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0-06-1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

《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和创造性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屠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坏人时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题。 课前准备:

PPT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进入文本,读懂故事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 我们站在屠户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分别用原文中的话回答,然后各用一个词来概括。 明确 :

遇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惧狼(屠惧)

御狼(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 刀)

杀狼(以刀劈狼首,有数刀毙 之)(屠自后断其骨,亦毙之)

三、情景再现,创造阅读

1

《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如果同学们是文中的屠户,遇到了凶 恶的狼,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让我们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来阅读全文。

1、 指名一位同学来阅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想象当时的情景。

2、 两狼紧跟,屠户有何举动?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说说屠户当时的心理活动。 3、 屠户把骨头扔完了,此时他怎么办呢?心里又在想着什么? 4、 狼的表现如何?它们又想出了什么计谋来对付屠户? 5、 屠户是如何杀狼的?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情感探究,悟读主题

1、人终于战胜了狼,化险为夷,大家齐读第五段,说说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请同学们仿照最后一段,用文言句式写几句话来评论一下屠户。 3、文中的狼有什么现实意义?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1、本文的狼是反面角色,换个角度,狼还有许多优点,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

2、收集有关狼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短文,全方位认识狼的形象。 板书设计: 狼

屠户 两狼 遇

惧 贪婪狡滑 机智 御

《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3

勇敢 杀 阴险狡诈 勇于斗争

人 恶人 恶势力

善于斗争

教学反思:

《狼》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狼〉三则》中的第三则,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文笔简练,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情景再现,创造阅读”为重点,深入文本,深入故事情节,体会屠户心理变化过程,从而深切体会到情节的曲折与生动。在此基础上悟读主题。作为课堂生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仿照结尾段的文言句式评价屠户,写下了“屠亦勇矣,而顷刻两毙,人类之智勇无穷哉,岂敢轻耳?”,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领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不过,作为一节公开课,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我自己的教学仅仅做到了环节完整,循规蹈矩,对于文本的解读停留在故事的层面,对于狼这一形象的认识,仅限于作者笔下的反面角色,使得本节课缺乏高度与深度。这使我迫切认识到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多读书,书的厚度将会决定课堂的深度。古人有言: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自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静心思之,自己备这节课,只是翻阅了别人的教学设计,观看了课堂实录而已,然后设计自己的教学。还是要多读书,站得高了,境界就不一样,也正是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周碧波老师的一席话惊醒了梦中人。是啊,没有知识的积淀,哪能有课堂上的飞跃呢?要备好这节课,还要去阅读《聊斋志异》,读蒲松龄,读有关狼的资料,当我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厚的时候,或许自己的课堂就会游刃有余,既有高度又有深度!

3

《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