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的认定标准及量刑处罚。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军人叛逃罪、偷越国(边)境和投敌叛变罪有所区别。叛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量刑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者将从重处罚,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一、叛逃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
叛逃罪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也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要是跨国公民即可。
2,在客观方面有所不同。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二)叛逃罪与军人叛逃罪的区别
主体不同。一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是军人。
(三)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区别
犯罪目的不同,主体身份不同。犯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属于吸收犯。
(四)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
所谓投敌叛变罪,是指投奔敌人营垒并为其效劳,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都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投敌叛变罪的主体是中国公民。
2,在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人营垒或者投降敌人的行为。
二者区别的关键是本罪只是叛逃到境外,却不是投靠敌人;而投敌叛变罪则主要是投靠敌人,并有变节行为,却不一定是投奔境外的敌人。
二、叛逃罪如何量刑处罚
犯本条所规定之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叛逃的,携带国家秘密叛逃的,叛逃后发表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言论的,等等。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根据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结语
叛逃罪的认定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与军人叛逃罪、偷越国(边)境以及投敌叛变罪的区别。叛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对于犯罪行为的量刑处罚,一般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较重的刑罚。对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叛逃者,将会从重处罚,并可能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七条 私放俘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俘虏、私放俘虏多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九条 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六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