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考研基础知识
第1讲 货币与货币制度 • 货币 • 货币制度 • 国际货币制度
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 (一)货币的起源
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
– 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
– 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 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 – 历史线索 – 逻辑线索 (二)货币形态
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
• 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 • 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 • 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 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 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 • 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 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 货币形态的演变
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
•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
• 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
•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
• 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
• 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 • 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
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
– 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
– 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
– 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 5.货币形态的发展
– 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
第 1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保录班,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 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 – 交易过程观念化 (三)货币的职能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
–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 货币单位
一、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1. 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
– 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 1948年12月1日发行人民币 – 1955年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
– 目前,人民币主币7种券别,辅币6种券别 2.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 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信用货币 –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 3.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
– 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 二、国际货币制度(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 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 3、1973年崩溃
(二)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
1、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 2、货币局制度:钉住锚货币;发行准备 3、美元化:本币被美元取代 1. 欧洲货币制度—欧元的产生
– 1957年〈〈罗马条约〉〉,1969年12月提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 – 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EMS开始运作 –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 1994年成立欧洲货币局,1995年12月确定统一货币为欧元 –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
– 2002年1月欧元现钞正式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 2. 欧元 \\
– 欧元纸币500、200、100、50、20、10、5;硬币2欧元、1欧元、50欧分、20欧分、10欧分、5欧分、2欧分、1欧分
– 欧元区国家:12国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
本章思考题
1.谈谈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第 2 页 共 2 页
凯程考研保录班,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2.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过程。 3.简述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 4.评述美元化的利弊.
5.简述欧元对货币制度发展的意义. 上文是金融学基础第一讲,关于货币和货币制度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广大备考金融硕士的考生们认真复习,努力备考,争取考试的成功。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