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碱式锌酸盐镀锌及光亮剂对镀层的影响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碱式锌酸盐镀锌及光亮剂对镀层的影响

一、 实验目的与内容

熟悉电镀前、电镀后一般处理工艺; 熟悉电镀装置的基本结构; 掌握碱式锌酸盐电镀液的配置; 掌握碱式锌酸盐镀锌的电镀工艺。 二、

实验基本原理

镀锌过程:

阴极过程: Zn(OH)42- - 2OH- → Zn(OH)2

Zn(OH)2 + 2e → Zn + 2OH-

另外;

2H+ + 2e → H2 ↑ 阳极过程;

Zn - 2e + 4OH-→ Zn(OH)42-

Zn + 2NaOH + 2H2O → Na2[Zn(OH)4] + H2 ↑ 也存在;

4OH- - 4e → 2H2O + O2

钝化过程:锌镀层浸入钝化液就会发生下列一系列化学反应: 3Zn + Cr2O72- + 14H+ → 3Zn2+ + 2Cr3+ + 7H2O 3Zn + 2CrO42- + 16H+→ 3Zn2+ + 2Cr3+ + 8H2O 3Zn + 8HNO3(稀) → 3Zn(NO3)2 + 2NO↑ + 4H2O Zn + H2SO4 (稀) → ZnSO4 + H2↑

钝化液中的硝酸,能起一定的化学抛光作用,并加快成膜反应。由于锌的溶解,消耗大量的H+,使锌镀层液体界面的pH值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固液界面在此环境下发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钝化液中的硫酸是作为活性剂加入,促进钝化膜的形成,这样在锌镀层表面形成了凝胶状的钝化膜,其反应为: Cr3+ + OH- + CrO42- → Cr(OH)CrO4 2Zn + 2OH- + CrO42- → Zn2(OH)2CrO4 2Cr3+ + 6OH- → Cr2O3·3H2O

Zn2+ + 2Cr3+ + 8OH- → Zn(CrO2)2·4H2O

由成膜反应可知,钝化膜大致可分为:Cr(OH)CrO4 ·Zn2(OH)2CrO4·Cr2O3·Zn(CrO2)2·H2O

三、实验仪器及线路

电镀槽、整流器、电吹风等;

前处理(除油、除锈)→水洗→1:1盐酸浸蚀→镀锌→水洗→中和→水洗→出光→水洗→低铬钝化→回收洗→水洗→温水洗→吹干→烘焙老化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好阴极试片,并将油、锈去除干净,备用

铜板除油:碳酸钠20g/l,磷酸三钠20g/l,硅酸钠5g/l,OP乳化剂 2ml/l 温度50-60度,可使用超声波除油

浸蚀活化:硫酸25%,氯化钠2g/L(弱浸蚀3~5%硫酸) 2. 按镀锌工艺要求接好线路,电镀槽内倒入镀液 镀液:

 氧化锌110g/单组实验配1L电解液,  氢氧化钠 110g/单组实验配1L电解液,

 乙二胺、环氧氯丙烷缩合光亮剂 4ml/单组实验配1L电解液,

 乙二胺、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缩合光亮剂 3ml/单组实验配1L电解

 草香醛光亮剂

 电镀液的配置:将氧化锌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逐渐加到总

体积1/5的热碱液中,直到完全溶解,再稀释到总体积。(由于OH-对锌离子的络合能力不高,阴极极化较弱,一般采用ZnO:NaOH=1:10的办法弥补)

电极:

 阴极黄铜片(阴极,单面抛光、背面侧面贴膜)《单组实验4片》  阳极锌片(阳极)《单组实验2片》

3. 接通电流,将除油除锈的阴极,浸蚀后,水洗干净挂入电镀槽进行电流,电流密度控制在0.5、2、4A/dm2左右,电镀20分钟,取出水洗干净,转入下道工序。

4. 清洗或中和

冰醋酸 20ml/L 时间 3~5s 5. 水洗干净后,出光

出光液: HNO3 2~5% 时间 3~5s 6. 水洗干净后,钝化 钝化液:

CrO3 5~8g/L 纯HNO3 2ml/L 纯H2SO4 3ml/L

浸渍时间 浸清6~20s,空中停留5~10s

7. 按工艺流程清洗干净后,吹干,入烘箱烘焙老化,温度55~65℃,时间30~40min。

8. 检验产品质量。

9. 实验完毕,整理台面。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镀前、镀后处理?

2.通常情况下,光亮剂改善镀层的原理有哪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