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 吴秋瑛 223200
题记:教师的全部责任是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欲望和动手探究的冲动。
课题:常见结构的认识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结构的含义,认识事物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结构决定着事物的存在;
2、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把握技术学科对力的认识与物理学科的区别,弄清内力与应力;
3、通过对椅面及简易桥梁的案例分析,知道事物的结构与其承受力的关系,能根据事物的结构分析其受力问题。
4、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结构,认识有关事物结构的研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结构概念,认识事物结构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理解应力与内力的概念,学会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受力。
四、教学器材:人体骨胳标本或其它生物标本、有关事物结构的电子图片、苍耳子、尼龙搭扣、自行车、橡皮泥、座椅、简易桥梁演示器、多媒体设备。
五、学习方法:阅读理解、案例分析、交流讨论、多媒体展示、师生互动。
六、教学过程:【板书】课题:常见结构的认识。
【板书】1、无处不在的结构。
任何事物都有其结构,人的身体有结构吗?组织讨论。展示人体骨胳标本或其它生物标本。
人身体的结构:头、颈、躯干、四支。
【板书】结构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事物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组织学生观看蜂窝、蜘蛛网、大树、动物的身体与器官等结构图。
学生举例说出身边常见事物的结构:课桌、圆珠笔、课本、水杯、粉笔盒、书包等
【板书】2、形形式式的结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创造的灵感。
学生阅读《苍耳子与尼龙搭扣》《鸟与飞机》《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观察苍耳子与尼龙搭扣,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板书】事物的结构是人类思维的源泉。人们将由事物的结构研究获得的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进行发明和创造,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准。
组织讨论: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因受到自然界事物结构的启发而诞生的产品:锯子、雷达、桥梁、布娃娃、锄头、羊毛衣,潜水艇等。
【板书】4、事物的结构影响着事物的性能和功能,合理的结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卓越的结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长期的追求。
学生自学《魁北克大桥的坍塌》。讨论交流有关事物结构重要性的问题。
【板书】责任重于泰山。
【板书】社会领域的结构现象:班级、学校的组织结构,社区、公司的管理结构,国家的结构、文章段落的结构等等。
列举生活中印象较深的有关结构的事例。
自然界:天体结构、地球的结构、植物的结构、动物的结构 …
技术领域:汽车的结构、微机的结构、电脑主板的结构、数字控床的结构 …
社会领域: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通用技术的学科结构、课堂教学结构 …
【板书】5、结构与力。
自学《结构与力》的论述。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讨论自行车抵抗自身的重力和来自外界的各种力的情况。
【板书】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每个物体都有它特定的架构形态,这种架构形态体现着它所能承受力的特征。一个较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组成结构的每一个部分称为构件。
分析讨论自行车的组成构件:自行车车架、车把、传动、座鞍、车轮等。
车轮 - 辐条、轮胎、车圈、气门等。
【板书】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应力是构件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应力达到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用橡皮泥演示,学生动手做、观察、体验。
用字母f表示内力、s表示受力面积、σ表示应力,则 σ= f/s
组织学生讨论,技术学科对力的分析与物理学科受力分析的区别?
物理学科: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的作用,力作用下物体的外部形状和运动状态的改变及其所遵循的规律。
技术学科:分析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对物体内部结构的影响或要求及其规律。
事物结构合理性的基础是能够抵抗来自外界的各种作用力和自身重力的影响。
讨论分析生产、生活中常见结构,要抵抗来自外界力的作用情况:
建筑物的窗户:自身重力、墙体的压力、风力、外来撞击力 …
餐桌:自身的重力、手臂的压力、推拉力 …
硬纸包装箱:自身的重力、外界压力、装载货物的压力 …
【板书】6、构件受力的基本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学生读书,认识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利用橡皮泥实验,感受各种力作用特点。
【板书】拉力 - 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压力 - 挤压物体的力
剪切力 - 两个距离很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
扭转力 - 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 ,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弯曲力 - 作用于物体 ,使它产生弯曲的力
学生阅读《它们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分析体验:人坐在椅子上, 椅面受到的力;行人和车辆通过桥面时,桥面受到的力。
感受椅子和简易桥梁受到的拉力、压力、扭转力、弯曲力。
学习椅面、简易桥梁的受力分析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展示架、梁、拱结构的建筑物及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图片。
七、课后作业:1、研究分析吊兰、桥墩、屋梁、大坝的承受力的情况。
2、观察、说明图示石磨推杆吊绳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
技术的空间受技术素养程度的制约。技术蕴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学生技术素养的生长来源于自身的抒求和环境的熏陶。
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2、江苏科技出版社 技术与设计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