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流动的画》教案

2021-08-2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尊敬的专家、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

  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一、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

  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2、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

  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

  (课件显示: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

  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

  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

  诗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

  三、教学过程

  1、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

  “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这个环节通过3步来实施:●“猜谜激趣,读题质疑”;●“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观画说景,感自然美”。

  上课一开始,我用了一首优美的关于“画”的谜语诗。(课件演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学习、探究。

  接着,让学生通过三次自读(课件显示:一读,自主解决课题质疑;二读,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三读,合作探究新的质疑),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

  利用课件“活化”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结合诗歌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在头脑中唤起诗歌描绘的形象,读出诗歌的“形”。

  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初步读懂诗歌。

  2、读出诗歌的情,情理交融欣赏美

  “读出情”即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蕴涵的情感,由发现美进而到欣赏美,提高了审美的层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

  ●首先,让学生“尽情品读,赏自然美”。即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写景的六个句子。(课件演示)通过对比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等方式,(课件出示:品读:对比读、自主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获得美的享受。

  ●紧接着,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内化文本,说自然美”。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动的画中还会有什么美景?二年级学生的生活感受毕竟有限,我用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指导他们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训练。

  ●“略读课文,悟人文美”。通过“三读三说”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出示课件:三读三说——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分角色读,说说没读懂什么;集体读,说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到诗歌中蕴藏的人文美,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此时,学生的理解已经层层深入,能明确地领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了。

  3、读出诗歌的神,导之以行创造美

  这个环节里,我再次借助多媒体,通过两个方面和学生一起来感受、学习,引导学生读出语言包含的精髓和言外之意,达到审美的更高境界。

  ●“广泛阅读,拓展知识”。(出示课件:模拟网站)我试着让学生自主上网,广泛阅读课外资料,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壮美山河。通过泛读拓展,“读出神”。

  ●“感官阅读,延伸情感”。让学生通过课件“饱览祖国美丽河山”,(课件演示:一张中国地图,图上演示从长沙出发的铁轨图,链接著名风景点的美景)又一次让学生从感官上来“阅读“祖国的画,延伸情感。从课内知识自然地拓展到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来创造美!

  在迷人的风景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戛然而止,“课已尽而意无穷”。

  总之,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主完成对诗歌的探究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力求在诗歌的教学上有所创新,“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领导、专家批评指导。谢谢!

  教学目标:

  1、 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3、 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觉维护环境的行为。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课前阅读展示

  师:同学们,注意啦!现在又到了我们的“阅读小能手”展示的时间,今天到谁啦?

  生1:朗读《看热闹》

  师:真勇敢,今天第一个上台。

  生2:朗读《一只鸟和一颗树的故事》

  师:读得挺流利的。]

  生3:朗读《小燕子》

  师:读得真投入。

  师:看得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能认真的、积极的去阅读课外知识,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对你们有个要求,希望你们在这节课里能认真的学习,做得到吗?

  生:能。

  二、 复习导入

  1、 检查生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动的画》这一课的生字词,不知道同学们学得怎么样了。先请几位同学读一读生字词。

  课件显示(流动、往来、好似、扔出、忽然、知道、不能弄脏、脸颊、山腰、白纱、鲜花、浮上)

  指名按顺序读、不按顺序读,师生及时纠正读音

  2、 检查朗读

  师:你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准确,是不是也能把课文准确的读下来呢?接下来,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

  指名两个分小节读。

  其他生评:读得很准/读得挺流利的/声音很响亮

  三、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 美读第一小节

  1、欣赏美文、美景

  师:接下来,让我们乘着火车,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欣赏窗外的景色。

  课件显示文中插图、播放课文录音,创设情境。

  2、 独立朗读

  师:课文中描写的景色美不美?

  生:美/美极了

  师:那你想自己读一读吗?

  生: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一小节。并思考:(“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课件显示问题

  生自由读、思考

  3、学生汇报

  生:“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弯弯曲曲的小河/长长的公路/……

  教师随机板书*小河、山、白纱、汽车、公路、鲜花、水库、山坡、房子……*

  4、美读感悟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谁来读一读?

  生1读

  师:读得多流利啊!谁也能这样读一读。

  生2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文中的景色。

  播放音乐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我看到了清清的水/我看到了白云,象棉花一样/我看到山上有好多高高的树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高兴/很快乐/很吃惊  

  师:说得真好,自己试着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显示(“啊,真的!”)

  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还睁大了眼睛,表情很惊奇,大家再试读一下。

  生齐读

  师:真好,试着把这几句话美美的读一读。

  课件显示(3到6句)

  生独自练习、指名读、全班读

  师以评引读:读的时候还带着微笑,谁也能这样。

  读得真美,有谁能读得更美。

  有的同学还加上了动作。

  师:除了这些美丽的画面,还可能看到什么?

  生:还可能看到长长的瀑布/还可能看到小鸟在天空中飞舞/还可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还可能看到柳枝在跳舞

  师适时评: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说的真好!

  师:我们祖国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欣赏。

  课件播放景色录像,师生欣赏

  师引生读: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把它表现出来,“啊,……山坡点点人家”

  生有感而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有的还带有表情,有的还加上动作。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份美丽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美读

  (二)读悟第二小节

  1、 导入

  师: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你想用什么办法留下它?

  生:我要用五彩的画笔画下它。

  我要用歌声留下它。

  我要用优美的句子记下来。

  我要把它照下来。

  2、读悟

  师: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生1读

  师:“我”边吃橘子边画,正要把橘皮扔出窗外,“我”扔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扔?

  生:看见妈妈不高兴/因为窗外是祖国的画

  师:是啊,窗外景色这么美,谁也不能弄脏它。

  板书*不能弄脏它*

  师:谁来读读“我”说的话?

  课件显示“我”说的话

  生1读

  师:读得多诚恳啊!谁也来试试。

  生2读

  师:妈妈听“我”的话怎么样?

  生1读

  师:表情真好,还带着微笑呢!

  生2读

  师:读得真像“妈妈“呀!

  随机板书*懂事的娃娃*

  师引生齐读:妈妈听了点头……娃娃

  师引生分角色读

  师:“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生:因为没有把橘皮扔出窗外/他没有弄脏流动的画/他懂得要保护环境

  师:如果是你,你要怎样使这幅流动的画永远这么美丽,也做个懂事的娃娃?

  生:不乱扔果皮纸屑/我要珍惜它/我要保护祖国的画/我要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师:懂事的娃娃们,现在和你小组的同学练习读第二小节吧,边读边体会“我”和“妈妈”当时的心情。

  生练习

  指名读、分角色读

  四、 巩固

  1、 自由组合读

  师:这么美的画,这么美的课文,不多读几遍多可惜啊!下面,你可以选择你最好的好朋友、选择你们喜欢的小节来读。

  师生共读,配乐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这幅流动的画

  师生共赏读全文

  五、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从中感受到了祖国美丽,也懂得了“祖国是我家,美化*你、*我、*大家”(课件显示,师生共读)。希望课后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开展“我做环保小卫士”活动;收集有关描写祖国的句子、文章。

  板书设计:

  流动的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