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一章总论及第三章(1)资金时间价值
一。 单项选择题
1。在没有通货膨胀时,( C )的利率可以视为纯粹利率(实际利率)。 A.短期借款 B。金融债券
C.国库券 D.商业汇票贴现 2。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 D ) A。总产值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每股盈余最大化 D。企业价值最大化 3。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价格的下降幅度( A )短期债券的下降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 ) 4。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途径是(C )
A增加利润 B。降低成本
C.提高投资报酬率和减少风险 D.提高股票价格 5.财务管理的对象是( A )
A。资金运动 B财务关系 C.货币资金 D。实物财产
6.决定企业报酬率和风险的首要因素是( C ) A。资本结构 B.股利分配政策 C。投资项目 D。经济环境
7.到期风险附加率(溢价),是对投资者承担( A )的一种补偿。 A。利率变动风险 B再投资风险 C.违约风险 D变现力风险 8.当再投资风险大于利率风险时, ( B )。 A.预期市场利率持续上升
B。可能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现象 C.预期市场利率不变
D。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9.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0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三年年末的终值( B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10。 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买价是( A ) A。958。20元 B.758。20元 C.1200。00元 D354。32元
1
河南财经学院
11.某一投资项目,投资5年,每年计息(复利)4次,其年实际利率为8.24%,则其年名义利率为 ( )。
A。8% B.8。16% C。8.04% D.8。06%
12。某企业每年年初在银行中存入30万元,若年利率为10%,则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将为( D )万元。 A.150 B。183.153 C.189.561 D.201.468 13.货币时间价值等于(D )
A.无风险报酬率 B.通货膨胀贴水 C.A、B两项之和 D.A、B两项之差
14。有一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初流入500元,年利率为10%,则其现值为( D )元.
A。1994.59 B.1565。68 D.1813.48 D.1423。21
15。若使复利终值经过4年后变为本金的2倍,每半年计息一次,则年利率为 ( A ).
A。18。10% B。18。92% C.37。84% D。9.05%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A 6.C 7.A 8.B 9.B 10.A 11.A 12。D 13。D 14.D 15。A
二. 多项选择题
1。企业管理对财务管理的主要要求是(ABD )。 A.以收抵支,到期偿债 B.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C。增收节支,增加利润 D.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 2。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决定因素有( ABCDF ). A。纯粹(实际)利率 B通货膨胀附加率 C.变现力附加率 D。违约风险附加率 E。风险报酬率 F到期风险附加率
3.购买五年期国库券和三年期国库券,其( ABCD ). A.变现力风险相同 B.违约风险相同
C.利率风险不同 D.预期通货膨胀风险不同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ABD. 2.ABCDF 3。ABCD.
三。 判断题
1.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和风险性成正比. ( √ ) 2。企业投资时应尽量选择风险小的投资项目,因为风险小的投资对企业有利。
2
河南财经学院
( × )
3.盈利企业也可能因为偿还到期债务而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 √ )
4。任何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都会遇到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情况。( √ ) 5.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可以靠短期借款解决. ( × ) 6.解决经营者目标与股东目标不一致的最佳办法,是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 √ )
7.到期风险附加率,是对投资者承担利率变动风险的一种补偿.( √ )
8。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用利息来表示,而利息需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利率. ( ×
9。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 ) 10.投资报酬率等于货币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贴水、风险报酬三者之和 .( √ ) 11。 货币时间价值中包含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 ) 12。永续年金既无现值,也无终值.( × ) 判断题参考答案: 1。Y 2。N 3.Y 4.Y 5。N 6.Y 7。Y 8。N 9.Y 10.Y 11。N 12。N
四。 计算题
1. 练习后付年金与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 资料
(一) 企业每年年末长期借款的情况如下
企业 长期借款金额 借款期限 年利率 甲 120 000 3 10% 乙 180 000 4 11% 丙 250 000 5 12%
(二) 各企业在若干年后需要偿还长期借款本息如下: 企业 偿还长期借款本息额 偿还日期 年利率 A 360 000 3年后 10% B 580 000 4年后 11% C 720 000 5年后 12% (三) 各企业若干年年末取得投资收益如下:
企业 每年投资收益 收益年限 年利率 D 120 000 3 10% E 180 000 4 11% G 250 000 5 12% (2) 要求
3
河南财经学院
a) 根据资料“(一)”,分别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 b) 根据资料“(二)\分别计算各企业为建立偿债基金每年末应存入银行的
金额。
c) 根据资料“(三)”,分别计算个企业投资收益的现值。
d) 若资料“(一)\"、“(二)\"中各企业是属于每年年初长期借款或投资
收益的情况,分别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和投资收益的现值。
1. 练习后付年金与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参考答案 (一) 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
(110%)31120000*3.3100397 200(元) S120000*10%(111%)41180000*4.7097847746(元) S180000*11%(112%)51250000*6.35281588200(元) S250000*12%(二) 计算各企业为建立偿债基金每年末应存入银行的金额
(110%)31360000 360000P* P108761.33(元)
10%3.3100(111%)41580000 580000P* P123150.09(元)
11%4.7097(112%)51720000 720000P* P113335.85(元)
12%6.3528(三) 计算各企业投资收益的现值
1(110%)3120000*2.4869298428(元) S120000*10%1(111%)4S180000*180000*3.1024558432(元)
11%1(112%)5250000*3.6048901200(元) S250000*12%(四) 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和投资收益的现值 (1) 长期借款的终值
(110%)311S120000*[1]
10% =120000*(4.6410—1)=436920(元)
(111%)411S180000*[1]
11% =180000*(6。2278-1)=941004(元)
4
河南财经学院
(112%)511S250000*[1]
12% =250000*(8.1152—1)=1778800(元) (2) 投资收益的现值
(112%)(31)S120000*[1]
10% =120000*(1.7355+1)=328260(元)
1(111%)(41)S180000*[1]
12% =180000*(2.4437+1)=619866(元)
1(112%)(51)S250000*[1]
12% =250000*(3。30373+1)=1009325(元)
2。 练习递延年金现值和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1) 资料
(一) 各企业第一年年末的投资项目的收入情况如下:
1. 甲企业从第二年末至第八年末每年可的收益40 000元。 2. 乙企业从第三年末至第十年末每年可的收益60 000元。 3. 丙企业从第四年末至第十二年末每年可的收益72 000元。 年利率10%。
(2) 要求
a) 根据资料“(一)”,计算各企业收益在第一年末的现值.
练习递延年金现值和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参考答案 (一) 计算各企业收益在第一年末的现值
1(110%)71 S40000* *110%(110%) =40000*4.8684*0.9091=177034.50(元)
1(110%)81 S60000* *210%(110%) =60000*5。3349*0。8264=264525.68(元)
1(110%)91 S72000* *10%(110%)3=720000*5.7590*0。7513=311525。04(元)
2. 练习通货膨胀对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1)资料
(一) 设有关各年的通货膨胀率如下:
5
河南财经学院
1997年为4%;1998年为6%;1999年为5%;2000年为8%。 (二) 2001年的实际利率为4%。
(三) 2001年泰北工厂准备以360 000元进行股票投资,预计4年后可收回
540 000元.
(2) 要求
(四) 根据资料“(一)”,分别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通
货膨胀率。
(五) 根据资料“(二)”,及资料“(一)”的两种计算结果,分别计算其
名义利率。
(六) 根据资料“(二)”、“(三)”及资料“(一)”,用几何平均法
计算的结果,分析其股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练习通货膨胀对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的参考答案 (一) 计算平均通货膨胀率
(1) 算术平均法
f4%6%5%8%5.75%
4(2) 几何平均法
f4(14%)*(16%)*(15%)*(18%)15.74%
(二) 计算名义利率
d(14%)*(15.75)19.98% d(14%)*(15.74%)19.97% (三) 分析股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p540000*11*
(14%)4(15.74)4= 540000×0。8548×0。7999 = 369227.44(元)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该项目股票投资的收入,在考虑了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后,仍比其投资额高9227.44元,表明该投资项目具有投资价值。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二章 财务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年末会计报表上的部分数据为:流动负债60万元,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2,销售成本为100万元,年初存货为52万元,则本年度存货周转次数为( )。
A。1.65 B.2。0 C。2。3 D。1。45
6
河南财经学院
2.从股东的角度看,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 )借款利息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
A.高于 B. 低于 C.等于D。不等于 )
3.某企业上年度和本年度的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分别为100万元和120万元,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6次和8次,则本年度比上年度的销售收入增加了( )。 A。180万元 B.360万元 C。320万元 D.80万元
4。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各种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所有比率中最综合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是( )。 A。资产净利率 B。权益净利率 C.权益成数 D。资产周转率 5.评价收益质量的财务比率是( )。
A.销售现金比率 B。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C.营运指数 D。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6.某公司1999年的净利润为2379万元,非经营收益为403万元,非付现费用为2609万元,经营现金流量为3811万元,则营运指数为( )。 A. 0。83 B。 1。929 C. 1。203 D. 1.461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A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市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E )。
A. 市盈率很高则投资风险大 B. 市盈率很低则投资风险小 C. 市盈率较高投资风险比较小
D. 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润率时市盈率会普遍下降 . E 债务比重大的公司市盈率较低
2。反映资产管理比率的财务比率有(BCDE )。
A.流动比率 B。流动资产周转率 C.存货周转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E。营业周期 F.速动比率
3.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三个财务指标是(ACE ).
A.每股收益 B。每股盈利 C.每股净资产 D.市盈率 E.净资产收益率 4。现金流量表的流动性分析指标有(ABC )。
A。现金到期债务比 B。现金流动负债比 C。现金债务总额比 D.销售现金比率 E。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参考答案
1.ACDE 2.BCDE 3。ACE 4.ABC
三、判断题 1。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比率较高,则该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一定较好。( N ) 2。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存货的变现能力。( N )
7
河南财经学院
3。营运资金数额的多少,可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Y )
4。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因此,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N )
5。每股盈余是每年净利与全部股东股数的比值。( N )
6。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好,企业利润越大。( N ) 7。通过缩短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天数,从而缩短营业周期,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Y )
8。营业周期与流动比率的关系是:营业周期越短,正常的流动比率就越高;营业周期越长,正常的流动比率就越低。( N ) 判断题参考答案
1.N 2.N 3。Y 4。 N 5.N 6。N 7。Y 8。N
四、计算分析题
1. 某公司1997年的销售额62500万元,比上年提高28%,有关的财务比率如
下: 财务比率 应收帐款回收期 存货周转率 销售毛利率 销售营业利润率(息税前) 销售利息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1996年平均 1996年本公司 1997年本公司 35 2.5 38% 10% 3。73% 6。27% 1.14 1% 58% 2。68 36 2.59 40% 9。60% 2.40% 7.20% 1.11 2。02% 50% 4 36 2.11 40% 10.63% 3.82% 6.81% 1。07 1.82% 61。30% 2。78 备注:该公司正处于免税期. 要求:1)运用杜邦财务分析原理,比较1996年本公司与同业平均的权益净利率,定性分析其变异的原因.
2)运用杜邦财务分析原理,比较本公司1997年于1996年的权益净利率,定性分析其变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996年与同业平均比较
本公司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成数=15。98% 行业平均权益净利率=17。01%
a。销售净利率高于同业水平0。93%,原因是:销售成本率低2%,或毛利率高2%,销售利息率2。4%较同业3。73%低1。33%。
8
河南财经学院
b.资产周转率略低于同业水平0。03次,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回收较慢。 c.权益成数低于同业水平,引起负债较少. 2)1997与1996年比较:
1996年权益净利率=15.98% 1997年权益净利率=18。80%
a.销售净利率低于1996年,主要原因销售利息率上升1。42% b.资产周转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和存货周转率下降 c.权益成数增加原因是负债增加.
2。 1999年某公司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净额 存货 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净值 合计 100 135 160 30 425 800 1225 年初 年末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年初 年末 流动负债 95 150 长期负债 170 负债合计 35 450 860 所有者权益 1310 合计 715 1225 290 510 720 1310 220 372 590 218 另外,该公司1998年销售净利率为20%,总资产周转率为0。7次;权益乘数1。71,权益净利率为23。94,1999年销售收入净额为1014万元(其中,销售收入570万元),净利润253.5万元.要求: (1)计算1999年末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 (2)计算1999年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1999年的销售净利率、权益净利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4)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流动比率2。06;速动比率1.12;现金比率0.44;产权比率0。82;资产负债率45%;权益成数1.82。
2)应收帐款周转率4次;固定资产周转率1.22次;总资产周转率0.8次。 3)销售净利率25%;权益净利率36.4%;资本保值增值率1。01.
4)销售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为5.99%;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为4.28%;权益成数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为2.2%。
3. 某公司年初存货为30000元,年初应收帐款为25400元,本年末计算出流动比率为3.0,速动比率为1.3,存货周转率为4次,流动资产合计为54000元,公
9
河南财经学院
司本年销售额是多少?如果除应收账款以外的速动资产是微不足道的,其平均应收账款是多少天?(天数计算取整) 参考答案
1) 流动负债=54000/3=18000元
期末存货=54000-18000*1。3=30600 元
平均存货=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30300*4=121200元
2) 期末应收账款=54000—30600=23400元 3) 平均应收账款=(23400+25400)/2=24400元 平均收帐期=(24400*360)/121200=72天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第三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 单项选择题
1。在没有通货膨胀时,( )的利率可以视为纯粹利率(实际利率). A.短期借款 B。金融债券
C。国库券 D。商业汇票贴现
2。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价格的下降幅度( )短期债券的下降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 ) 3。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0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三年年末的终值(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4。 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买价是( ) A.958.20元 B.758。20元 C。1200.00元 D354.32元
5。某一投资项目,投资5年,每年计息(复利)4次,其年实际利率为8.24%,则其年名义利率为 ( ).
A。8% B。8.16% C.8.04% D.8.06%
6。某企业每年年初在银行中存入30万元,若年利率为10%,则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将为( )万元. A。150 B。183。153 C.189。561 D。201。468 7。货币时间价值等于( )
A.无风险报酬率 B.通货膨胀贴水
10
河南财经学院
C.A、B两项之和 D.A、B两项之差
8.有一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初流入500元,年利率为10%,则其现值为( )元。
A.1994。59 B。1565.68 D。1813.48 D。1423。21
9.现有两个投资项目甲和乙,已知K甲=10%,K乙=15%,σ甲=20%,σ乙 =25%,那么( )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D。不能确定
10。在预期收益不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的项目,其风险(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11.关于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报酬率偏离期望报酬率的平均值
B。如果选择投资方案,应以标准离差为评价指标,标准离差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C。标准离差率即风险报酬率
D。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用标准离差同期望报酬率的比值,即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A 6。D 7.D 8.B 9.A 10.D 11。D
二.判断题
1.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和风险性成正比。 ( ) 2。企业投资时应尽量选择风险小的投资项目,因为风险小的投资对企业有利。( )
3。盈利企业也可能因为偿还到期债务而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
4。任何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都会遇到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情况。( ) 5。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可以靠短期借款解决。 ( )
6.解决经营者目标与股东目标不一致的最佳办法,是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 ) 7。到期风险附加率,是对投资者承担利率变动风险的一种补偿。( ) 8.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用利息来表示,而利息需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利率. (
9.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
10.投资报酬率等于货币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贴水、风险报酬三者之和。( ) 11.货币时间价值中包含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 12。永续年金既无现值,也无终值。( )
11
河南财经学院
13。如果已知项目的风险程度和无风险最低报酬率,就可以运用公式算出风险调整贴现率。( )
14。通常风险与报酬是相伴而生,成正比例;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反之亦然.( )
15。如果大家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小,风险溢价不大;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大,风险溢价就较大.( ) 参考答案 1。Y 2.N 3。Y 4.Y 5。N 6.Y 7.Y 8.N 9.Y 10.Y 11。N 12。N 13.N 14.Y 15。Y
三。 计算题
1。 练习后付年金与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3) 资料
(四) 企业每年年末长期借款的情况如下
企业 长期借款金额 借款期限 年利率 甲 120 000 3 10% 乙 180 000 4 11% 丙 250 000 5 12%
(五) 各企业在若干年后需要偿还长期借款本息如下: 企业 偿还长期借款本息额 偿还日期 年利率 A 360 000 3年后 10% B 580 000 4年后 11% C 720 000 5年后 12% (六) 各企业若干年年末取得投资收益如下:
企业 每年投资收益 收益年限 年利率
D 120 000 3 10% E 180 000 4 11% G 250 000 5 12% (4) 要求
a) 根据资料“(一)”,分别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
b) 根据资料“(二)”,分别计算各企业为建立偿债基金每年末应存入银
行的金额.
c) 根据资料“(三)”,分别计算个企业投资收益的现值。
d) 若资料“(一)”、“(二)”中各企业是属于每年年初长期借款或投
资收益的情况,分别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和投资收益的现值。
1. 练习后付年金与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参考答案 (五) 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
12
河南财经学院
(110%)31120000*3.3100397 200(元) S120000*10%(111%)41180000*4.7097847746(元) S180000*11%(112%)51250000*6.35281588200(元) S250000*12%(六) 计算各企业为建立偿债基金每年末应存入银行的金额
(110%)31360000 360000P* P108761.33(元)
10%3.3100(111%)41580000 580000P* P123150.09(元)
11%4.7097(112%)51720000 720000P* P113335.85(元)
12%6.3528(七) 计算各企业投资收益的现值
1(110%)3120000*2.4869298428(元) S120000*10%1(111%)4S180000*180000*3.1024558432(元)
11%1(112%)5250000*3.6048901200(元) S250000*12%(八) 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和投资收益的现值 (1) 长期借款的终值
(110%)311S120000*[1]
10% =120000*(4.6410—1)=436920(元)
(111%)411S180000*[1]
11% =180000*(6.2278-1)=941004(元)
(112%)511S250000*[1]
12% =250000*(8.1152—1)=1778800(元) (3) 投资收益的现值
(112%)(31)S120000*[1]
10% =120000*(1.7355+1)=328260(元)
13
河南财经学院
1(111%)(41)S180000*[1]
12% =180000*(2.4437+1)=619866(元)
1(112%)(51)S250000*[1]
12% =250000*(3。30373+1)=1009325(元)
2. 练习递延年金现值和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3) 资料
(二) 各企业第一年年末的投资项目的收入情况如下:
1. 甲企业从第二年末至第八年末每年可的收益40 000元。 2. 乙企业从第三年末至第十年末每年可的收益60 000元。 3. 丙企业从第四年末至第十二年末每年可的收益72 000元。 年利率10%。
(4) 要求
根据资料“(一)”,计算各企业收益在第一年末的现值。
练习递延年金现值和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参考答案 (二) 计算各企业收益在第一年末的现值
1(110%)71 S40000* *10%(110%)1 =40000*4.8684*0.9091=177034。50(元)
1(110%)81 S60000* *210%(110%) =60000*5.3349*0.8264=264525。68(元)
1(110%)91 S72000* *310%(110%)=720000*5。7590*0.7513=311525.04(元)
3.练习通货膨胀对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1)资料
(七) 设有关各年的通货膨胀率如下:
1997年为4%;1998年为6%;1999年为5%;2000年为8%。 (八) 2001年的实际利率为4%。
(九) 2001年泰北工厂准备以360 000元进行股票投资,预计4年后可收
回540 000元。
(2) 要求
(十) 根据资料“(一)”,分别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通
货膨胀率。
14
河南财经学院
(十一) 根据资料“(二)”,及资料“(一)”的两种计算结果,分别计算
其名义利率。
(十二) 根据资料“(二)”、“(三)\"及资料“(一)”,用几何平均法计
算的结果,分析其股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练习通货膨胀对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的参考答案 (四) 计算平均通货膨胀率
(1) 算术平均法
f4%6%5%8%5.75%
4(3) 几何平均法
f4(14%)*(16%)*(15%)*(18%)15.74%
(五) 计算名义利率
d(14%)*(15.75)19.98% d(14%)*(15.74%)19.97% (六) 分析股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p540000*11*
(14%)4(15.74)4= 540000×0。8548×0。7999 = 369227。44(元)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该项目股票投资的收入,在考虑了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后,仍比其投资额高9227。44元,表明该投资项目具有投资价值 4。某公司有一项付款业务,有甲乙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 甲方案:现在支付10万元,一次性结清。
乙方案:分三年付款,1-3年各年初的付款额为分别为3、4、4万元。假定年利率为10%。
要求:按现值计算,从甲乙两方案中选优。 参考答案:
P甲 =10(万元)
P乙 =3+4×0。909+4×0。826
=9.94(万元). 因此乙方案较好
15
河南财经学院
第三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 单项选择题
1。在没有通货膨胀时,( )的利率可以视为纯粹利率(实际利率). A。短期借款 B。金融债券 C。国库券 D。商业汇票贴现
2.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价格的下降幅度( )短期债券的下降幅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 )
3.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0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三年年末的终值(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4. 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买价是( )
A.958.20元 B.758。20元 C。1200。00元 D354.32元
5.某一投资项目,投资5年,每年计息(复利)4次,其年实际利率为8.24%,则其年名义利率为 ( )。
A.8% B.8.16% C。8。04% D。8.06%
6.某企业每年年初在银行中存入30万元,若年利率为10%,则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将为( )万元。 A.150 B.183.153 C.189.561 D。201。468 7。货币时间价值等于( )
A.无风险报酬率 B。通货膨胀贴水
C。A、B两项之和 D。A、B两项之差
16
河南财经学院
8.有一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初流入500元,年利率为10%,则其现值为( )元。
A.1994.59 B。1565.68 D.1813.48 D。1423.21
9。现有两个投资项目甲和乙,已知K甲=10%,K乙=15%,σ甲=20%,σ乙 =25%,那么( )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D。不能确定
10。在预期收益不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的项目,其风险(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11。关于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报酬率偏离期望报酬率的平均值
B.如果选择投资方案,应以标准离差为评价指标,标准离差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C.标准离差率即风险报酬率
D.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用标准离差同期望报酬率的比值,即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 二.判断题
1.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和风险性成正比。 ( ) 2.企业投资时应尽量选择风险小的投资项目,因为风险小的投资对企业有利。( )
3。盈利企业也可能因为偿还到期债务而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
4.任何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都会遇到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情况.( ) 5.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可以靠短期借款解决. ( )
6.解决经营者目标与股东目标不一致的最佳办法,是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 ) 7。到期风险附加率,是对投资者承担利率变动风险的一种补偿。( ) 8。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用利息来表示,而利息需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利率。 (
9。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
10。投资报酬率等于货币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贴水、风险报酬三者之和。( ) 11.货币时间价值中包含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 12.永续年金既无现值,也无终值.( )
13。如果已知项目的风险程度和无风险最低报酬率,就可以运用公式算出风险调整贴现率.( )
14。通常风险与报酬是相伴而生,成正比例;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反之亦然。( )
17
河南财经学院
15。如果大家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小,风险溢价不大;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大,风险溢价就较大。( ) 三。 计算题
1. 练习后付年金与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资料
(一)企业每年年末长期借款的情况如下
企业 长期借款金额 借款期限 年利率 甲 120 000 3 10% 乙 180 000 4 11% 丙 250 000 5 12%
(二)各企业在若干年后需要偿还长期借款本息如下: 企业 偿还长期借款本息额 偿还日期 年利率 A 360 000 3年后 10% B 580 000 4年后 11% C 720 000 5年后 12% (三)各企业若干年年末取得投资收益如下:
企业 每年投资收益 收益年限 年利率
D 120 000 3 10% E 180 000 4 11%
G 250 000 5 12% (2)要求
e) 根据资料“(一)”,分别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
f) 根据资料“(二)”,分别计算各企业为建立偿债基金每年末应存入银
行的金额。
g) 根据资料“(三)”,分别计算个企业投资收益的现值。
h) 若资料“(一)\"、“(二)”中各企业是属于每年年初长期借款或投
资收益的情况,分别计算各企业长期借款的终值和投资收益的现值。
2. 练习递延年金现值和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1)资料
(一)各企业第一年年末的投资项目的收入情况如下:
4. 甲企业从第二年末至第八年末每年可的收益40 000元. 5. 乙企业从第三年末至第十年末每年可的收益60 000元。 6. 丙企业从第四年末至第十二年末每年可的收益72 000元. 年利率10%。
(2)要求:根据资料“(一)”,计算各企业收益在第一年末的现值。 3.练习通货膨胀对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1)资料
(一)设有关各年的通货膨胀率如下:
18
河南财经学院
1997年为4%;1998年为6%;1999年为5%;2000年为8%。 (二)2001年的实际利率为4%。 (三)2001年泰北工厂准备以360 000元进行股票投资,预计4年后可收回540 000元。 (2) 要求:
(四)根据资料“(一)”,分别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通货膨胀率.
(五)根据资料“(二)”,及资料“(一)”的两种计算结果,分别计算其名义利率。
(六)根据资料“(二)”、“(三)”及资料“(一)”,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结果,分析其股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4.某公司有一项付款业务,有甲乙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 (1)甲方案:现在支付10万元,一次性结清。
乙方案:分三年付款,1-3年各年初的付款额为分别为3、4、4万元。假定年利率为10%。
(2)要求:按现值计算,从甲乙两方案中选优。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四章 证券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管理中,那些由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分散的风险被称为( ).
A市场风险 B公司特有风险 C经营风险 D 财务风险 2.非系统风险归因于( )。 A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 B某一投资企业特有的事件 C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得以分散 D 通常以贝塔系数来衡量
3.某公司发行的股票,预期报酬率为20%,最近刚支付的股利为每股2元,估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0% ,则该种股票的价格为( )元。
A 22 B 20 C 18 D 10
4。某企业于1996.4.1 以10000元的价格购买新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2% ,该债券两年后一次还本付息,每年计算利息一次,该公司若持有债券至到期日,其到期收益率为( )。
A 12% B 8% C 10 % D 11%
5.某公司股票的贝塔系数为2,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
19
河南财经学院
为10%,则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为( )
A 14 B 26% C 8% D 20%
6.无法在短期内以合理的价格将资产出售的风险为( )。 A再投资风险 B违约风险 C利率变动风险 D变现力风险
7。贝塔系数是反映个别股票相对于平均风险股票的变动程度的指标。它可以衡量( )。
A个别股票的市场风险 B个别股票的公司特有风险 C个别股票的非系统风险
D个别股票相对于整个市场平均风险的反向关系
8.某种股票属固定成长股票,其固定增长率为5%,预期一年后的股利为6 元,现行国债券的收益率为11%,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16%,而该股票的贝塔系数为1.2 ,那么该股票的价值为( )元.
A 50 B 33 C 45 D 30
9.企业购买10000股股票,每股购买价8元,随后按每股12元的价格卖出股票,证券交易费用为400元,则该笔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是( )元。
A 39600 B 40000 C 40400 D 120000
10.某种股票当前的市场价格是400元,每股股利是20元,预期的股利增长率是5%,则其市场决定的预期收益率为( )。 A 5% B 5.5% C 10% D 10.25%
11。下列因素引起的风险中,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组合予以分散化的是( )。 A 经济危机 B 通货膨胀 C 利率上升 D 企业管理不善
12.不会获得太高的收益,也不会承担巨大风险的投资组合方法是( )。 A 选择足够数量的证券进行组合
B 把风险大、中、小的证券放在一起进行组合 C 把投资收益呈负相关的证券放在一起进行组合 D 把投资收益呈正相关的证券放在一起进行组合 13.利率与证券投资的关系,以下( )叙述是正确的. A 利率上升,则证券价格上升。
B 利率上升,则企业的派发股利将增多。 C 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会下降。 D 利率上升,证券价格变化不定。
14。下列那项属于证券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 )。 A公司破产
B国家税法的变化
C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D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善
15.两种股票呈负相关指的是( )。
20
河南财经学院
A 两股票的收益变化完全相同。 B 两股票的收益变化完全相反。
C 当把两种股票组合成证券组合,可分散掉一部分系统风险。 D 当把两种股票组合成证券组合,系统风险将被完全分散掉。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D 7.A 8。A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B
二、判断题
1.当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的价格大于债券的面值。( ) 2。债券的价格会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会上升。( )
3.贝塔系数反映的企业特有风险可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掉,而市场风险不能被互相抵消。( )
4.市场风险源于公司之外,表现为整个股市平均报酬的变动,公司特有风险源于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表现为个股报酬率变动脱离整个股市平均报酬率的变动。( )
5.对债券投资收益进行评价时,应该以债券价值和到期收益率作为评价债券收益的标准,票面利率不影响债券收益.( )
6.当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值会低于债券面值;当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低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值会高于债券面值;当债券接近到期日时,债券的市场价值向其面值回归。( )
7。采用多角经营控制风险的唯一前提是所经营的各种商品的利润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
8.假设市场利率不变,溢价发行的债券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延续逐渐下降。( ) 9。一种10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0 %,另一种5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0 %。两种债券的其他方面没有区别。在市场利率急剧上涨时,前一种债券价格下跌的更多。( )
10.调整各种证券在证券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可以改变证券组合的贝塔系数,从而改变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和风险收益率。( )
11。在通货膨胀期间,一般来说, 预期报酬率会上升的资产,其购买力风险会低于报酬率固定的资产。( ) 12。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时市盈率会普遍下降,预期公司利润增长时市盈率会上升,债务比重大的公司市盈率较低.( )
13.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长期债券投资的损失要大于短期债券投资的损失。( ) 参考答案
1。Y 2。Y 3。N 4。Y 5.N 6.Y 7.N 8。Y 9.Y 10.Y 11。Y 12.Y 13。Y
21
河南财经学院
三、计算题
1。 公司1995.6.16 平价发行新债券,票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10%,5年期,每年6。15 付息,到期一次还本(计算过程中保留4 位小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
1)假定1995。6。16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发行价格低于多少时公司可能取消发行计划? 2)持有到1997。6。16,市价为940元,此时,购买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3)假定你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8%,1999。6。16 债券市价为1031元,你是否购买?
参考答案:
1)V=1000×10%×(P/A,12%,5)+1000×(P/S,12%,5) =927.88(元)
即发行价格低于927。88元时,公司将取消发行计划。
2)到期收益率=[1000×10%+(1000—940)/3] /[(1000+940)/2] =12.37%
3)设到期收益率为I,则3=1000×10%/(1+i)+ 1000/(1+i) 求得i =6.69%,小于8%,故不可行。
2.已知国库券目前的收益率为8%,整个股市的平均收益率为14%。要求: 1)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为多少?
2)若某一股票的贝塔系数为0。9,短期报酬率为13%,问是否投资? 3)若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5%,则股票的贝塔系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14%-8%=6%
2)股票的必要报酬率=8%+0.9%×(14%—8%)=13.4%
由于预计报酬率为13%,小于股市平均报酬率,所以不应该进行投资。 3)15%=8%+β(14%-8%)得β=1。17
3。A企业1998.7。1 购买某公司1997.1。1发行的面值为10万元,票面利率为8%,期限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的债券。要求:
1)若当时市场利率为10%,计算该债券价值.若该债券此时的市价为94000元,是否值得购买?
2)如果按债券价格购入该债券,此时购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测试值分别为5%和6%)? 参考答案:
1)此时债券价值=100000×4%×(P/A,16%,3)+100000×(P/S,16%,3) =4000×5。7864+100000×0.7107
=94215。6元
22
河南财经学院
因为此时债券价值大于市价,所以应该购买。
2)94000=100000×4%×(P/A,16%,3)+100000×(P/S,16%,3) 设贴现率为5%,4000×(P/A,16%,3)+100000×(P/S,16%,3)=9421.5〉94000
设贴现率为6%,4000×(P/A,16%,3)+100000×(P/A,16%,3)=88839。6 〈940000
用插直法得Ke=5.04%
4。预计某公司明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500万股,要求: 1)计算股票每股盈余
2)预计盈余的60%将用于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获利率为4%,用零增长模型计算股票的价值
3)假设股利恒定增长率为6%,必要报酬率为10%,预计盈余的60%将用于发
放股利,用固定成长模型计算股票价值。 参考答案:
1)每股盈余=税后利润/发行股数=1000/500=2(元/股) 2)股利总额=税后利润×60%=600万元 每股股利600/500=1。2元/股
股票价值=预计明年股利/股票获利率=1.2/4%=30元
3)股票价值=预计明年股利/(必要报酬率-成长率)=1.2/4%=30元
5.某投资者正考虑购买两家非常相似的公司股票。两家公司今年的财务报表大体相同,每股盈余都是4元,只是A公司发放股利4元,而B公司只发放2元。已知A公司的股价为40元。请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下列结论中那一个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
1)B公司的成长率会高于A公司,因此,B公司的股价应高于40 元。 2)B公司目前的股利较低,因此,B公司的股价会低于40元。
3)A公司股票的预期报酬率为4/40=10%,B公司股票的预期成长率较高,固
预期报酬率也会高于10%。
4) 假设两家股票的市盈率类似,则B股票成长率合理的估计值为5%。 参考答案:
第(4)项较其他几项合理。两家股票市盈率相同,都为10,那B的市价亦为4×10=40元。因P=D/(R—g),则40=2/(10%-g),g=10%—5% =5%。 其他各项,因A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但成长率低,B公司的股利低但成长率高,均无法作出结论。
6。公司1997.1。1平价发行新债券,票面值为1000 元,票面利率10%,5年期,每年12。31 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计算过程中保持4位小数)。
23
河南财经学院
1)假定1997。1。1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发行价格低于多少时公司将可能
取消债券发行计划?
2)假定1997。1。1的市场利率为8%,公司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债券发行价
格高于多少时,你可能不再愿意购买?
3)假设2001。1.1债券市价为1042元,你期望的投资报酬利率为6%,你是否愿意购买? 参考答案:
1)债券发行价格的下限应该是按12%计算的债券价值
V =1000×10%×(P/A,12%,5)+1000×(P/S,12%,5)=927.88元
即发行价格低于927。88元时,公司将可能取消发行计划 2)债券发行价格的上限应该是按8%计算的债券价值
V =1000×5%×(P/A,4%,10)+1000×(P/S,4%,10)=1081。15元,即发行价格高于1081.15元时,将不再愿意购买。 3)设到期收益率为,则
1042=1000×10%/(1+i)+1000/(1+i) 得i=5.57%〈6%,故不可行.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六章 资本成本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0 某企业拟发行一笔期限为3年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元,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企业发行这笔债券的费用为其债券发行价格的5%,由于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比市场利率高,因而实际发行价格为120元,假设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15%,则企业发行的债券成本为( A). A. 5.96% B. 7.16% C. 7.02% D. 7.26% 12 关于资本成本,下列( B)正确的。
A. 资本成本等于酬资费用与用资费用之和与筹资数额之比 D. 一般而言,债券的筹资成本要高于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 G. 在各种资本成本中,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不一定是最高的 J. 使用留存收益不必付出代价,故其资本成本为零
3.某公司计划发行债券500万元,年利息率为10%,预计筹资费用率为5%,预计发行价格为600万元,则该债券的成本为( )。 A. 10% B。7。05% C.5。88% D.8。77%
4.在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中,不必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 C)。
24
河南财经学院
A. 长期借款成本 B. 债券成本 C. 保留盈余成本 D. 普通股成本
5.一般来讲,以下四项中(A )最低。 A. 长期借款成本 B. 优先股成本 C. 债券成本 D. 普通股成本
6.某企业平价发行一批债券,其票面利率为12%,筹资费用率为2%,所得税率为33%,则该债券成本为( C )。
A。 8.7% B。 12% C. 8.2% D. 10% 7.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叫( B ). A. 综合资本成本 B. 边际资本成本 C. 自有资本成本 D. 债务资本成本
8.某公司发行债券面值1000元,平价发行,票面利率为12%,偿还期限5年,发行费率3%,所得税率为33%,则债券的个别资本成本为( C)。 A。 12。37% B。 16.45% C。 8。29% D. 8.04%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A 6.C 7.B 8。C
二、判断题
1.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与普通股完全相同。( F ) 2.企业进行投资,只需考虑目前所使用的资金的成本.F 3.优先股股利是税后支付,故其成本一般高于债券成本。N
4.企业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时,需计算的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为各种资本成本之和。F
5.在利用净现值指标进行决策时,常以银行贷款利率作为贴现率。( F) 参考答案 1。× 2。× 3。√ 4。× 5.×
三、计算题
1.A公司正在着手编制明年的财务计划,请你协助计算其加权资本成本。有关信息如下:
(1)公司银行借款利率当前是9%,明年将下降为8。93%;
(2)公司债券面值为1元,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10年,分期付息.当前市价为0.85元,如按公司债券的当前市价发行新的债券,发行成本为市价的4%;
(3)公司普通股面值为1元,当前每股市价为5.5元,本年派发现金股利0。35元,
25
河南财经学院
预计每股利润增长率维持7%; (4)公司预计明年的资本结构为: 银行借款 长期债券 普通股 150万元 650万元 400万元 (5)公司所和税率为40%;
(6)公司普通股的贝他系数为1。1;
(7)当前国债的收益率为5.5%,市场上普通股平均收益率为13。5%. 要求:
(1)计算银行借款的税后资本成本; (2)计算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
(3)分别使用股票股利估价模型和资本资产订价模型估计普通股资本成本; (4)计算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普通股以其(3)的平均成本计算)。 参考答案
(1)银行借款成本=8。93%×(1-40%)=5.36% 说明:资本用于决策,与过去的举债利率无关。 (2)债券成本=1×8%×(1—40%)/0.85×(1-4%)=4.8%/0.816=5.88%
说明:发行成本是不可省略的,以维持不断发新债还旧债;存在折价和溢价时,筹资额按市价而非面值计算。 (3)普通股成本
股利增长模型:d1/P0+g=0.35×(1+7%)5。5+7% =6。81%+7% =13.81% 资本资产订价模型:5。5%+1。1×(13。5%—5。5%)=5.5%+8.8%=14.3% 普通股平均成本=(13。81%+14。30%)/2=14。06% (4)计算加权平均成本: 5.36%×150/1200+5.88%×650/1200+14。06%×400/1200=8.57%
2.某企业打算进行筹资决策,现有两方案备选,有关资料如下,要求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综合资本成本,从中选择一较优方案。 筹资方式 长期借款 公司债券 优先股 普通股 合计 甲方案 筹资额 80 100 30 40 250 资本成本 8% 10% 12% 15% 乙方案 筹资额 50 30 110 60 250 资本成本 7% 8% 9% 15% 26
河南财经学院
参考答案: 甲方案:
各种筹资占筹资总额的比重: 长期借款:80/250=32% 公司债券:100/250=40% 优先股:30/250=12% 普通股:40/250=16% 综合资本成本:8%×32%+10%×40%+12%×12%+15%×16%=10。40%
乙方案:
(1) 各种筹资占筹资总额的比重: 长期借款:50/250=20% 公司债券:30/250=12% 优先股:110/250=44% 普通股:60/250=24% (2) 综合资本成本:7%×20%+8%×12%+9%×44%+15%×24%=9.92% 两方案进行比较,乙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较低,故乙方案较优。
3.某股份公司拥有资金600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80万元,普通股420万元,该资本结构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该公司为满足投资的需要计划筹集新的资金,并维持目前的资本结构不变。随筹资额增加,各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如下: 筹资方式 银行借款 普通股 新筹资额(万元) 0-15 15—45 45万元以上 42万元以下 资本成本 7% 8% 9% 13% 14% 42万元以上 参考答案:
(1)筹资总额的分界点为:
银行借款:15/30%=50万元, 45/30%=150万元 普通股:42/70%=60万元
(2)各筹资总额范围内资金的边际成本如下:
筹资总额的范围(万元) 边际资本成本 27
河南财经学院
0—50 7%×30%+13%×70%=11.2% 50-60 8%×30%+13%×70%=11.5% 60-150 8%×30%+14%×70%=12。2% 150 万以上 9%×30%+14%×70%=12.5% 4.某公司拥有长期资金4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00万元,普通股300万元.该资本结构为公司理想的目标结构。公司拟筹集新的资金200万元,并维持目前的资本结构,随筹资额增加,各种资本成本的变化如下表: 资金种类 长期借款 普通股 新筹资额(万元) 40及以下 40以上 75及以下 75以上 资本成本 4% 8% 10% 12% 要求:计算各投资突破点及相应各筹资范围的边际资本成本. 参考答案
筹资突破点(1)=40/25%=160万元 筹资突破点(2)=75/75%=100万元 边际资本成本(0-100万元)=25%×4%+75%×10%=8。5% 边际资本成本(100—160万元)=25%×4%+75%×12%=10% 边际资本成本(160万以上)=25%×8%+75%×12%=11%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六章(2-3节) 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总杠杆作用的意义在于能够估计出( )
A. 销售额变动对每股利润的影响 B. 销售额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 C. 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每股利润的影响 D. 基期边际贡献变动对基期利润的影响
2.财务杠杆系数同企业资本结构密切相关,需支付固定资本成本的债务资金所占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反比例变化
28
河南财经学院
3.下列关于最佳资本成本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公司总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是最佳资本结构 B. 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时的资本结构是最佳资本结构 C. 若不考虑风险价值,息税前利润高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运用负债筹
资,可实现较佳资本结构 D. 若不考虑风险价值,息税前利润高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运用股权筹
资,可实现较佳资本结构
4.下列属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是( )
A. 材料价格上涨 B. 产品质量下降 C. 银行借款增加 D. 产品销售量减少
5.关于经营杠杆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B. 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C. 当固定成本趋近于0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1 D.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反映企业的风险越大 6.资本结构最优指的是( )。
A. 股东财富最大化 B. 资本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较大 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D. 企业利润最大化
7.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般( )产销量变动率。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8.某公司全部资产120万元,负债比率为40%,负债利率为10%,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息部前利润为20万元,则财务杠杆系数为( )。
A.1。25 B.1.32 C.1.43 D.1.56 9.最佳资本结构是指( )
A. 每股利润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B. 企业风险最小时的资本结构 C. 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D. 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10.可以通过下列( )途径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A. 增加人工工资 B. 增加广告费用 C.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D. 降低价格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 B 6.C 7。A 8.B 9。D 10.C
29
河南财经学院
二.判断题
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处,还要借入一定数额的资金以降低财务风险。( )
2.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普通股每股利润会下降得更快。( )
3.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为1时,说明负债的资本成本为0;固定成本为0时,经营杠杆系数为1,即销量变动对利润敏感系数等于1;企业保本经营时的经营杠杆为无穷大。( )
4.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造成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销量变动率的现象,称作财务杠杆效应。( )
5.财务风险是由于负债而引起企业破产可能增加带来的风险。( )
6.在筹资额和利息(股息)率相同时,企业借款筹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与发行优先股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不同,其原因 是借款利息和优先股股息并不相等。( )
7.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有固定财务支出的债务和优先股,就存在财务杠杆作用。( )
8.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近于无穷大。(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三.计算题
1.某企业资本总额为250万元,负债比率为45%,负债利率为14%,该企业年销售额为32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万元,固定成本为48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要求:
(1) 计算保本销售额;
(2) 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
参考答案
①保本销售额=480000/(1-60%)=120(万元)
②经营杠杆系数=(320—320×60%) / (320-320×60%—48)=(320-320*60%)/80=1。6 负债额=250×45%=112。5 利息=112。5×14%=15.75
财务杠杆系数=80 / (80 — 15。75)=1.25 总杠杆系数=1。6×1.25=2
30
河南财经学院
2.某公司目前发行在外普通股100万股(每股1元),已发行10%利率的债券400万元,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500万元,新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息税前利润增加到2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按12%的利率发行债券(方案1),按每股20元发行新股(方案2),公司适用所得税率40%。
要求:
(1) 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
(2) 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3) 计算两个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
参考答案 解:① 项目 息税前利润 目前利息 新增利息 税前利润 税后利润 普通股数 每股利润 方案1 200 40 60 100 60 100(万股) 0.6(元) 方案2 200 40 160 96 125(万股) 0.77(元) ②(EBIT – 40 – 60 )(1 – 40%) / 100 = ( EBIT – 40 ) ( 1 – 40% ) / 125 EBIT = 340 (万元)
③财务杠杆系数① = 200 / (200 – 40 – 60 ) = 2 财务杠杆系数② = 200 / (200 – 40 ) = 1.25
3.某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1) 税息前利润800万元; (2) 所得税率40%;
(3) 总负债200万元,均为长期债券,平均利息率10%; (4) 预期普通股报酬率15%;
(5) 发行股数600000股(每股面值1元); (6) 每股账面价值10元。
该公司产品市场相当稳定,预期无增长,所有盈余全部用于发放股利,并拟定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相等。要求:
(1) 计算该公司每股利润及股票价格; (2) 计算该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 该公司可以增加400万元的负债,使负债总额成为600万元,
以便在现行价格下购回股票(购回股票数四舍五入取整)。假定此项举措将使负债平均利息率上升至12%,普通股权益成本由15%提高到16%,息税前利润保持不变.试问该公司应否改变其资本结构(提示:以股票价格高低判别)?
31
河南财经学院
(4) 计算该公司资本结构改变前后的已获利息倍数.
参考答案
解:①税息前利润800 利息 (200×10%)20 税前利润780
所得税 (40%)312 税后利润468
每股利润468 / 60 = 7。8(元) 股票价格 = 7。8 / 0.15 = 52 (元) ②所有者权益 = 60×10 = 60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10% × 200 / (600 + 200 ) × (1 – 40% ) + 15% × 600 / (600 + 200 )
=1.5% + 11.25% =12。75% ③税息前利润 800 利息(600×12%) 72 税前利润 728 税后利润 436.8
购回股数 = 4000000 / 52 = 76923 (股)
新发行在外股份 = 600000 – 76923 = 523077 (股) 新的每股利润 = 4368000 / 523077 = 8。35 (元) 新的股票价格 = 8。35 / 0。16 = 52.19 (元) 因此,该公司应改变资本结构。 ④原已获利息倍数 = 800 / 20 = 40 新已获利息倍数 = 800 / 72 = 11.11
4.某公司原有资产1000万元,权益乘数为2。普通股每股面值10元,每股净资产16元.公司的边际贡献率为40%,全部固定成本和费用(不包括债务利息,下同)为200万元,债务资金成本平均为10%。公司所得税率为33%.
公司拟追加投资300万元扩大业务,每年固定成本增加30万元,并使变动成本率降低至原来的75%.其筹资方式有二:
(1) 全部发行变通股30万股(每股面值10元); (2) 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300万,票面利率12%。 要求:(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及此时的每股收益;
(2)上述两种筹资方式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条件下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分别为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
(3)若下年度公司的销售额可达到800万元,则宜采用上述何种筹资方式(以提高每股收益和降低总杠杆为标准)? 参考答案
32
河南财经学院
解:①公司原来资产负债率 = 1 – 1 / 2 = 50% 公司原有负债 = 1000×50% = 500(万元)
公司原有股票 = (1000 – 500)/ 16 = 31。25 (万股) 融资后的变动成本率 = (1 – 40% )×75% = 45% 融资后的固定成本 = 200 + 30 = 230 (万元) 设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为S,则:
[S×(1 – 45%) – 230 – 500×10%] (1 – 33%) / (31。25 + 30) = [S×(1 – 45%) – 230 – 500×10% - 300×12%] (1 – 33%) / 31。25 S = 642。73 (万元) ②在全部发行普通股时:
DOL = [642。73×(1 – 45%)] / [ 642。73×(1 – 45%) – 230 ] = 2.86 DFL = [642.73×(1 – 45%) –230 ] / [ 642。73×(1 – 45%) – 230 – 500×10%] = 1.68
DTL = 2。86×1.68 = 4.80 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后:
DOL = [642.73×(1 – 45%) ] / [642.73×(1 – 45%) – 230 ] = 2.86 DFL = [642.73×(1 – 45%) – 230 ] / [642。73×(1 – 45%) – 230 – 500×10% — 300×12% ]
=3.29
DTL = 2.86×3。29 = 9.41
上述两种筹资方式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由于销售收入,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没有变动,故经营杠杆相同;按面值发行债券使公司的负债增加,使财务风险加大,企业总风险也就随之增大,故财务杠杆增大,由1.68上升到3。29,总杠杆由4.80上升到9.41。 ③在销售额达到800万元时 在全部发行普通股方式下: 每股收益 = [800×(1 – 45%) – 230 – 500×10% ]×(1 – 33% ) / (31。25 + 30 ) = 1。75 (元) DTL = DOL×DFL
= [ (S – VC) / (S – VC – F) ]×[ EBTT / ( EBIT – I ) ] = ( S – VC ) / ( EBTT – I ) = 800×55% / (800×55% - 230 – 500×10% ) = 2.75
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方式下:
每股收益 = [800 (1 – 45%) – 230 – 500×10% - 300×12% ] (1 – 33%) / 31.25 =3.97 (元) DTL = DOL×DFL
= [ (S – VC ) / ( S – VC – F ) ]×[ EBTT / (EBTT – I )]
33
河南财经学院
= (S – VC ) / ( EBTT – I ) = 800×55% / (800×55% - 230 – 500×10% - 300×12% ) = 3。55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全部发行普通股方式可使每股收益由0.8提高到1.75元,总杠杆由4.80下降到2.75;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方式下每股收益由0。8元提高到3。97元,总杠杆由9.41下降到3。55,因此应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来筹集。
5.A企业目前资本结构如下表: 资金来源 长期债券 优先股 普通股 合计 金额 年利率8%,200万元 年股息率6%,100万元 25000股,500万元 800万元 该公司普通股每股面额200元,今年期望股利为24元,预计以后每年股利增加4%,该公司所得税率33%,假设发行各种证券均无筹资费用,该公司计划增资200万元,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发行债券200万元,年利率为10%,此时普通股股利将增加到26元,以后每年还可增加5%,但由于风险增加,普通股市价将跌至每股180元;乙方案发行债券100万元,年利率为10%,发行普通股100万元,此时普通股股利将增加到26元,以后每年再增加4%.由于企业信誉提高,普通股市价将上升至230元。
要求:通过计算,在甲,乙两个方案中选择较优方案。 参考答案
.解:①计算目前资本结构下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长期债券比重 = 200 / 800 = 25% 优先股比重 = 100 / 800 = 12.5% 普通股比重 = 500 /800 = 62。5% 长期债券成本 = 200×8%×(1 – 33% ) / 200×(1 – 0 ) = 5.36%
优先股成本 = 100×6% / 100 = 6% 普通股成本 = 24 / 200 + 4% = 16%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25%×5。36% + 12。5%×6% + 62。5%×16% = 12.09% ②计算按甲方案增资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原债券比重 = 200 / 1000 = 20% 新发行债券比重 = 200 / 1000 = 20% 优先股比重 = 100 / 1000 = 10% 普通股比重 = 500 / 1000 = 50% 原债券成本 = 5。36% 新发行债券成本 = 10%×(1 – 33% ) / (1 – 0 ) = 6。7%
34
河南财经学院
优先股成本 = 6%
普通股成本 = 26 / 180×100% + 5% = 19.44% 甲方案综合资本成本 = 20%×5.36% + 20%×6。7% + 10%×6% + 50%×19。44% = 12。73%
③计算按乙方案增资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原债券比重 = 200 / 1000 = 20%
新发行债券比重 = 100 / 1000 = 10% 优先股比重 = 100 / 1000 = 10% 普通股比重 = 600 / 1000 = 60% 原债券成本 = 5.36% 新发行债券成本 = 10%×(1 – 33% ) / (1 – 0) = 6。7% 优先股成本 = 6%
普通股成本 = 26 / 230×100% + 4% = 15.30% 乙方案综合资本成本 = 20%×5.36% + 10%×6.7% + 10%×6% + 60%×15.30% =11。52%
乙方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仅低于甲方案,而且低于目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所以应选择乙方案,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较低。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七章 投资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相关成本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A.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 B.差额成本、未来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都属于相关成本
C.A设备可按3200元出售,也可对外出租且未来三年内可获租金3500元,该设备三年前以5000元购置,故出售决策的相关成本为5000元
D.如果将非相关成本纳入投资方案的总成本,则一个有利(或较好)的方案可能因此变得不利(或较差),从而造成失误
2.一投资方案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年销售成本210万元,其中折旧85万,所得税率为40%,则该方案年现金流量净额为( )万元。 A.90 B.139 C.175 D.54
3.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中,对于互斥方案来说,最好的评价方法是( ). A.净现值法 B.现值指数法 C.内含报酬率法 D.会计收益率法 4.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2000元,当年完工投产,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每年
35
河南财经学院
可获得现金净流量4600元,则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为( )。 A.7.33% B.7.68% C.8.32% D.6。68% 5.当贴现率与内含报酬率相等时( ). A.净现值大于0 B.净现值等于0 C.净现值小于0 D.净现值不确定 6.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年营业成本为60000元,年折旧额10000元,所得税率为33%,该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为( )元。 A.26800 B.36800 C.16800 D.43200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现金流量比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收益更加可靠 B.利用净现值不能揭示投资方案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
C.分别利用净现值、现值指数、回收期、内含报酬率进行同一项目评价时,评价结果有可能不一致
D.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都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8.某投资方案的年销售收入为180万元,年销售成本和费用为120万元,其中折旧为2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则该投资方案的年现金净流量为( )万元。 A.42 B.62 C.60 D 48
9.某公司拟投资10万元建一项目,预计该项目当年投资当年完工,预计投产后每年获得净利1.5万元,年折旧率为10%,该项目回收期为( ). A.3年 B.5年 C.4年 D.6年
10.折旧具有抵税作用,由于计提折旧而减少的所得税可用( )计算求得。 A.折旧额×税率 B.折旧额×(1-税率) C.(付现成本+折旧)(1—税率) D.付现成本×(1-税率)
11.某公司当初以100万元购入一块土地,当目前市价为80万元,如欲在这块土地上兴建厂房,应( )。
A.以10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机会成本考虑 B.以8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机会成本考虑 C.以2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机会成本考虑 D.以180万元作为投资分析的沉没成本
12.某投资方案,当贴现率为16%时,其净现值为338元,当贴现率为18%时,其净现值为—22元,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 )。 A.15.88% B.16.12 C.17。88% D.18.14%
13.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营业现金流量预计的各种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净利加上折旧
B.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再减去所得税
C.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收入减去税后成本再加上折旧引起的税负减少额
36
河南财经学院
D.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 14.年末ABC公司正在考虑卖掉现有的一台闲置设备。该设备于8年前以40000万元购入,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为10%,已提折旧2880元,目前可以按10000元价格卖出,假设所得税率30%,卖出现有设备对本期现金流量的影响是( )。 A.减少360元 B.减少1200元 C.增加9640元 D.增加10360元
15.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0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
16.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是( )。 A.958.20元 B.758。20元 C.1200元 D.354。32元 17.现有两个投资项目甲和乙,已知:k甲=10%,k乙=15%,甲=20%,乙=25%,那么( )。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D.不能确定
18.某一投资项目,投资5年,每年复利四次,其实际年利率为8.24%,则其名义利率为( ). A.8% B.8.16% C.8。04% D.8。16%
19.在预期收益不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差越大的项目,其风险(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20.某企业每年年初在银行中存入30万元,若年利率为10%,则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将为( )万元。 A.150 B.183.153 C.189。561 D.201.468 21.关于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报酬率偏离期望报酬率的平均值
B.如果选择投资方案,应以标准离差为评价指标,标准离差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C.标准离差率即风险报酬率
D.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用标准离差同期望报酬率的比值,即标准离差率
22.货币时间价值等于( )
37
河南财经学院
A.无风险报酬率 B.通货膨胀贴水 C.A、B两项之和 D.A、B两项之差
23.有一项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初流入500元,年利率为10%,则其现值为( )元。 A.1994.59 B.1565.68 C.1813.48 D.1423。21
24.若使复利终值经过4年后变为本金的2倍,每半年计息一次,则年利率应为( ).
A.18.10% B.18。92% C.37.84% D.9.05%
25.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折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 A.净现值 B.投资利润率 C.内部收益率 D.资回收期
26.对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大小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 B.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 C.投资项目的有效年限 D.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
27.在考虑所得税因素以后,下列( )公式能够计算出现金流量。 A.现金流量 =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B.营业现金流量 = 税后净利-折旧
C.现金流量 =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D.营业现金流量 = 税后收入-税后成本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6.B 7。D 8.B 9.C 10.A 11。B 12。C 13。D 14。C 15.B 16。A 17。A 18.A 19.D 20。D 21.D 22.D 23.B 24。A 25。A 26。D 27.A
二、判断题
1.对于一个投资项目,只要净现值大于0,则现值指数大于1,其内含报酬率必然高于资本成本率,均说明该项目是有利的,因此,采用这三个指标评价各投资项目,结论相同.( )
2.如果存在多个独立投资方案,其内含报酬率均大于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则应选择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投资方案.( )
3.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用调整净现值公式分母的办法来考虑风险。( )
38
河南财经学院
4.净现值以绝对数表示,不便于在不同投资规模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 ) 5.某个方案,其内含报酬大于资本成本率,则其净现值必然大于零。 6.一般情况下,使其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折现率,一定小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7.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计算出来的税后净现值比采用直线折旧法大。 8.如果已知项目的风险程度与无风险最低报酬率,就可以运用公式算出风险调整贴现率。( )
9.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用利息来表示,而利息需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利率。( )
10.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
11.投资报酬率等于货币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贴水、风险报酬三者之和。( ) 12.货币时间价值中包含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 13.永续年金既无现值,也无终值。( )
14.通常风险与报酬是相伴而生,成正比例.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反之亦然。( )
15.如果大家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小,风险溢价不大;如果大家学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大,风险溢价就较大.( )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11.√ 12.× 13.× 14.√ 15。√
三、计算题
1.某公司拟按7%的资本成本筹资10万元用于投资,市场上目前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风险相同):(1)投资于A项目(免税),5年后可一次性收回现金14。4万元;(2)投资于B项目,于第4年开始至第8年,每年初的现金流入6。5万元和付现成本1万元,折旧采用直线法,所得税率33%,不考虑资本化利息;(3)将现金存入银行,复利计算,每半年等额收回本息1。945万元。 要求:
(1)计算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2)计算B方案的现值指数和会计收益率
(3)如果要求未来5年内存款的现金流入现值与B方案未来的现金净流量现值
相同,则存款的年复利率应为多少?此时的实际年利率为多少?
(4)如果要求未来5年的投资报酬率为10%,则每次从银行收回多少现金,其未
来现金流入才与B方案未来的现金净流量现值相同? 参考答案:
(1) 设内含报酬率为i,则10=14.4×(P/S,i,5) 所以(P/S,i,5)=10/14。4=0。6944 由于(P/S,7%,5)=0。7130 (P/S,8%,5)=0.6806
39
河南财经学院
用插值法求得i=7.57%
(2) 年现金净流量=(6。5—1)×(1—33%)+10/5×33%=4.345(万元) 现值=4.345×(P/A,7%,5)×(P/S,7%,2)=15。56(万元) 现值指数=15。56/10=1.556
年税后利润=4。345—10/5=2.345(万元) 会计收益率=2.345/10=23.45%
(3) 设年复利率为i,则15。56=1.945×(P/A,i/2,10) 故事P/A,i/2,10)=15.56/1.945=8 由于(P/A,4%,10)=8.1109
(P/A,5%,10)=7.7217 按内插法计算求得i/2=4.2849% i=8.57%
实际利率=(1+4。2849%)2-1=8。75%
(4) 设每次从银行收回现金A万元,则15。56=A(P/A,5%,10)
故A=2。02(万元)
2.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6000元,其中5400元用于设备投资。600元用于流动资金垫付,预期该项目当年投资后可使销售收入增加为第一年3000元,第二年4500元,第三年6000元。每年追加的付现成本为第一年1000元,第二年1500元,第三年1000元。该项目有效期为三年,项目结束收回流动资金600元.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固定资产无残值,采取直线法提折旧,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
(1) 算确定该项目的税后现金流量 (2)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3) 计算该项目的回收期
(4)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你认为该项目是否应该被接受? 参考答案
(1)计算税后现金流量。 时间 税前现金流量 折旧增加 利润增加 税后利润增加 税后现金流量 0 (6000) (6000) 1 2000 1800 200 120 1920 2 3000 1800 1200 720 2520 3 5000 1800 3200 1920 3720 600 600 (2)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1920×0。909+2520×0。826+(3720+600) ×0.751-6000 =1745。28+2081.52+3244。32-6000 =1071.12元 (3)计算回收期
40
河南财经学院
回收期=2+(6000-1920-2520)/4320=2.36年 (4)由于净现值大于1,应该接受该项目。
3.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房主提出两种付款方案:
(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20万元,连续支付十次,共200万元; (2)从第五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20万元,连续支付十次,共250万元
假设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既最低报酬率)为10%,你认为该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
参考答案
(1)P0=20×[(P/A,10%,9)+1] =20×(5.759+1) =20×6。759 135.18(万元)
(2)P3=25×(P/A,10%,10) =25×6.145 =153.63(万元)
P0=153.63×(P/S,10%,3) =153。63×0。751 =115。38(万元) 该公司应选择第二方案。
4.某企业投资15500元购入一台设备,该设备预计残值为500元,可使用三年,按折旧直线法计算。设备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分别增加为4000元、15000元,除折旧外的费用增加额分别为4000元、12000元、5000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目前年税后利润为20000元. 要求:
(1)假设企业经营无其它变化,预测未来三年每年的税后利润; (2)计算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参考答案
(1)每年折旧额=(15500—500)/3=5000元
第一年税后利润=20000+(10000-4000-5000)×(1—40%) =20000+1000×60% =20600元
第二年税后利润=20000+(20000—12000-5000)×(1-40%) =20000+3000×60% =21800元
第三年税后利润=20000+(15000—5000-5000)×(1-40%) =20000+5000×60% =23000元
41
河南财经学院
(2) 第一年税后现金流量=(20600-20000)+5000=5600元 第二年税后现金流量=(21800-20000)+5000=6800元 第三年税后现金流量=(23000—20000)+5000=8500元
净现值=5600×0.909+6800×0。826+8500×0.751—15500 =5090。4+5616.8+6383。5—15500 =17090.7-15500
=1590.7元
5.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拟有甲、乙两个方案。有关资料为:
甲方案原始投资为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经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5万元,预计投资后营业收入90万元,年总成本60万元。
乙方案原始投资为2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产投资65万元,无形资产自投资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该项目投资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70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
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所得税税率33%,设定资本成本率10%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评价甲、乙方案是否可行 参考答案: 甲方案:
年折旧额=(100-5)/5=19(万元) NCF0=150(万元)
NCF1—4=(90—60)(1—33%)+19=39.1(万元) NCF5=39。1+5+50=94。1(万元)
-5
NPV=94。1×(1+10%)+39.1×(P/A,10%,4)—150=35。1(万元)
乙方案:
年折旧额=[120(1+2×10%)-8]/5=27.2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额=25/5=5万元 NCF0=-210万元 NCF1—2=0
NCF3-6=(170-80-27.2-5)(1—33%)+27.2+5=70。93万元 NCF7=70.93+65+8=143。93万元
NPV=143。93×(P/S,10%,7)+70.93×[(P/A,10%,6)-(P/A,10%,2)]-210 =49。68万元
甲,乙方案均为可行方案,但应选择乙方案.
6.某公司有一项付款业务,有甲乙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
42
河南财经学院
甲方案:现在支付10万元,一次性结清。
乙方案:分三年付款,1—3年各年年初的付款分别为3、4、4万元。假定年利率为10%。
要求:按现值计算,从甲乙两方案中选优。 参考答案
P甲=10万元
P乙=3+4×0.909+4×0.826=9.94万元 因此,乙方案好。 四、综合题
1.某公司原有一台设备,购置成本为15万元,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原值的10年,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2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为购置成本的10%,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以从150万元上升到165万元,每年付现成本将从110万元上升到115万元,公司如果购置新设备,旧设备出售可得收入10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资本成本率为10%。
要求:通过计算说明该设备应否更新。 参考答案
(1) 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年折旧=[15×(1—10%)]/10=1.35万元
旧设备账面净值=15—1。35×5=8。25万元 < 变现值10万元 初始现金流量=—[10—(10-8。25) ×33%]=—9。4225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150×(1-33%)-100×(1—33%)+1。35×33%=27.25万元 终结现金流量=15×10%=1.5万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净现值=27.25×(P/A,10%,5)+1。5×(P/S,10%,5)-9。4225 =27。25×3.7908+1.5×0。6209—9。4225 =103.2993+0.93135-9.4225 =94。80815万元 (2) 更新设备:
新设备年折旧=20×(1—10%)/5=3。6万元 初始现金流量=-20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165×(1—33%)—115×(1—33%)+3。6×33%=34。69万元 终结现金流量=20×10%=2万元
采用新设备净现值=34.69×(P/A,10%,5)+2×(P/S,10%,5)-20 =131。50285+1。2418—20 =112.74465万元
通过计算可看出购买新设备净现值较大,所以该设备应更新。
43
河南财经学院
2.某企业使用现有生产设备每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2200万元,该企业在对外商谈判中,获知己方可以购入一套设备,买价为50万美元.如果购得此项设备对本企业进行技术改革,扩大生产,每年销售收入预计增加到40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增加到2800万元.据市场调查,企业所产产品尚可在市场销售8年,8年以后拟转产,转产时进口设备残值预计可以23万元在国内售出。企业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0%;现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8。5。要求:请用净现值法分析评价此项技术改造方案是否有利。 参考答案
(1)原始投资 设备买价50×8。5=425万元 减:旧设备变现 80万元 净投资 345万元 (2)每年营业现金流入量增量 收入增加4000—3000=1000万元 付现成本增加2800-2200=600万元 现金流入增加400万元
(3) 第8年末残值变现收入23万元 (4) NPV=400×(P/A,10%,8)+23×(P/S,10%,8)—345 =400×5。335+23×0.467—345 =1799.74万元 (5) 该方案有利。
3.某公司拟采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旧设备原价1495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每年操作成本2150元,预计最终残值1750元,目前变现价值85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3750元,预计可使用6年,每年操作成本850元,预计最终残值2500元.该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率30%,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6年,残值为原值的10%。 要求:进行是否该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 参考答案
解:因新旧设备使用年限不同,应运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比较二者的优劣。
(1)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 每年付现操作成本的现值=2150×(1-30%)×(P/A,12%,5) =2150×(1—30%)×3。6048 =5425。22元 年折旧额=(14950-1495)÷6=2242.50元 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242。50×30%×(P/A,12%,3) =2242.50×30%×2.4018 =1615.81元
44
河南财经学院
残值收益的现值=[1750-(1750—14950×10%)×30%]×(P/S,12%,5) =[1750-(1750-14950×10%)×30%]×0.5674 =949.54元
旧设备变现收益=8500-[8500-(14950-2242。50×3)]×30%=8416.75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5425。22+8416。75—1615.81—949。54 =11276。62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1276.62÷(P/A,12%,5) =11276.62÷3.6048 =3128。22元 (2) 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 购置成本=13750元
每年付现操作成本现值=850×(1—30%)×(P/A,12%,6) =850×(1—30%)×4.1114 =2446。28元 年折旧额=(13750—1375)÷6=2062.50元 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062。50×30%×(P/A,12%,6) =2062。50×30%×4。1114 =2543。93元
残值收益的现值=[2500—(2500-13750×10%)×30%]×(P/S,12%,6) =[2500—(2500-13750×10%)×30%]×0.5066 =1095.52元
更换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13750+2446。8—2543.93-1095。52 =12556。83 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2556.83÷(P/A,12%,6) =12556.83÷4.1114 =3054。15元
因为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3054.15元)低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3128。22元),故应更换新设备。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八章 流动资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企业营运资金短缺成本较低,资本成本较高,则其持有政策宜采取( )。
A. 宽松的营运政策 B. 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 C. 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
45
河南财经学院
D. 上述三种政策均可 2.经济订货量指( )。
A. 订货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B. 储存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C. 缺货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D. 存货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3.某企业个年需用A材料2400吨,每次订货成本400元,每吨材料年储备成材成本12元,则全年最佳订货次数为( )次。
A.12 B。6 C。3 D.4 4.对信用期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信用期限越长,企业坏账风险越小 B. 信用期限越长,表明客户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越 C. 延长信用期限,不利于销售收入的扩大 D. 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 5.信用的“五C”系统中,资本是指( ).
A. 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B. 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C. 指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D. 指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 )。
A. 收账费用 B. 坏账损失
C.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D. 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的费用
7.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 )。
A, 交易性,预防性,收益性需要 B, 交易性,投机性,收益性需要 C, 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 D, 预防性,收益性,投机性需要
8.给定的信用条件为“1/10,n/40”,则其含义为( )。
A. 付款期限为10天,现金折扣率为1%,信用期限为40天 B. 信用期限为40天,现金折扣率为1/10 C. 如果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否则应在40天内按全额付
款
D. 如果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10%的现金折扣,否则应在40天内按全
额付清
9.下列项目中属于持有现金的资本成本的是( )
A. 现金管理人员工资 B. 现金管理措施费用 C. 现金被盗损失
D. 现金的再投资收益
10.建立存货合理保险储备的目的是( ).
46
河南财经学院
A. 在过量使用存货时保证供应 B. 在进货延迟时保证供应 C. 使存货的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 D. 降低存货的储备成本
11.企业采取宽松的营运资金持有政策,产生的结果有( ).
A. 收益性较高,资金流动性较低 B. 收益性较低,风险性较低 C. 资金流动性较高,风险较低 D. 收益性较高,资金流动性较高
12.预计赊销额将由3600万元变为7200万,收账期为60天,若该企业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成本率为10%,计算该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有何变化( )
A. 增加3600万 B. 增加54万 C. 增加360万 D. 增加540万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A 6.C 7.C 8。C 9。D 10.C 11.B 12。C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现金所发生的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
2.订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订货的数量与质量。( )
3.企业在不影响自己的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是企业日常现金管理策略之一。( ) 4.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它是一种商业信用。( )
5.保险储备的建立是为了防止需求增大而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 )
6.赊销是扩大销售的有利手段之一,企业应尽可能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
7.企业花费的收账费用越多,坏账损失就一定越少。( )
8.企业的信用标准严格,给予客户的信用期很短,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 ) 9.在确定信用标准时,只要提供商业信用增加的成本低于扩大销售增加的利益,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提供商业信用。( ) 参考答案 1。√ 2. × 3.√ 4。 × 5。 × 6. × 7。 × 8。× 9.√
三.计算题
47
河南财经学院
1.某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边际贡献率为30%,平均收现期为40天,坏账损失为1。5%,公司为了加速账款回收和扩大销售收入以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准备将信用政策调整为“2/20,1/32,N/40”。预计调整后销售收入将增加10%,销售增加的收账费用占该部分收入的2%,坏账损失为全部销售的2%,平均收现期将缩短5天,有50%的客户在20天内付款,有3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资本成本率为8%)。
要求:
(1) 计算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金的变动额
(2)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参考答案
解:(1)收入增加使资金年均占用变动=1000×(1+10%)(1—30%)÷360×35—1000×(1—30%)÷360×40=-2。92(万元) (2)收益增加=1000×10%×30%=30(万元) 应计利息变动=—2。92×8%=-0.2336(万元) 增加的收帐费用=1000×10%×2%=2(万元) 增加的坏账损失=1000×(1+10%)×2%-1000×1.5%=7(万元) 增加的现金折扣=1000×(1+10%)×50%×2%+1000(1+10%)×30%×1%=14.3(万元)
改变信用期净损益=30-23.0664=6.9336(万元)大于0,故可行.
2.某企业生产并销售A产品,该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预计信用期若为30天,年销量为1000件,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为3000元,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率为1%;若信用期为60天,年销量可增加2000件,但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为4000元,增加销售部分的坏账损失率为1.5%,假定资本率为10%.根据上述情况,确定对企业有利的信用期. 参考答案
解:(1)收益的增加=销售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2000×(5-4)=2000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资本成本率)=(12000×5)/360×60×4/5×10%—(1000×5)/360×30×4/5×10%=800-333=467
(3)坏账损失的增加=2000×5×1。5%=150 (4)收账费用增加=4000-3000=1000
(5)改变信用期的净损益=2000-(467+150+1000)=383 由于收益的加大大于成本增加,故应采用60天信用期.
3.某厂每年需零件72000件,日平均需用量200件,该种零件企业自制,每天产量500件,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500元,单件生产成本50无,每件零件年储存成本10元,若外购,单价60元,一次订货成本400元气。请问该厂应选择自制还是外
48
河南财经学院
购? 参考答案
解:(1)外购经济批量=240072000/10=2400(件) 外购相关存储订货成本=24007200010=24000(元) 外购总成本=60×72000+24000=4344000(元)
(2)自制经济批量=(250072000/10)500/(500200)=3464 自制相关准备存储成本=(25007200010)(500200)/500=26785 自制总成本=50×72000+26785=3626785(元)
因为自制总成本小于外购总成本,所以应选择自制。
4.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7200个,该零件单位储存成本40元,一次订货成本50元,单位缺货成本100元,每天平均需要量为20件,订货间隔期的概率分布如下: 订货间隔期 概率 5 0.1 要求:计算含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参考答案
6 0。2 7 0.4 8 0.2 9 0.1 解:经济批量=2720050/40=134(件)
年订货次数=7200/134=54(次) 平均订贷间隔期=5×0。1+6×0。2+7×0。4+0。8×0。2×+0.9×0.1=7天 平均订贷间隔期内需求=7×20=140(件) 当保险储备B=0时, 再订贷点R=140+0=140 TC(B=0)=[(8×20-140)×0。2+(0.9×20—140)×0.1]×100×54+0×40=43200 当保险储备B=20时,再订贷点R=140+20=160 TC(B=20)=[(9×20-160)×0。1] ×100×54+20×40=1160 TC(B=40)=0×100×54+40×40=1600
则含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贷点=140+40=180(件)
5.某企业目前年赊销收入为30万元,信用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70%,有价证券收益率12%,该企业为扩大销售拟定了A,B两个信用条件方案:
A方案信用条件为(N/60),预计赊销收入将增加8万元,坏账损失率4%,预计收账费用为2万元。
B方案信用条件为(1/30,N/60),预计赊销收入将增加14万元,坏账损失率5%,估计约有8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折扣,预计收账费用为2.4万元。
要求:确定该公司应选择哪一信用条件方案。 参考答案
49
河南财经学院
解:A方案信用成本收益为7.35万元,B方案信用成本收益为7。88万元,该公司应选择B信用条件方案.
6.大华公司1995年的信用条件是30天内付款,无现金折扣。1995年平均收现期为40天,销售收入为10万元,预计1996年的变动成本率与1995年相同,仍保持70%,现为了扩大销售,企业财务部门制定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信用条件为“3/10,N/20”,预计销售收入将增加4万元,所增加的销售额中,坏账损失率为3%,客户获得现金折扣的比率为60%,平均收现期为15天.
方案二:信用条件为“2/20,N/30”,预计销售收入将增加5万元,所增加的销售额中,坏账损失率为4%,客户获得现金折扣的比率为70%,平均收现期为25天。
要求:如果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10%,问上述哪个方案较优。 参考答案 解:方案一:
(1)增加的边际贡献:40000×30%=12000(元)
(2)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5-40)/360×100000+15/360×40000] ×70%×10%=-369.6(元)
(3)增加的现金折扣:140000×60%×3%=2520(元) (4)增加的环账损失:40000×3%=1200(元)
信用政策变化对利润的综合影响:12000—(—369.6)—2520-1200=8649.6(元) 方案二:
(1)增加的边际贡献:5000×30%=15000(元) (2)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25-40)/360×100000+25/360×50000] ×70%×10%= - 48。3(元) (3)增加的现金折扣:150000×70%×2%=2100(元) (4)增加的坏账损失:50000×4%=2000(元) 信用政策变化对利润的综合影响:15000-(— 48.3)- 2100 - 2000=10948。3(元) 将以上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二增加的利润较多,故应采用方案二.
流动资金管理(筹资管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
A.短期借款 B。应付账款 C.应付票据 D.预收货款
2.某企业将按“2/10,N/60\"条件购进商品20000元,若放弃现金折扣,则其资金
50
河南财经学院
的机会成本率为( )。
A.2% B.12% C.14。46% D。14.69% 3.某企业按年利率10%向银行借款2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5%的补偿性余额,那么企业实际承担的利率为( )。
A.10% B。12.76% C。11。76% D。9%
4.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不会导致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利息支付方式是( )
A.收款法 B。贴现法
C.加息法 D.分期等额偿还本利和的方法
5.某周转信贷额为10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借款企业年度同使用了600万元(使用期为一年),借款年利率为6%,则该企业当年应向银行支付利息和承诺费共计( )万元。
A.41 B.38 C。62 D。39 6.下列不属于股票投资优点的是( )。
A.投资收益高 B。资本成本低
C.购买力风险低 D。拥有经营控制权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4. A 5. B 6。 B
二.判断题
1.被少数股东所控制的企业,为了保证少数股东的绝对控制权,一般倾向于采用优先股或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而尽量避免普通股筹资。( )
2.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没有实际成本。( )
3.企业采用自有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 )
4.配合型融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金融资政策。( )
5.从理论上讲,激进型融资政策下企业的资本成本最低,配合型融资政策次之,稳健型融资政策下企业的资本成本最高。( )
6.配合型融资政策的基本思想是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合,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 ) 参考答案
1。 √ 2.√ 3。√ 4。√ 5.√ 6.√
三.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需购置一台机床,该机床当前的市价为19800元,可以使用5年,如果说采用租赁的方式,每年年初需支付租金5000元,假设当时的市
51
河南财经学院
场利率为12%。该企业应该进行购买还是租赁? 参考答案
首先,根据公式P=A×[(P/A,I,n-1)+1],可计算出5年全部租金的现值: P=5000×[(P/A,12%,4)+1]=5000×(3.037+1)=20185元
然后,进行比较作出决策。由计结果可知,5年内全部租金的现值高于购买价款19800元,因此,应选择购买设备方案.
2.如果一家公司下面对着两家提供不同信用条件的卖方,A家信用条件为3/10,N/30;B家信用条件为2/20,N/30,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1) 如该公司在10-30天之间用该笔应付账款有一投资机会,回报率为
60%,公司是否应在10天内归还A家的应付账款,以取得3%的折扣。
(2) 当该公司只能在20—30天内付款,那么应选择哪家供应商。 参考答案
(1)不应该。如果不对A家进行10天内付款,该公司放弃的折扣成本为:3%/(1—3%)×(360/20)=56%,但10—30天内运用该笔款项可得60%的回报率,60〉56%,故企业应放弃折扣.
(2)A家。放弃A家折扣的成本为56%,放弃B家折扣成本为:2%(1—2%)×(360/10)=73%。故应选择A家供应商。
3.某公司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的方式同银行协商后的结果是:如采用收款法,则利息为14%;如采用贴现法,利息为12%;如采用补偿性余额,利息降为10%,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比例为20%,请问:如果你是该公司财务经理,你选择哪种支付方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采取贴现法时实际利率为: (10000×12%)/[10000×(1-12%)]=13.6% 采取收款法实际利率为14%. 采取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为: (10000×10%)/[10000×(1-20%)]=12.5% 三者比较,采取补偿余额实际利率最低。
4.某公司拟采购一批零件,供应商报价如下:
(1) 立即付款,价格为9630元;
(2) 30天内付款,价格为9750元; (3) 31至60天内付款,价格为9870元; (4) 61至90天内付款,价格为100000元。 假设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5%,每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比率)并确定对该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价
52
河南财经学院
格。 参考答案
(1)立即付款:
折扣款=(10000—9630)/10000=3.70% 放弃折扣成本=3。70%/(1-3。70%)×360/(90-0)=15.37 (2)30天付款:
折扣率=(10000-9750)/10000=2。5% 放弃折扣成本=2。5%(1—2。5%)×360/(90—30)=15.385% (3)60天付款:
折扣率=(10000-9870)/10000=1.3% 放弃折扣成本=1。3%/(1—1.3%)×360/(90—60)=15。81% (4)最有利的是第60天付款9870元。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九章 股利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放股票股利后( )。
A. 每股利润不变,但每股市价变动 B. 股东持股比例不变,企业价值变动 C. 股东权益各项目结构变动 D. 发生了资金的实质性运用
2.能够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股利分配政策是( ).
A.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B.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C.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D. 剩余股利政策
3.对收益经常波动的企业最适宜选择的股利政策是( )。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C.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4.某公司现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00股,每股面额1元,资本公积3000000元,未分配利润8000000元,股票市价20元,若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市价折算,公司资本公积的报表列示将为( )
A.1000000元 B。2900000元 C.4900000元 D。3000000元 5.关于股票股利,说法正确的有:( )。
53
河南财经学院
A. 股票股利会导致股东财富的增加 B. 股票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C. 股票股利会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 D. 股票股利会引起负债的增加
6.下列各项,不可用于分配股利的是:( )。
A. 盈余公积 B. 资本公积 C. 上年未分配利润 D. 税后利润
7.股份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假定其目标资本结构为4:3(权益资本:负债资本),计划第二年投资700万元,则应从税后净利中保留( )用于投资,再将剩余利润用于股利发放。
A.300万 B。400万 C。100万 D。700万 8.某股份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同时每股支付现金股利2元,某拥有100股股票的股东可得现金股利为( )元。
A.220 B。200 C.180 D。160 9.某股份公司目前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分别为2.2元和20元,现拟实施10送1股的送股方案,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则送股后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分别为( )元
A.2;18.18 B。2。2;18。18 C.2;20 D.2。2;22 参考答案
1.C 2.D 3。 C 4。C 5。B 6。B 7.B 8.A 9.A
二.判断题
1.公司奉行剩余股利政策的目的是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采用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持股价;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将股利支付与公司当年经营业绩紧密相联,以缓解股利支付压力;而低政策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使公司在股利支付中较具灵活性。( )
2.在收益分配实践中,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为最常见的两种股利政策.( )
3.股票股利发放后,每股市价和每股利润一定会下跌。( )
4.一般地讲,只有在公司股价剧涨,预期难以下降时,才采用股票分割的办法降低股价;而在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往往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将股价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 ) 参考答案
1.√ 2。√ 3.× 4.√
54
河南财经学院
三.计算分析题 1.公司原股东权益结构如下; 单位:元 股本(面值2元,发行300000股) 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600000 300000 1900000 2800000 本年度公司因现金不足,决定发放8%的股票股利。已知当时市价为24元,本年盈余为540000元,试计算:
(1) 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各项目有何变化? (2) 公司每股市价,每股利润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发放股票股利后,普通股总数增加到324000股 “股本\"项目为648000元
“未分配利润”项目应减少24000×24=576000元,变为1324000元 “资金公积“项目2800000 – 648000 – 1324000 = 828000元
发放股票股利前每股利润 = 540000 / 300000 =1。8,每股市价24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每股利润 = 540000 / 324000 = 1。67,每股市价 = 24 /(1 + 8%)=22.2元
2.某公司采用固定的股利比例政策,按当年盈余的30%支付股利,1995年该公司盈余700000元,1996年盈余比上年增长12%,试分别计算1995与1996两年的股利支付额.如1996年公司投资额为3000000元,30%用权益融资,则还须筹措多少外部权益资本? 参考答案
①1995年应发放股利:700000×30% = 210000(元) 1996年应发放股利:700000×(1 + 12%)×30% = 235200(元) ②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3000000×30% = 900000(元) 内部权益筹资额:700000 – 235200 = 464800(元)
所需外部权益筹资额应为:900000 – 464800 = 435200(元)
3.A公司的产品销路稳定,拟投资600万元,扩大生产能力20%,该公司想要维持目前45%的负债比率,并想继续执行20%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该公司在1994年的税后利润为260万元,那么该公司1995年为扩充上述生产能力必须从外部筹措多少权益资本? 参考答案
留存收益 = 260×(1 – 20%) = 208(万元) 权益融资 = 600×(1 – 45%) = 330(万元)
55
河南财经学院
外部权益融资 = 330 – 208 = 122(万元)
4.某公司有关财务数据如下: 项目 上年未分配利润 本年税后利润 股本(500万股,每股1元)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合计 每股市价 金额 1000万元 2000万元 500万元 100万元 400万元(含公益金) 4000万元 40元 该公司决定:本年按规定比例15%提取盈余公积(含公益金),发放股票股利10%(即股东每持10股可得1股),并且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1元。
要求:假设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价值成正比例关系,计算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流通股数和预计每股市价。 参考答案
提取盈余公积 = 2000×15% = 300(万元) 盈余公积余额 = 400 + 300 = 700(万元) 流通股数 = 500×(1 + 10%) = 550(万股) 股票股利 = 40×500×10% = 2000(万元) 股本余额 = 1×550 = 550(万元)
资本公积余额 = 100 +(2000 – 500×10%) = 2050(万元) 现金股利 = 500×(1 + 10%)×0.1 = 55(万元)
未分配利润余额 = 1000 + (2000 – 300 – 2000 – 55) = 645(万元) 分配前每股市价与账面价值之比 = 40 / (4000 / 500) = 5
分配后每股账面价值 = (645 + 2050 + 700 + 550) / 550 = 7。17(元) 预计分配后每股市价 = 7.17×5 = 35。85 (元 / 股)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十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甲产品销售量为5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
56
河南财经学院
税后目标利润为12000元,所得税率为40%,则保证税后目标利润实现的单价应为( )。 A.20元 B.22元 C.24元 D.18元
2.甲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经预测最大销量为200件,单价10元,企业目标利润为500元,则固定成本应( )。 A.不高于300 B.不低于300 C.不高于700 D.不低于700
3.降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的办法是( ). A.降低销售量 B.减少固定成本 C.降低售价
D.提高预计利润
4.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 A.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一般会大于安全边际率 B.安全边际率一般应大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C.两者相加之和等于1 D.两者相乘之积等于1
5.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安全边际 = 正常销售额 - 变动成本 B.安全边际 = 正常销售额 - 固定成本 C.安全边际 = 正常销售额 — 利润
D.安全边际 = 正常销售额 - 保本销售额 6.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利润 = 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B.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 1 C.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 1
D.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 安全边际
7.某公司变动成本率为63%,则边际贡献率为( )。 A.45% B.37% C.63% D.55%
8.在Y = a+( )X,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E.安全边际率
57
河南财经学院
9.已知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2,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不亏损,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 ). A.50% B.100% C.25% D.40%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6。B 7.C 8。A
二、判断题
1.企业计算利润时,要按下列公式计算:利润=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中高级。( )
2.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它是参量变动百分比(分子)与目标变动百分比(分母)之比.( )
3.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写作: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
4.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后的差额,就是企业的利润.( ) 5.所谓保本是指企业的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 )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元,单位变动成本1。8元,固定成本40000元,销量为100000件,当前亏损达20000元,若企业拟采取提高单价的方法扭转亏损,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单价的最小值应为2。20元.( )
7.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要求越大;销售净利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小.( )
8.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保持目前的财务比率条件下,无须发行新股所能达到的销售增长率。( ) 参考答案 1. × 2. × 3.√ 4.√ 5.√ 6.√ 7.√ 8。√
三、计算题
1.完成下列第三季度现金预算工作底稿和现金预算: 月份 工作底稿 销售收入 收帐: 销货当月(销售收入的20%) 销货次月(销售收入的80%) 收帐合计 采购金额(下月销货的70%) 购货付款(延后一个月) 现金预算 (1)期初余额
58
六 七 八 九 十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8000 河南财经学院
(2)收帐 (3)购货 (4)工资 (5)其它付现费用 (6)预交所得税 (7)购置固定资产 (8)现金多余或不足 (9)向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10)偿还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11)支付借款利息(还款支付,年利率12%) (12)期末现金余额(最低6000元)
参考答案 月份 工作底稿 销售收入 收账 销货当月(销售收入的20%) 销货次月(销售收入的80%) 收账合计 采购金额(下月销货的70%) 购货付款(延后1个月) 现金预算 (1)期初余额 (2)收账 (3)购货 (4)工资 (5)其他付现费用 (6)预交所得税 (7)购置固定资产 (8)现金多余或不足
750 100 100 200 700 1250 2000 8000 六 6000 七 7000 八 8000 1600 5600 7200 6300 5600 6450 7200 6300 100 200 7750 九 9000 1800 6400 8200 7000 6300 6730 8200 1250 700 2000 4680 十 10000 1400 4900 4900 4800 6200 5600 4900 8000 6200 5600 750 100 8000 450 59
河南财经学院
(9)向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10)偿还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11)支付借还款利息(还款支付,年利率12%) (12)期末现金余额(最低6000 元) 6000 6450 1000 20 6730 2000 6680
2.A公司1995年1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部分数据如下(单位:元): 现金 应收帐款 减: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净额 存货 固定资产 资产总计 40,000 80,000 400 79,600 160,000 320,000 599,600 补充资料:
(1)销售额的预算数:二月份120,000,三月份140,000
(2)预计销售当月可收回货款60%,次月收回39.8%,其余的0.2%收不回来 (3)毛利为销售额的30%,每月进货为下月销售额的70%
(4)每月用现金支付的其它费用为20,000元,每月折旧6,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995年2月份预算的现金期末余额是( )元 A。157,600 B。120,000 C。73,600 D。39,600 (2)1995年二月份预计利润总额是( ) A。36,000 B。30,000 C.16,000 D。10,000 (3)1995年2月28日应收帐款的计划净额是( ) A.120,000 B.72,000 C。48,000 D。47,760 解析:(1)2月28日现金余额: 本月销售现金收入(120000×60%) 收回上月销售货款 减:购货支出(140000×70%) 其他现金支出 加:期初现金余额 期末现金余额 (2)2月份预计的利润总额: 销售收入
60
72000 79600 -98000 -20000 40000 73600 120000 河南财经学院
销售成本 毛利 其他费用 折旧 利润 (3)2月28日的应收账款净额: 120000×39.8%=47760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84000 36000 —20000 -6000 10000 3.某企业生产和销售A种产品,计划期1998年四个季度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000件、1500件、2000件和1800;A种产品预计单位售价为100元。假设每季度销售收入中,本季度收到现金60%,另外40%要到下季度才能收回.上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2000元. 要求:
(1)编制1998年销售预算表。
(2)编制1998年预计现金收入表。
(3) 确定1998年武汉应收账款余额。 参考答案 (1) 销售预算表 季度 预计销售量(件) 预计单位售价(元) 销售收入(元) 1 1000 100 100000 2 1500 100 130000 3 2000 100 200000 4 1800 100 180000 全年 6300 100 630000
(2) 预计现金收入表 季度 上年末应收账款 1 62000 2 40000 90000 130000 3 60000 120000 180000 4 80000 108000 188000 全年 62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108000 620000 第一季度(销货100000) 60000 第二季度(销货150000) 第三季度(销货200000) 第四季度(销货180000) 现金收入合计 122000 计算过程:
第一季度=62000+100000×60%=122000(元)
第二季度=100000×40%+150000×60%=130000(元) 第三季度=150000×40%+200000×60%=180000(元)
61
河南财经学院
第四季度=200000×40%+180000×60%=188000(元)
(3)1998年末应收账款=第4季度销售收入×(1-本期收现率) =180000×(1-60%) =72000(元)
4.企业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页。
根据历史资料考察,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提费用等项目成正比,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4000元,实现净利100万元,支付股利60万元。预计下半年度销售收入5000万元,销售净利率增长10%,股利支付率与上年度相同。 项目 期末数 流动资产合计 240 长期投资净额 3 固定资产和计 65 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 12 资产总计 320 项目 期末数 短期借款 46 应付票据 18 应付帐款 25 预提费用 7 流动负债合计 96 长期负债合计 32 股本 90 资本公积 35 留存收益 67 股东权益合计 192 权益总计 320
要求:
(1)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融资额。 (2)计算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3)预测企业的内部融资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
(4)如果预计上年度通货膨胀率为5%,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企业需再追加多少外部融资额?
(5)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预计下年度销售净利率与上年度相同,董事会提议提高股利支付率10%以稳定股价.如果可从外部融资20万元,你认为是否可行? 参考答案
(1)预测外部融资额 ① 计算销售百分比:
流动资产销售百分比=240÷4000=6% 固定资产销售百分比=65÷4000=1.625%
62
河南财经学院
应付票据销售百分比=18÷4000=0.45% 应付账款销售百分比=25÷4000=0。625% 预提费用销售百分比=7÷4000=0。175% ② 计算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 流动资产=5000×6%=300(万元)
固定资产=5000×1。625%=81。25(万元) 应付票据=5000×0。45%=22.5(万元) 应付账款=5000×0.625%=31。25(万元) 预提费用=5000×0。175%=8。75(万元) 预计总资产=300+81。25+3+12=396。25(万元)
预计不增加外部融资的总负债=46+22.5+31.25+8.75+32=140。5(万元) ③ 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
预计销售净利率=100÷4000×(1+10%)=2.75% 预计的留存收益率=1—60÷100=40%
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5000×2.75%×40%=55(万元) ④ 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额=396.25—140.5—(192+55)=8。75(万元) (2)计算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8。75÷(5000-4000)=0.875% 或
=(6%+1。625%)-(0。45%+0.625%+0.175%) —2。75%×(1。25÷25%)×40%
=0。875%
(3) 预测企业的内部融资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 ① 设内部融资增长率为X,则:(6%+1。625%)—(0。45%+0.625%+0.175%)—2。75%×[(1+X)÷X]×40%=0,X=20.85% ② 可持续增长率=100÷192×(1-60%)=20.83%
(4) 如果预计上年度通货膨胀率为5%,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企业需再追加多少外部融资额?
在下年度通货膨胀率为5%,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销售收入=5000×(1+5%)=5250(万元) 销售增长率=5250÷4000—1=31。2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6%+1.625%)-(0.45%+0。625%+0。175%) —2。75%×(1.3125÷31。25%)×40%
=6。375%—4.62% =1。755%
外部融资额=(5250-4000)×1.755%=21。9375(万元) 追加外部融资额=21.9375-8.75=13。1875(万元)
(5)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预计下年度销售净利率与上年度相同,董事会提议提高股利支付率10%以稳定股价.如果可从外部融资20万元,你认为是否可行? 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5000×100÷4000[1—60÷100×(1+10%)]
63
河南财经学院
=42.5(万元)
外部融资需求=396.25—140.5-(192+42。5) =21。25(万元)>20万元,故不可行.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
主讲人: 河南财经学院 马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十一章 并购和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并购谋求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不包括( )。
A. 提高财务能力 B. 合理避税 C. 预期提高股价 D. 实现规模经济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兼并是合并的形式之一 B. 合并是兼并的形式之一 C. 兼并就是合并 D. 兼并与合并无关
3.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丧失增值能力的情况下的资产评估方法是( )。
A.市场价值 B.清算价值 C.账面价值 D。续营价值
4.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其未来收益的潜能,那么资产评估标准中重要的标准是( )。
A.清算价值 B。公平价值 C.市场价值 D。续营价值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二.判断题 1.当企业持有目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时,应依法通过证券交易所要约收购。( ) 2.在采用收益法评估目标企业价值时使用的资本收益率按净利除以净资产计算。( )
3.在收购中,收购企业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 ) 4.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是资产,债权,债务的一同转换。( )
5.股票市价的交换比率若大于1,表示并购对并购企业有利;小于1,则表示并购对被并购企业有利.( )
64
河南财经学院
6.杠杆收购是收购公司完全依赖借债筹资,以取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三.计算题
1.某公司现准备以100万元收购目标企业甲,向你咨询方案是否可行,有关资料如下:去年甲企业销售额1000万元,预计收购后有5年的现金流量:在收购后第1年,销售额在上年基础上增长5%,第二,三,四年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10%,第5年与第4年相同;销售利润率为4%,所得税率为33%,固定成本与营运资本追加额分别占销售增加额的10%和5%,市场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溢价)分别为5%和2%,该公司和甲企业的贝他系数分别为2和1.5。
要求:
(1) 计算在收购后企业各年的现金流量; (2) 计算现金流量现值;
(3) 根据贴现现金流量法评价应否收购甲企业。
参考答案
(1)收购后各年的现金净流量见下页表格.
(2)预期股本资本率=5%+2%×1。5=8%
现金净流量现值=21.64(P/S,8%,1)+15。20(P/S,8%,2)+16.72(P/S,8%,3)
+18。39(P/S,8%,4) + 37.45(P/S,8%,5) =85.35(万元)
(3)由于其价值小于收购价格,故不应收购。
2.某公司和甲企业流通在外普通股分别为3000万股和600万股,现有净利分别为6000万股和900万股,市盈率分别为15和10,该公司拟采用增发普通股的方式收购甲企业,并计划支付给甲企业高于其市价20%的溢价。
要求:
(1) 计算股票交换比率和该公司需增发的普通股股数;
(2) 如果两企业并购后的收益能力不变,新公司市盈率不变,则合并对
原企业股东每股收益有何影响?股票市价交换比率为多少?该合并对哪一方有利?能否发生?
(3) 如果两企业并购后的收益能力不变,新公司市盈率上升为16,则其
每股市价为多少?
(4) 如果合并后新公司市盈率不变,使并购前后每股收益相等的股票交
换比率,股票市价交换比率和增发的股数分别为多少?
参考答案 (1)合并前: 销售额 销售利润 第一年 1050 42 第二年 1155 46.2 第三年 1270.5 50.82 第四年 1397.55 55.90 第五年 1397.55 55.90 65
河南财经学院
所得税 固定成本增加 营运资本增加 现金净流量 13.86 5 1.5 21.64 15.25 10.5 5.25 15.20 16.77 11.55 5.78 16.72 18.45 12.71 6.35 18.39 18.45 0 0 37.45 某公司每股收益=6000÷3000=2(元) 某公司每股市价=15×2=30(元)
甲企业每股收益=900÷600=1。5(元) 甲企业每股市价=10×1。5=15(元) 股票交换比率=15×(1+20%)÷30=0。6 该公司需增发股数=600×0.6=360(万股) (2)合并后:
新公司每股收益=(6000+900)÷(3000+360)=2。05(元) 高于合并前每股收益,使其股东在每股收益方面获得好处。 合并后原甲企业股东实际每股收益=2.05×0。6=1.23(元) 低于合并前甲企业每股收益。
股票市价交换比率=30×0.6÷15=1.2>1,说明合并使甲企业股东在每股市价方面获得好处,对甲企业有利。
综上所述,只要合并后市盈率不降低,特别是提高时,合并可提高原公司股东的每股收益,并使原甲企业股东在每股市价方面获得好处,故能成交。 (3)合并后新公司每股市价=16×2。05=32。8(元/股) 比原公司每股市价提高2。8元(32.8-30) (4)设股票交换比率为R,则
2=(6000+900)÷(3000+600R),求得R=0.75 股票市价交换比率=30×0。75÷15=1.5 该公司需增发股数600×0.75=450(万股)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