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20__年设备管理总结
第一部分:20__年工作总结
<1>20__年设备管理运转状况
1.烧结区域从20__年12月20__年11月至累计烧结矿产量423456.89吨,累计生产时间为388294分钟,其它主要数据为:
20__年烧结区域设备运行情况
注:高炉中修时间为20__年7月2日,生产时间为8月24日,烧结区域随高炉生产进行检修。
烧结区域20__年数据如下
烧结区域两年相同月份进行比较得出的数据为:
烧结区域两年产量与运行时间相比的数据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比时间,20__年与20__年相比总故障时间上升1254分钟,月故障
率同比20__年每月上升0.234%,月有效开动率每月下降18.82%,(设备部在20__年更改计算方法所致,该数据无参考价值),计划检修时间下降0.843%。由于生产近5年的原因,2012里设备已经逐步进入疲劳期,各种设备内部问题开始出现,各类减速机高速轴、轴承频繁出现问题,致使20__年与20__年相比设备故障率直线上升。
2.高炉区域从20__年12月20__年11月至累计铁水产量423456.89吨,累计生产时间为388294分钟,其它主要数据为:
20__年高炉区域设备运行情况
高炉区域20__年数据如下:
两年相同月份进行比较得出的数据为:
两年产量与运行时间相比的数据为:
3.石灰厂设备运行情况:
石灰厂20__年设备运行情况
石灰厂20__年数据为:
因石灰厂20__年刚刚投入生产,因此不对20__年和20__年进行对比。4、
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坚持“维护保养为主,事后维修为辅”的方针,按制定维护
保养计划,严格做到“定点、定员、定时”的原则,对重点设备(单一设备停机会造成生产瘫痪的A类设备)有专人看守,并做好相应的设备运行以及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维修方面:对生产中的任何设备故障均做到抢修及时,并现场监督以确保维
修质量。对任何故障的维修均做到有记录,有原因分析。
备品备件管理:对区域的所有备品备件严格实行“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
三化管理,同一备件尽量采取同一厂家。
7、在现场设置定置摆放牌,设定专门的定置摆放区域,分别为皮带摆放区、空油桶摆放区、废旧皮带摆放区、炉蓖条摆放区、阀门摆放区等等。<2>成本管理及修旧利废
1.烧结区域:11元/吨,高炉区域:15元/吨。
(1)20__年公司财务部下发的机物料费用为:烧结区域:11元/吨,高炉区域:15元/吨。
注:高炉中修时间为20__年7月2日,生产时间为8月24日,因此7月、8月机务料费用高涨,无法进行平均,数据内部的平均数为刨去7月、8月的平均数据。20__年相关数据如下:
2.为节约成品备件购买的费用,炼铁厂多次将备件测绘以进行加工节约成本,并对损坏的设备采取维修的原则,就是不能修复,也要把有用的备件拆除后再抛弃,对大批量损坏需要更换的备件,尽量采用铸件以降低成本,对消耗过大的项目进行改造,中修时对水管道进行改造后,生产后吨铁水耗明显降低。炼铁厂的设备成本管理费用参数如下:
说明:1.烧结矿电耗定额为:65kw/h,高炉铁水电耗定额为160kw/h,吨铁水耗定额为1.07m3/t.
2.因高炉7月2日至8月24日进行中修,因此高炉、烧结均没有产量,因此月平均数值不含7月、8月数值。
3、20__年的同期成本如下:
高炉铁水电耗定额为160kw/h,吨铁水耗定额为1.07m3/t.
3.20__年炼铁厂在动力厂进行机加工的备件数量为个,在动力厂进行维修的电机共计台。
<3>设备管理体制建设:
设备管理体系为在全厂强制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体制,全面实施6S,所有设备采取混合包机制度,一旦一台设备出现问题,考核负责该设备的岗位工、维修工、点检员。对点巡检表实行双向反馈,点检员根据点检表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下发《委托通知单》,随后操作工每天在下午16:00前将《点检汇总表》反馈给设备科一份。目前TPM体制正在炼铁厂进行全面的推行。
<4>基础管理工作
1、对每一项设备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只要超过半小时的故障,都对其进行彻底分析,找出原因,让员工明白该故障的危害性。
2、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坚持“维护保养为主,事后维修为辅”的方针,严格做到“定点、定员、定时、定标准、定考核”的五定原则,对重点设备有专人看守,并做好相应的设备运行以及维护保养记录。
3、备品备件管理:对所有备品备件严格实行“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三化管理,并将现场摆放的备件按作业区进行规划,下发定置摆放牌。
4、特种设备、安全装置、监视与测量装置周期检验情况:完善了行车、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台账,配合相关质检部门对车间所有行车、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监视与测量装置做了定期的检验。
<5>技改及维修项目:
技改立项改造报告53项,完成了50项如:
1、大倾角皮带改减速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增加经济效益。
2、配料仓顶新增皮带,在连雨天气时,保障烧结正常生产用料及高炉供料。
3、冲渣沟改造,改造后能及时把渣沟内的积渣冲净,又能保证正常生产,能停一台泵,每月能减少12000度电。
4、在焦2下料口和焦3皮带之间增加滚筛,有效改善进入高炉的焦炭粒度。
5、烧结生产水、生活水、消防水管暗管更改为明管,减少因水管道漏水造成的烧结停机,确保烧结生产顺利进行,便于管道维护,减少水资源浪费。
6、高炉供水至喷煤、风机房的水管暗管更改为明管,有效的杜绝了渣仓附近水管破裂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7、将原料供水更改为单独供水,减少因烧结停机造成的影响原料停产。
8、新增烧结至原配通廊,减少通往原配的时间,增加生产效率。
9、6、7、8布袋箱体进口弯头更换,保障正常生产等。
未完成项:
关于轴流风机优化及热风炉无忧动切换。供销部正在洽谈商务合同。
<6>高炉中修:
根据公司计划安排炼铁厂于20__年7月2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中修,检修最终确定主要项目有:181项。自承担项目112项、外委承担项目64项、动力承担项目5项(后有2项更改为外委)。
中修主要工作完成的如下:
1、出铁口上方平台改水冷式。
2、炉缸清理及风口带砌筑(更换渣口法兰)。
3、出铁大沟改为浇筑式存铁池。
4、8、1、2振筛激振器检查、更换等工作。
5、高炉冷却壁5段到8段更换,9-13段检查部分更换,增加高炉使用寿命。
6、高炉本体第2、9、10段冷却壁水管,改为单进单出冷却方式,其他各段冷却壁水管更换,安装制作集水槽,更好的收集水。
7、5、6段炉皮更换,增加使用寿命。
8、热风炉空气换热器更换,增加换热效果,降低焦比,产生效益476万元/年。
9、渣池行车轨道需矫正、加垫板、螺栓紧固,更好的抓渣。
10、烧结主抽风机轴瓦、转子、联轴器、电机检查更换,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11、烧结机头尾轮星轮齿板更换,更好的维护生产。
12、带冷机、烧结机头、尾星轮轴承打开检查,增加使用寿命。
13、TRT机体开盖检查,增加使用寿命。
14、高炉鼓风机转子叶片更换,增加使用寿命。
15、富氧站调节阀更换小通径阀(DN65),便于氧气自动化协调。
16、鼓风机房至热风炉冷风管道、布袋箱体至热风炉煤气管道做保温。
17、烧结机头尾密封板更换,增加风箱使用率。
18、更换右料车钢丝绳,保障正常生产。
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各部门对烧结此次检修通力合作,使检修有了可靠的保障、在全厂领导、员工的昼夜奋战下,炼铁厂全面完成了检修任务。在这次检修中,炼铁厂所有维修工每天进行13小时工作,厂长、各科室、作业长、工程师进行24小时不离现场盯项目、盯进度、盯安全、盯现场,24小时不停的服务于现场,使现场有一个安全的可靠的后勤保障。而全体员工的辛苦努力也没有白费,终于使此次检修顺利完成。然而在此次检修中,我们也暴漏了不少问题:
由于没有经历过大型的中修,导致我们对部分消耗材料准备不足,在检修中申报了不少材料,准备工作不充分。所以在以后的检修中设备科要进一步把工作做细,把能想到的都要想到,避免类似的事情出现。
<7>安全
20__年炼铁厂设备无重大事故发生,设备口人员也无重大伤亡发生。
<8>技术改进及业务进步
按点检定修管理模式完善点检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了各主要设备档案,重新制作了部分备件手册,对检修(隐患整改立了各主要设备的定修模型,对大的设备停机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的工时、工序进行了跟踪式管理。
总体协调能力较去年有较大提高,对事故判断较去年有了较大进步。
第二部分2014工作计划
<1>工作计划方针:
炼铁厂在20__年年末,在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指导下,炼铁厂进一步总结了20__年的生产经验,并根据公司现有原料情况下如何提高烧结矿质量、产量,确保高炉日产1500t的生产任务及日产1600吨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护炉稳产保安全,挖潜革新降成本,优化结构上管理,抓点带面提水平”的生产指导方针,并要求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宣传落实到全厂员工。
<2>设备科工作重点:
1、设备科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每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使设备正常运转,不影响生产。
2、炼铁厂在以后的检修中设备科要进一步把工作做细,把能想到的都要想到,为顺利完成本年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3.继续全面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体制,紧抓点检定修以及推进6S管理。
炼铁厂设备科
20__年11月2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