泉,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他太全神贯注了,所以说他在画着画着就忘了时间,就感觉不到时间飞逝,自己该回家吃饭了。

  生:“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每个星期天都是他自己愿意来的,而不是别人逼的。如果不是他自己自愿的话,那么他是不想来学的,他就不会再来了。

  师:是呀!什么痛苦,什么烦恼,什么劳累,统统—— 生:忘了!

  师:这是依据二。依据三?

  生:他这样画着画着,周围的人议论着,赞叹着,而他一句话都没说。

  他好像跟游鱼融为一体了。

  师:是呀!他已经成为游——鱼——了!依据三!

  师:没错,是的!我们看!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静静的画着这些金鱼,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 生接:忘了吃饭。

  师:常常——       生接:忘了回家。

  师:常常——       生接:忘了时间。

  师:常常——       生接:忘了自己。

  师:这种境界叫什么境界?

  生:忘我的境界! (师板书:忘我境界)

  师:孩子们,什么叫“静”?这才叫“静”!

  “静”是什么?静就是—— (指板书) 生:全神贯注!

  师:静就是——          生:坚持不懈!

  师:静就——是——      生:忘我境界!

  师:来,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这位青年。(配乐,指大屏幕)

  生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静静的画着这些金鱼,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孩子们,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那个小女孩真切地看到——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每一位围观的人在心里边儿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位青年说了什么?

  生;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一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吗?

  四、如果你也是鱼缸旁的一位围观者,你想对青年说些什么?从这位青年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