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究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浅究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水平的基本技能构成,读写能力培养占据了初中英语教学大多数的时间,然而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成效往往并不显著,费时低效现象相对普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阅读是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而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入是先于输出的,而语言的输出又能进一步的推进个人对所输入信息的深层理解,因此,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1 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初级阶段,其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基础能力。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看懂一些简短易读的文章,并能用英文进行有逻辑意义的文段表达,其长度要求一般是不多于100个单词数。初中英语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教学,其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设置一个独立的时间分配。从学习难度上分析,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技能,其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偏重阅读能力培养似乎是广大教师的共性,因为在初级阶段,外语教学还应该是以输入为主,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多数教师重点偏向于对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和语法准确性等方面培养,文段和篇章方面的写作训练相对缺乏。这导致的问题是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写作能力培养成为了初中英语教学的软肋。教师抱怨写作教学成效不显著,学生惧怕写作成为了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2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的有效性及其优势

语言的输入是先于语言输出的,外语教学更是如此。对初级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是其语言输入的最佳途径,输入的语言信息经过学生自身的消化才能有效的转为可输出的语言信息和技能。从这一点上来分析,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它为写作的成功做好了必要准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读写进行结合是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有效途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对初中生来说,模仿是其写作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而优秀的阅读课文为学生的写作模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材和范本。其次,从阅读到写作是一个前后相续、自然衔

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能否顺畅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引导。而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如果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孑然分开,阅读过程中所暗含的写作策略说明、文章结构分析、语意逻辑表达等信息就不能及时的给予强化,使学生失去附加写作训练的绝好时机。再次,写作是学生消化所输入语言信息的一个过程,写作是学生不断地向目标文章靠近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包括对影响文章理解的词汇、句子结构、逻辑表达等方面的进一步掌握。

3 初中英语读写互促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读写互促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这主要是由教学的灵活性特点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所决定。而在大体上,读写互促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三个阶段来进行,即阅读分析阶段、写作训练阶段、读写延伸阶段。

3.1 阅读分析阶段

阅读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所要阅读的文章认真研读,并从文章内容、句子结构、词汇使用、篇章结构等方面来对文章进行全面系统的解析。阅读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彻底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相关语法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除了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教学外,读写互促的课堂教学在课文阅读阶段还要为学生提高写作认知和相关知识的输入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包括从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来给予学生对课文进行赏析,比如在大的方面,分析这一类型文章或段落一般的写作结构如何、为何要进行这样的设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写作等,而在小的方面,则要分析文章所使用的一些经典句型结构、这类文章所用到的词汇归类列举、一些词组的应用例析等。同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进一步提出:如果这篇文章由你们来写,你们会怎么样进行构思和写作呢?通过这样的反思性提问来促进学生更好地从写作的视角来理解文章,并提高自身的写作意识。

3.2 写作训练阶段

写作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模仿课文结构和句子表达的方式来进行仿写训练。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知识的基础上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知识输入。教师可以提供与所学课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在学生开始写作前对写作所要用到的句型结构、词汇等进行提示,并要求学生按课文的结构特点来进行创作。当然,如果所学课文偏长、偏难,而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达到同一层次时,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某一段落作为学生写作仿

写的对象。写作训练结束后,教师应抽查学生的创作来进行及时点评,分析学生创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同时,还要再一次地点明课文的写作结构,分析课文的句型表达和一些基本词语的应用等,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写作知识输入。

3.3 读写延伸阶段

为了“趁热打铁”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提出更多的相关读写训练。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提供一至两篇与所学课文相似的课外读物文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对文章进行赏析。其次,教师适时的考核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就文章的内容、篇章结构特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发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必要的指正。再次,布置课外写作任务。教师给学生提供若干个作文题目或写作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之一来完成,并要求学生效仿所学课文或课外读物的写作特点来进行写作。通过这样读写任务的延伸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知识的输入,并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训练的有效性。

4 结语

初中读写互促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对彼此的积极影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读写互促发展的授课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将阅读与写作授课内容融合在一节课里进行,它要求教师在有利于促进对方的环节上进行交互渗入,尽可能做到“浑然一体”的和谐效果。因此,这一教学模式不应该是恒定不变的,它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灵活的变通。

参考文献

[1]蔡慧萍,蔡明德.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