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透过语法来探析汉语的隐性美和英语的显性美张爱珍

2024-09-1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2年6月

第9卷第6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12Vol.9No.6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透过语法来探析汉语的隐性美和英语的显性美

张爱珍

(河南教育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46)

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受文化的强烈影响和制约。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他们各自的语言也

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相比较而言,英语是种规则性较强的语言,而汉语则有较高的自由度。我们可从语法方面着手,对汉语和英语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汉语是隐性的语言,而英语是显性的语言。

关键词:语言;文化;影响;制约;隐性;显性

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大家不难发现一种现象:英语是一个语法性很强,并且非常遵守规矩的语言,有许多的条条框框,如果你不按这个规矩来说,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违反规则;相比较而言,汉语在语法上就比英语享有更高的自由度。比如以汉语“三个学生”为例,因为有“三个”作为定语,大家很清楚后面的名词肯定是复数的,没有必要在“学生”上再次体现,虽然汉语中的“们”是用来表示复数的,但如果我们说“三个学生们”肯定是不合适的。然而它相对应的英语必须这样表达“threestudents”,虽然“three”已经说明是数了,可“student”之后必须仍然要加上“s”以保持语法的前后呼应,否则就是犯了语法错误。

汉语和英语这两个语言现象的差异或许跟中西方的法律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西方的法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包括现在西方很多法律条款都是源自于那一时期的法律文献。西方在法律制定以及法律遵守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法律就已经深入西方人的生活,从各个方面规范,约束着整个社会。在中国,虽然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制定法律,但在长期的封建制度下,法律并没有得到全面真正的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在遵守规章制度的时候没有象西方人那样认真。比如:两个中国人去打乒乓球,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像奥运会比赛那样严格的遵守打球的规则,有时甚至连谁输了几个球都不记,然而如果换做两个西方人,他们就会严格的按照规则来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无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毫无例外的遵守,否则将是他们难以忍受的。

中西方这样的传统背景和习惯在语言上的体现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在语言上,尤其是在语法上就不用遵守什么规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较,在语言上自由度更大一点,更简约一点,甚至有的时候把一些规则隐藏于语言之下,所以就形成了英语语法的显性和汉语语法的隐形这样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在英语中存在着这样一些词素,就是用以体现某个语法范畴、象数、格、时、态等这些词素,我们可以称之为语法词素,在汉语中,同样也有这些词素。

一、数的对比

判断一种语言在语法上到底是显性的还是隐形的,其中有一个标准就是要看这种语言中语法词素的数量以及语法词素的使用频率。基于这个标准,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中,无论是语法词素的数量上还·130·

是使用频率上,英语都多于汉语。比如:

(1)A:Weareworkers.B:我们是工人。

在A句中,三个词都是复数形式,We是代词的复数,are是表示时态的复数,workers是名词的复数,三个词全体保持一致。而在B句中,只有“我们”是复数,而“是”和“工人”都是单数形式,但却具有复数的意思。

在英语中,名词、代词、动词都有单复数之分,像“one

student,twostudents”;“he,they”;“Hegoestoworkeveryday.Theygotoworkeveryday”,并且在用法上规定的也比较硬性,

该用复数的时候必须用,尽管有时大家都清楚是复数的意思,不会产生误解。比如:Bothofthegirlswentthere.这句话中“girl”必须用复数形式,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里说的是两个女孩,即使我们girls不用复数,也不会引起大家的误解,可是因为both是表示两个,而两个以上的名词必须用复数形式,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这样说“bothofgirlswentthere”才算是个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在汉语中,就没有这样严格。比方“们”这个字是加在名词后表示复数的,但不是说所有表示复数的名词后都要加上“们”,它的使用是有限制的,例如只能用在有生命的名词后,我们不能用在“书们,或桌子们”等等无生命的名词后面,同时也不是说所有表示有生命的名词后在表示复数的时候都能用“们”。例如“我们是工人”中,“我们”是复数,按照英语的习惯,那它后面的名词是必须用复数的,学生又是个有生命的人,我们当然可以说“我们是工人们”,可是显然这样是不符合汉语说话习惯的,就像刚才那个例子,我们也不能说成“两个女孩们都去了那里”。同时汉语中的“是”也是没有单复数之分的,无论是“你是,我是,我们是,他们是等”都只有一种形式“是”;而英语就有“am,is,are”之分,尽管主语已经很明确的表述了是单数还是复数,可是英语还必须在be动词或其它谓语动词上来再一次体现。

二、“格”的对比

在格的表述上,英汉语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英语中,对名词的格尤其是代词的格有很严格的规定。在英语中名词有两个格,即:普通格和所有格,其中在名词所有格的表述上,英语有两种表达方法,一:在名词后加’s;二:用of表达法。为什么英语中会有两种表达名词所有格的规定的?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有生命的名词在表达所有格的时候通常用’s,比如:

women’sclothes,thegirl’sface,thedog’stail,etc.而那些没生命的名词在使用所有格时则需用“of”来帮助,例如:thewheel

ofhistory,万万不能表达为:thehistory’swheel,thewindowsofthehouse不能说成thehouse’swindows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特殊的情况像:forheaven’ssake,atone’swit’send,withinastone’sthrow除外,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般的情况,大多

数的情况。而汉语中,在表述名词格的时候,无论何时,无论这个名词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只有一种表达方法就是“的-结构”,我们始终是在名词后加个“的”字就够了,我们不管这个名词是不是有生命,因为这是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无需过多解释就明白的事实,所以就隐含在言语之中了,例如:“书的封面”,不用在文字上做过多说明,我们就知道书是没有生命的,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在英语中非要在形式上再次显示,所以必须翻译成“thecoverofthebook”而不是“thebook’scover”。

另外,英汉中的代词也是本文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内容。在英语中只看人称代词的形式,就可以分辨出它是主格还是宾格,或是所有格,而汉语则须看代词在整个句子中所处的位置来确定。英语中只从听觉上就能断定代词的性别,但汉语则是通过上下文,通过讲话者和说话者之间的默契来确定所述代词的性别。

三、“时”的对比

英语在时态的表述上跟汉语也有很明显的区别。在英语中,任何一个句子,仅从谓语动词上我们就马上可以判断出这个句子所使用的时态,这是因为英语的十六个时态有很显著的特点,不同的时态有不同的规定,在组织句子的时候,你必须严格遵从这个规定。比如:

(2)A:Ihavefinishedthisbook.B: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

(3)A:HevisitedBeijingintheautumnof1978.B:他是1978年去的北京。

(4)A:Heisreadingintheclassroomnow.B:他现在在教室看书。

上面这三个句子,每个句子的时态都呈现在语言之上。像

A句中的havefinished,B句中的came,以及C句中的isreading,都是表述不同时态的很明显的标志,在任何时候都是

不能省略的。但是在汉语中,那些用来表述不同时态的符号不象英语那么严格,像“过”和“了”都是用来构成汉语的过去时态的,但是并不拘泥于这一种形式,有时句子中如果有明显的表示过去时间的状语,这些用来辨别过去时态的符号是可以省去的,只要能让听着明白,不引起误解,像上面例(3)中的B句,有了1978这个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其它的那些构成过去式的符号就能省去了。但英语中却不允许这样,在例(3)A中,即使1978已经是很明显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了,可是“visit”必须加上“ed”这一明显的表示英语过去时态的符号。例(4)A句中,也是这样的情况,有了now,仍然需要用”isreading”。这也充分说明了汉语在运用上的灵活性和自由性。

当然,虽然英语在“时”上有很严格的规定,但并不是说是一成不变的,象有时一般现在时在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中,就可以用来代替将来时。例如:

(5)Whenyoucomenexttime,I’llshowyouaroundourcampus.你下次来时,我带你到我们校园去看看。

还有时一般现在时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6)IhearhehascomebackfromJapan.我听说他已经从日本回来了。

(7)TheytellmethatyouryoungersisterhasgraduatedfromtheTeacher’scollege.

他们告诉我你妹妹已经从师大毕业了。

以上三个例子虽然证明了英语对“时”的选择有时也可以享受一定的自由度,但这种自由度也是以固定的严格的规则为前提的,比如只有在”hear,say,tell,learn”为主句的从句中才可以用一般现在时来代替过去时等。

四、“态”的对比

另外,我们可以从语态上来探析一下汉英语隐性与显性的差异。在英语的主动语态中,动作发出者,也就是主语,是万万不可省去的,每个句子一定要有主语,当然,祈使句除外,其实祈使句也是有主语的,因为祈使句不包括在语态这个范畴,这里就不再赘述。有时,英语句子中如果没有主语,那么也要想法设法制造一个形式主语“it”,反正是一定要有主语的。例如:

(8)A:Itisverycoldhere.B:Itistoolate.

C:Itisfiveo’clocknow.D:Itissofaraway.

我们知道在这里“it”全部都是形式主语,用来代替天气,

时间,距离等。但在汉语中,人们一般不会费事去找个形式主语的,所以在汉语中无主语的句子是很多的,其实并不是说没有主语,而是把主语给藏起来了。像:

(9)A:这儿很冷。B:天儿太晚了。C:五点了。

D:路真远。

在被动语态中,英语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在造句的时候按照这个模式就行了,如果想引出句子的主语,通常是用”by”加上动作的发出者就可以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也有隐含的被动式,例如:

(10)A:Theseproductsselllikehotcakes.这些产品十分畅销。

B:Theclockwindsupattheback.

这个钟在背面上发条。

C:Theroomfilledrapidly.

房间很快就挤满了。

D:Thiskindofclothwashesverywell.

这种布很耐洗。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形式上是主动的,但意思上却是被动的,这些句式虽然在英语中很常见,但能这样用的动词却不是很多,不是每个动词都能这样用的。

汉语中的被动态,比较典型的就是“被子句”,当然不一定非要由“被”来引出被动句,我们还可以用“让,给,叫,挨,蒙”等等来协助构成被动句。在汉语中,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喜欢用隐含的被动句去表达意思。例如:

(11)A:这座城市建了好多高楼大厦,道路也加宽了,立交桥也修起来了。

B:我得去理发了。C:庄稼已经种上了。

D:咱们一会出去晒晒太阳吧。E:湿衣服吹吹风,干的快点。

这些句子都属于被动态,虽然根本看不出被动句的明显符号。像第一句中,形式上好像城市是主语,但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城市是不可能会建大楼的,也不会加宽大陆,更不会修桥。B句中理发其实也不是“我去理”,“我”是动作的承受者,C句也是同样的,庄稼是被人给种上了,并不是庄稼去种什么东西。D句就更有意思了,我们怎么能拿着太阳去晒呢?肯定是让太阳晒我们,我们被太阳晒,如果你说“咱们出去被太阳晒晒吧”又很不符合汉语的讲话规则。而“我们去晒被子

·131·

吧”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是让太阳晒被子,并不是我们晒被子,虽然我们是句子的主语,虽然太阳并没有出现。例(11)中的E句,无论湿衣服是放在主语的位置,还是放在宾语的位置,其产生的语意效果都是一样的,我们绝对不会误解的,但英语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主语可以和宾语互换而不影响句意的情况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做英汉互译的时候,有时候尽管英语是被动句式,但如果译为汉语,往往需要转化为主动形式,但往往暗含被动的意思。例如:“Thedoorwasclosed.”如果译成汉语,就是“门关上了”。在汉语中并没体现出被动的形式,但我们能感觉到,门自己是不能关上的,肯定是人等外因实施了这个动作,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再如:Languageis

shapedby,andshapes,humanthought.人的思想形成了语言,

而语言又影响了人的思想。

当然,在这里一直在阐述英语的显性和汉语的隐性,并不是拿两种语言来做比较,从而得出一种结论,到底是显性好,还是隐性好。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看到在汉语这一隐性

·132·

的语言中,也携带了很多显性的特征,而显性特征的英语也有很多隐性的例子。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是一种伟大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文明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显性有显性的美,隐性有隐性的魅力,了解这些特征将会更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这两种语言,有助于我们去学习和使用这两种语言。

参考文献:

[1]HuZhuanglin,LiuRunqing,LiYanfu.Linguistics:ACourseBook[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1988.

[2]Quirk,R,etal.AComprehensiveGrammaroftheEnglishLanguage

[M].Longman,1985.

[3]Robins,R.H.GeneralLinguistics[M].AnIntroductorySurvey,1989.[4]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5]顾嘉祖,陆升,郑立信.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6]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