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刊2011AFg88 ̄ “差点没" 禾口“差 占" ,●'、 语义考察 程饶枝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摘 要:本文采用语义分析、对比分析、认知分析、语用 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i-“差点没”和“差点” 语义同指和异指进行共时考察,补充了朱德熙的“企望说”.发 现“差点没VP”带表程度的成分时,“差点没”和“差点”同表否 定;对于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差点没”和“差点”也同为 否定。. 的可能性来区分 3.1“差点没”+结果 “差点没+VP”中的VP是表结果时,凡是说话人企望发生 的事,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说话 人不企望发生的事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 否定的。“企望说”有充分的解释力,因此我们采纳朱德熙的 “企望说”。如: (4)差一点及格了(没及格)(朱德熙用例) (4’)差一点没及格(及格了) (5)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 (5’)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 (6)差一点没输了(没输) (6’)差一点输了(没输) “及格”是人们企盼的事,是考核的结果,所以例(4)肯定 形式表示否定意义“没及格”,例(4’)是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 义“及格了”;例(5)中“买着”是说话人希望的结果,所以肯定 形式表否定意义“没买着”,例(5’)否定形式表肯定意义;例 (6)中“输了”一般是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根据对北大语料的统计,这一说也可以得到印证,见表1: 表1 “差点没”表义分类数量统计 差点没 不企望 Nn Na Nn 关键词:“差点没”“差点”语义区分 1.问题的提出 (1)a他差点摔一跤。 b他差点没摔一跤。 (2)a他差点乐死。 b他差点没乐死。 (3)a他差点考上大学。 b他差点没考上大学。 以上三组句子中,第一、二组中两个句子都是否定的意 思,没有摔跤;而第三组中两个句子意思却正好相反:a是没 有考上大学'})是考上了大学。“差点没”在什么情况下表示 肯定意义,什么情况下是否定意义?为什么两种形式能够 共存?这类否定肯定语义同指是普遍语一言现象吗?“差点 没”和“差点”同为否定意义时是否有区别?本文似对这类 有趣的语言现象的使用现状、形成动因做一个系统的考察 和整理。 2.范围界定 企望 Na “差(一)点(儿)”可做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和副词, 本文只讨论其做副词的用法 “差点没”是否是一个词,目前并无定论,为行文方便,本 文将其作为一个固化单位处理。 最早研究“差一点没+VP”的是朱德熙(1959),其后有马 庆株(1992)、石毓智(1993)、渡边丽玲(1994)、李忠星(1999)、 董为光(2001)、周一民(2003)、张谊生(2004)、邱斌(2006)等, 他们的研究各有侧重。 由于朱德熙用的是“差一点没”,其他几位用的是“差点 儿没”,很多语料用的又是“差一点儿没”,为了行文方便.避 免混乱,本文一律用“差点没”、“差点”,举例除外:另外把表 示肯定意义的“差点没”(差点没考上大学:考上了)称为Na 式,把表示否定意义的“差点没”(差点没摔一跤=没摔跤)称 为Nn式。 3.“差点没”的Nn式与Na式 我们将“差点没”后的结构再细分表结果的和表程度的, 以区分Nn式和Na式。 不能从“差点没”后的结构来区分的,我们根据客观事实 能满足使用需要的水平。尽管这个数据不高,但如果不是为了 从事语言工作,这一情况应该是说得过去的。语言能力的影 响,生活方面影响一般(55%),学习方面非常大(55%),对就业 和工作的影响尤其突出.达到了61.67% 5.结语 明 清 民国 l2 8 10 O 0 0 0 0 0 0 O 0 现当代 82 0 2 O 当然从以上统计资料中.我们看到在现当代语料中有两 个例外,“差点没”后接企望的事情,它们分别是: (7)混过一天是一天.心中好似……他差点没哼哼出几句 西皮快板来。(老舍,《二马》) (8)他还记得逗拿破仑玩的时候,她的头发差点没挨着他 的衣裳:现在他所以的放大了胆子往前巴结:爱情是得进一 步。(老舍,《二马》) 例(7)中“哼哼出几句西皮快板来”是心情不错时的表现; 例(8)中“她的头发差点挨着他的衣裳”对于正在追求这位女 士的男人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 我们以动态的语言观来看待这个语言现象,问题就迎刃 而解了。“在历时和共时这个坐标上,语言永远处在运动的态 学校要真正了解温州学习者的需求,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从 而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华炳.温州海外移民形态及其演变.浙江社会科学, 2010,12.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旅意温州人在语言方面的需求 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国内外语言学校的教学效果都差强 人意,学习者更多的是在其语言环境中靠自己学习 这对国内 语言培训机构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语言培训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科联温州文化研究课题(Wykl0054) 阶段性成果。 19 2011年第88期考试周刊 势之中”(杨海明、周静,2005)。我们在进行语法研究时,需要 的是一种动态的观念:把语言,包括语法,看做是一种永远在 变化、不断在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开放式的系统。在历时和共时 这个坐标上,语言永远处在运动的态势之中。只有具备了这样 种基本观念,才不会对语言的种种变化现象感到惊讶,才有 一后句除了表示“没有掉下来气同时还表示了说话人感到“幸好 没有掉下来”的主观意愿。 我们通过对更多语料的考察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如: (15)我15岁,参加革命差点给打死;25岁被划入“右派”行 列;35岁成了“反革命”。(郑荣来,《紫荆开后是木棉》) (16)老李当过侦察员,打太原的时候差点儿没在护城河 里呛死,后来去了朝鲜的上甘岭,又差点儿没给炸死。(刘恒, 《老卫种树》) (17)第一天大幕的滑轮掉下来差点砸死我,但我没声张, 可能洞察语言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若干类似以下这样的例子: (9)我愣了 秒钟,差点没笑出来:此君将普通话当成北 京的方言,认为北京以外的人都不会讲。(《读者》) (9’)丛晴气得差点没乐了,一着急还怒骂了一句脏话…… (《流氓战记》) 按常理“笑出来”是件好事,而在例(9)中,如果真的“笑出 第二天照样拉。(刘敏,《终生难忘的演出》) (18)七六年,地震时差点没给砸死。(冯骥才,《一百个人 的十年》) 来”可能就失礼了,场合不对,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例(9’)中 “没乐了”其实是气到了极点的一种表现,类似于怒极反笑。这 些也印证了“企望说”。 3-2“差点没”+程度 例(15)是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因此用“差点”;例(16)则 是讲述数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有庆幸的意味;例(17)说“滑轮 掉下来差点砸死我”仅仅是说有这么一件事发生过,而例(18) 则庆幸当时没给“砸死”。 我们考察北大语料库,发现“差点没”从明朝最初出现以 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使用时都侧重于人的主观意志或 “差点没+VP”中的VP带有表示程度的成分时.“差点没” 与“差点”表示的意思相同。如: a差点没乐晕,乐死/乐坏/乐翻/乐蒙/乐抽了/乐疯了/乐傻 了/乐桌子底下去=差点乐晕/乐死/乐坏/翻/乐蒙/乐抽了/乐疯 了/乐傻了/乐桌子底下去 差点没笑死/笑晕=差点/笑死/笑晕 b差点没累死你老哥呀=差点累死你老哥呀 差点没困死=差点困死 强调结果未发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现2例例外:而“差 点”重讲述事情经过,倾向于描述事实,详情见表2: 表2“差点没”与“差点”表义倾向统计数据 差点没Nn 重结果/ 熏过程/ 差点 重结果/ 重过程/ 差点没被晒化了=差点被晒化了 差点没给联通气死=差点给联通气死 差点没把我给吓死了=差点把我给吓死了 我们可以看到,a系列中的意思都是没乐死/晕,没笑死/ 晕,再细一点就是乐了/笑了,但没开花/死/晕/疯/傻,乐是人们 企望的,死、疯、傻等都不是;b系列的是累了/困了/吓了,但没 死,累、困等不被企盼,死当然也不。在这里,开了花、死、晕、 疯、傻等都不是结果,而是表示极高的程度,非常乐/困/生气、 笑得很厉害。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类“差点没+VP+补语”表示 程度的句子,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否定 的,与“差点+VP+补语”的意思相同 3.3其他 主观意志 明 12 客观事实 O 主观意志 O 客观事实 1 清 民国 8 10 O 0 0 O l3 41 现当代 82 2 2 845 4.2“差点没”Nn式与“差点”语用选择 “差点没(Nn)”和“差点”表义基本相同。但又有不同的倾 向,这为我们的交际提供了可选项。当我们想强调结果或主观 意愿用“差点没”,表达躲过一劫的庆幸时,用“差点没”,仅仅 讲述事情经过时用“差点”。 人们表达观点和意愿时,常常描述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 作为条件或界限,如著名的诗句:“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 当然,由于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偶尔也会有背离这一 规律的用例 如: (19)其实你差点儿没背过气去,你紧张的汗如水洗。(《渎者》) (20)大夫把门敲开,一股子臊臭味儿差点没把他熏得 闭过气去,赶紧跑过去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老舍,《四世 同堂》) “差点没”+不可能发生的事时,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 形式,意思都是否定的,并且与企望无关。如: (11)这一刻,汉城的天差一点没塌下来。(天没塌下来) (《读者》) (11’)这一刻,汉城的天差一点塌下来。 (1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差点没把头伸进屏幕。(没 伸进去) (1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差点把头伸进屏幕。 例(11)中天是不可能塌下来的,所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 意思一样,天没有塌下来。例(12)“头伸进屏幕”是不可能的,所以 不管是“差点没伸进”还是“差点伸进”,意思都是“没伸进”。 4.“差点没”Nn式与“差点” 4.1“差点没”Nn式与“差点”表义差别 (21)老院长踉踉跄跄,差点一屁蹲儿坐地上,李阿姨一手 牢牢撑住了他。(王朔,《看上去很美》) (22)克罗岱尔不高兴地把马放回去,可胳膊肘又差点把 只象撞下来,多亏一把抓住了。(《读者》) 例(19)、(20)其实是陈述事实,但都用了“差点没”;例 (21)、(22)都是庆幸不幸的事情没有发生,却用了“差点”。出 现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是:首先.“差点没”和“差点”的意思有 重合的地方,这为两者的混用提供了可能性:其次,语言的使 用是一种习惯,索绪尔(2005)也认为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 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具体习惯为基础,有时一种表达方式 用的次数多了,也就被语言使用者接受了。 一语言表达形式不同,其表达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差点没” Nn式和“差点”虽然都是表示事情没有实现.但它们表义的侧 重点还是不同。 张谊生(2004)认为Nn式“差点没”重结果、倾向于主观意 愿。“差点”则重过程、倾向于描述事实。如: 5.结语 通过共时考察,我们发现“差点没VP”带表程度的成分时, “差点没”和“差点”同表否定,对于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差点没”和“差点”也同为否定.并指出了其语用选择依据及 其变化 参考文献: [1]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5.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3)我一阵心酸,手中的板刷差点掉下来,但脸仍然装 笑,“不为我守寡?”(张谊生用例。下同) (14)我从她俩掌间接下一搪瓷盆米饭,手一软,差点没掉 了,忙用另一只手托住. 这两例引白王朔的同一篇小说,前句只表示没有掉下来, 20 —— 墨钱静一 试论文学翻译中方言对译的可行性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摘要: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文 学作品中的方言对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方言 的处理是翻译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给译者的工作带来极 大挑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方言对译法在文学方言翻译 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根据读者需求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文学翻译方言对译可行性 一210046) 、引言 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各类语言品 种中最能直接、准确地表达人们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及心理意 识的当属方言了。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regional di. alect)和社会方言(socialdialect)。所谓地域方言,指的是语言因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他旗 帜鲜明地提倡以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强调要摆脱原 语语言的形式束缚。中国的四字格在译文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译者成功地重构了威塞克斯美妙的自然风光,原文中刻画乡 土人物的威塞克斯方言凸显了乡土气息,译者采用山东方言 对译原文中的威塞克斯方言,从某种程度上再现了这种乡土 气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功能对等”。准确地再现了原文 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可以充分领略与原作同等的艺术魅力。郭 著璋认为其译法“不失为传译原文中乡土气息的成功做法” (郭著章,1984:746)。 三、英汉文学翻译中方言对译的可行性 1.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对比 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 上的反映。所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 会变体。一个人的话语应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结合体。 文学方言是“一些已进入标准语的方言词语或已被大众 所接受的方言词语甚至一些粗俗的口语词”(吴来安,2007: 96)。在文学作品中,文学方言是以人物之间的对话(dialogue) 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对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如果说使用文学方言是真实刻画小人物最起码的要求 的话.那么.用文学方言作为译语则是实现完美再现原作人物 形象的最可靠的途径。大量翻译实践证明:只有采用文学方言 作为译语,译语读者才有可能像原语读者那样,欣赏到栩栩如 生、可亲可信的人物形象。但是方言的处理是翻译过程中时常 遇到的问题.给译者的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正如韩子满先生所 说.方言在作品中不仅传达了一定的字面意义,而且通常还有 着相当重要的文体功能,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比如增加作品 的真实感、帮助刻画人物、或为作品增加幽默感及讽刺力量 等。由于各语言和文学使用方言的传统不同,同时也由于方言 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差异,这些功能往往很难在译文中 加以体现。正因如此.译者们在实践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经常 会引起一些争论(韩子满,2002:86)。文学方言的翻译也日益 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关于方言对译 所谓“方言对译”.也就是用译人语中一种方言的成分来 翻译原文中方言成分的方法。在西方,方言对等翻译:,导到了许 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支持。奈达(Nida)认为罗杰斯(B.B. Rogers)的译作——阿里斯托芬的《亚加亚人》(The Archarians) 是“方言对等的突出范例”(Nida.1993:112),译者采用麦加里 农民的土话(Megarianfarmer’S speech)来处理原文中的方言, 将原文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卡特福德(Cartford)也认为,巴 黎方言是伦敦土话“合适的对等物”(Cartford,1991:102)。 国内采用方言对译法处理文学方言的例子也很多,其中 1999.3,(第1版). 长期以来,英汉文学方言的使用一直存在。在文学中,方 言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个作品都是用方言写成. 另一种是利用方言词语来塑造人物形象:而后者在方言文学 中占绝大多数。英语与汉语本身存在差异,文学作品中的英语 方言与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也必然存在。 与中国文学作品相比.英语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似乎 更具普遍性,且更容易让读者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许多大 作都是由方言写成的,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恩历险记》,约 翰・斯坦培克的《愤怒的葡萄》,以及托马斯・哈代的作品。这些 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社会真实感.同 时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气息。然而,汉语文学作品,尤其 是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少有方言使用的痕迹。另外,英语文学 作品中涵盖了各地区的方言,如北方方言、南方方言、苏格兰 方言甚至黑人英语:而汉语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仅以北方方言 为主,如陕西方言、北京方言、东北方言等。普通话和各地区方 言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得这类作品很难获得普遍认可。 基于英汉文学作品的写作模式的差异,两种语言的文学 作品中方言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英语文学作品中,方言通 常用单引号、单词缩略形式或标准英语中的其他单词加以区 分。因此,方言与标准对等语的发音差异便随之而出,文学作 品中的方言也就有了语音偏差。而对于汉语来说,地道的汉语 注重的是表达出词汇的意义,文字通常也反映不出方言的发 音形式。因此,汉语书写中要准确表现出方言的发音是不大可 能的。换言之,大多数汉语文学作品中,方言与标准语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意义上。文学作品中英语方言的字面意义 及会话含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汉语方言传达。 翻译文学方言时.译者应谨慎选择翻译方法,以再现其与 标准语之间存在的差异。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很多学者通常 采用汉语方言翻译英语方言的方法。尽管英汉文学方言存在 差异。但是两种方言具有相同的主要功能,即为刻画典型的人 物形象.展现原文的文体特色。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的对 译是可取的 [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第2版).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2,(第3版). 『4]马庆株.与“一点儿”、“差一点儿”相关的句法语义问 题.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1998.(第l版). [5]杨海明,周静.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 [7]周一民.北京话里的“差点儿没VP”句式.语言教学与研 究[J].2003,(6). [8]朱德熙.说“羞一点”.朱德熙文集(2)[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79,(第l版). [9]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