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会人物情感 感受语言魅力──《彩色的翅膀》教学案例

2021-07-2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7*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熟读课文,感悟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情怀。

  教学计划二课时

  课时一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悟文章运用“插叙”叙述方式的写作意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海岛发展意义重大》,学生听后说说从文章中了解到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提炼重要重要信息,并要求做好笔记,以备后文教学所用。

  二、引入课题。教师板题,学生读题。

  三、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t:读完课文,课题“彩色的翅膀”是什么意思?你对这篇文章的课题有自己的想法?(彩色翅膀的本身意义是指美丽的蝴蝶。)

  注: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可以设疑:文章用“彩色的翅膀”做题合适吗?

  四、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各部分的段意。初步感悟“插叙”的写作意义。

  1、认读生字词。

  碧空如洗、水落石出、晃荡、笑呵呵、蔬菜、水灵灵、残存、抚养、笑嘻嘻、安居乐业

  2、浏览课文后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文章的段意。(带回蝴蝶、需要蝴蝶、出现蝴蝶)

  3、学习按时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傍晚、第二天)

  4、初步感悟“插叙”的写作意义。

  1从“两年前”引入课文的“插叙”部分。

  t1:能不能把“尝瓜会”中了解到的“两年前”故事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呢?为什么?

  t2:能不能把“两年前”的故事删掉呢?为什么?

  2学生读连“两年前”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插叙”的写作意义。

  五、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小结。

  六、学生读文巩固。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生字词训练。

  3、照例子,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爸爸对张伟说:“我把你的自行车修好了。”

  改:爸爸对张伟说,他把张伟的自行车修好了。

  1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意在这里安家。”

  改:

  2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意在这里安居乐业。”

  改:

  附板书:

  7 彩色的翅膀

  带回蝴蝶

  (时间的顺序)需要蝴蝶

  出现蝴蝶

  课时二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插叙”的写作意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主体部分。

  t1:从文章“插叙”的西瓜不平常的来历中,我们了解到海岛需要蝴蝶等能传份的小昆虫,那西瓜“不平常”的来历又不平常在哪呢?(两年多才成熟一个西瓜,感受海岛的艰苦环境)

  t2:想想一下战士们吃西瓜的时候,他们回想起什么?

  t3:蝴蝶对与西瓜(海岛)的意义是什么?战士对海岛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品味通讯兵的行为与语言,感受守岛士兵热爱海岛,改造的的高尚情怀,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重点句子赏析:

  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这是第二自然段课文的重点句。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不能上岛,心中着急,所以把纸箱抱在怀里。句子有力地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下文揭开小高的秘密作了铺垫。句子中“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高的品质。)

  重点句子赏析:

  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安:安定。居:居住生活。乐:愉快、快乐。业:生产劳动或工作。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高相信,经过战士们的努力,岛上环境条件差、生活艰苦的面貌一定会改变;他也相信,小昆虫一定会在祖国海岛上安居乐业的。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三、学习文章最后一段,升华文章的主题,同时学习“结尾点题”写作方法和初步了解文章中“象征”手法的写作意义。

  重点句子赏析:

  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四、引导学生学习小结:围绕课文为什么以“彩色的翅膀”为题来组织学生总结本课书所学。

  五、学生读文巩固。

  六、作业

  1、有感情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

  3、预习《中华少年》

  4、根据意思,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

  眺望、仰望、俯视、环视、目睹、怒视、端详、瞻仰、回眸、蔑视、视察、浏览

  表示向远处看(  )  表示向上看(  )    表示向下看(  )    表示上级看下级(  )

  表示回过头看(  )  表示仔细看(  )    表示向周围看(   ) 表示看不起地看(  )

  表示愤怒地看(  )  表示亲自看(  )    表示粗略地看(  )  表示恭敬地看(   )

  附板书

  7、彩色的翅膀

  蝴蝶——战士  

  带回蝴蝶——来到海岛

  需要蝴蝶——需要建设

  出现蝴蝶——安居乐业

  附:《海岛发展意义重大》

  海岛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是海洋大国,也是一个海岛众多的国家。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中,有数以万计的海岛。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就有6900多个。

  这些海岛是海陆兼备的重要海上疆土,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功能区位,海岛与其周围的海域组成的海岛生态系统,是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等。

  同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岛是划分内水、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管辖海域的重要标志,一个可以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岛屿,可以拥有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因此,在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海岛在资源、权益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等人在调研沿海和海岛渔民的民生时发现,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海岛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医疗卫生条件、水、电、道路较差,经济相对落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来说,海岛地区就是“东部的西部”。

  专家们认为,在开发建设的大浪潮中,加强各地的海岛保护和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海岛自然保护区和海岛开发、保护试点,积极引导海岛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海岛管理办法和规定,规范海岛的开发和利用活动仍十分迫切。《科学时报》 (2009-8-24 b1 区域周刊)

  教学反思:

  意外发现学生对本课书内容感兴趣,尤其是在品味文本“借物抒情”的“含蓄美”时,学生课堂表现很积极。我不由的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从无趣(这第一单教学所了解)到有趣呢?老师还是我这个老师,学生还是这些学生。尽管我根据学生前段时间(主要是第一单元教学)的状况对本单元教学高度做了降低调整,可学生的反应已经远远超出我设定的高度。

  难道是文本本身的“嚼劲”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语言的“话外话、弦外音”感兴趣?如果是,那以后的教学中,在文本上还得在下点功夫。(9 月2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