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给别人,他人可能会利用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危害自己的人身、财产的权利。
一、身份证信息泄露了怎么办会有什么后果
身份证泄漏了并没有实质性危害。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属于公民的隐私,应该注意保护,但是泄漏了也并没有实质性危害。
如果个人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身份证本人无须对自己未实施的行为承担责任。
但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带来以下危害:
1、身份信息被窃取,会被人利用。
2、身份证绑定的账户有可能会遭受损失。
3、有人利用身份证号上的信息进行诈骗或者敲诈的行为。
二、附件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权利的行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财产等权利的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不应将不法侵害不当限缩为暴力侵害或者犯罪行为。对于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不法侵害,可以实行防卫。不法侵害既包括针对本人的不法侵害,也包括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或者针对他人的不法侵害。对于正在进行的拉拽方向盘、殴打司机等妨害安全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实行防卫。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正在实施的针对其他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应当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可以实行防卫。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于不法侵害已经形成现实、紧迫危险的,应当认定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对于不法侵害虽然暂时中断或者被暂时制止,但不法侵害人仍有继续实施侵害的现实可能性的,应当认定为不法侵害仍在进行;在财产犯罪中,不法侵害人虽已取得财物,但通过追赶、阻击等措施能够追回财物的,可以视为不法侵害仍在进行;对于不法侵害人确已失去侵害能力或者确已放弃侵害的,应当认定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对于防卫人因为恐慌、紧张等心理,对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产生错误认识的,应当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依法作出妥当处理。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对于多人共同实施不法侵害的,既可以针对直接实施不法侵
三、银行卡流水异常被冻结银行可以自己处理吗
可以,一定要本人带身份证去原地办理的。在被怀疑的期间,公安可能会采取冻结银行卡的行为,冻结,为防止违法行为人转移资金、抽逃资金而对涉案财产采取的限制其流动的一种强制措施。银行卡违规冻结可以根据冻结原因,持本人身份证银行卡到银行柜台进行相关解冻业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