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资未按时发放,如何处理?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包括辞职后扣押工资不发放,可向劳动监察投诉。投诉无效可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益。投诉需提供身份证、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招工记录等材料。办理流程包括听取陈述、确定受理范围、填写投诉书、审查证据、调查、结案或移交处理。告知投诉人处理结果。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包括辞职后扣押工资不予发放的情况,可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填表投诉。

如果投诉得不到满意结果,可以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去申请劳动仲裁,全面主张更多权利。

一、向劳动监察投诉需要以下材料;

1、投诉人身份证;

2、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4、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5、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6、考勤记录;

7、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二、办理流程:

1、听取举报、投诉人的陈述;

2、确定受理范围;

3、受理或告知受理部门、单位;

4、举报、投诉人填写《投诉书》或《举报书》;

5、审查其提供的与举报、投诉事项有关的证据材料;

6、留存证据材料的复印件;

7、与用人单位联系,进行案件的初步调查;

8、案情简单且被举报、投诉单位积极配合处理的案件,举报、投诉中心办理结案;

9、对其他符合立案条件的,移交相关处室处理。

10、告知举报、投诉人查处结果。

拓展延伸

工资延迟发放,应采取哪些措施?

面对工资延迟发放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首先,及时与雇主或人力资源部门联系,了解延迟发放的原因和预计解决时间。其次,保留所有相关的工资支付记录和通信记录作为证据。同时,与同事沟通,了解是否有其他人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以便集体行动。如果延迟发放超过法定期限,可以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或申请仲裁。此外,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了解自身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记住,每个案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语

合理维护工资权益是每位劳动者应当坚守的原则。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或克扣工资的情况,可向劳动监察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投诉无果,可进一步申请劳动仲裁,争取更多权益。办理投诉流程需准备身份证、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通过合法途径维权,保持冷静和理性,是最重要的。咨询专业劳动法律顾问,了解适用法律,保障自身权益。每个案例都有特殊性,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