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太 原 五 中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

高 三 物 理(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我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大国,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设有一架直升机以加速度a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0=pa+q(p、q均为常数),若直升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pp+qp+qqA. B. C. D. qqpp3.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

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v/(ms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a 40 C.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后方

D.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10 4.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1/3,然后匀减速地行驶t/s O 20 40 60 剩下的2/3后,恰好静止。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v

13 B.

2v 3 C.

33v D. v 255.一物块以初速度v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滑去,该物块的速度图象不可能是以下

的哪个

A. B. C. D.

v v v v v0 v0 v0 v0

t t t t ks5u

6.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1后,接着做加速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又经过时间t2,其速度变为零。关于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四种表达:①

at(tt2)a(t1t2)a1t1at;②;③111;④22。其中正确的

2(t1t2)222A.只有①② B只有②. C.只有①④ D.只有③

7.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2

5m/s,则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和刹车后5s内的位移为

A.30m,40m B.30m,37.5 m C.12.5m, 40m D.12.5m,37.5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8 . 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P物体受4个力

B.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C.Q受到3个力

D.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9.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A. 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 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 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 D. 上升时的加速度大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10.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0 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 )

A.F1=10 N F2=10 N B.F1=20 N F2=20 N C.F1=2 N F2=6 N D.F1=20 N F2=40 N 11.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

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 O F4 F3 A F2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 F1 B. F2 C. F3 D. F4 B F1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向左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到零,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v 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减速运动 k 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mkx0mgm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mgxk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弹簧形变量

三、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6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2

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其大小为a=________ m/s。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A 14.(8分)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 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

O 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图中___________是

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_是合力的实

F1 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F2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

___________ 是正确的。

F′ F 15.(4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

A.伽利略依靠逻辑的力量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

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D.伽利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 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F.伽利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时; (1)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______________;ks5u (2)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共五小题,共41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7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17.(8分)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常

B 用三角形的栓接结构悬挂,如图所示的是这种三角

形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A可绕A点且垂

直于纸面的轴进行转动,不计钢索OB和硬杆OA的重力,角

30°AOB等于30°,如果钢索OB最大承受拉力为2.0×104N,硬杆

O OA最大承受压力为1.8×104N求: A ⑴O点悬挂重3×10N的物体时,杆OA对O点的支持力。; ⑵O点可悬挂物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18.(8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晨返回地面。一般情况飞船返回地面时,

4

为保护返回舱内的仪器不受损,及保障宇航员的安全,在离地面1.1×10m的高空时,飞船的降落伞打开。伞全部打开后,若所受阻力f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与伞迎风面的横截面

3

积S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即fkSv。设此时返回航的总质量为m=2×10kg,试求: (1)若返回舱在伞打开后,先做减速运动,再以收尾速度作匀速下落,直至开动反推火箭,

2

那么该返回舱的收尾速度为多少?(g=10m/s,kS=200kg/m)

3

(2)若一返回舱(m=2×10kg)在离地面10m时的下落速度为15m/s,此时抛去降落伞,开启反推火箭发动机,使某匀减速下降,返回舱以3m/s的速度着陆,那么反推火箭的平均推

2

力约为多少?(g=10m/s,此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 19.(8分)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它后面有一辆摩托车,当两车相距1 000 m时,摩托车从静止起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30 m/s,若使摩托车在4 min时刚好追上汽车。求:

(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

20.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

送带AB长度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υ=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υ0=12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2

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已知sin53°≈0.8 ,cos53°≈0.6)

⑴ 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

23

⑵ 当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用了多少时间?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B ⑶ 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对地向上运动

的总时间是多少?

υ0

太 原 五 中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10月)

A θ 高三物理答卷纸(理)

一、二:选 择 题 (41分) 1 2 3 4 5 6 7 此后 多选 8 9 10 11 12

三、填空(18分)

13

14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5 四、本题共五小题,共41分 16. 17. 18.

19. 20.

一、二选 择 题 答 题 卡

1 D 2 D 3 D 4 D 5 C 6 C 7 C 此后 多选 8 AD 9 ACD 10 CD 11 BC 12 ACD

三 填空(18分) 13

(s4+s5+s6)-(s1+s2+s3)

1.93 1.19 9T2

15(1)猜想与假设 (2)分析与论证ks5u

三、计算题(16题7分,17题8分,18题8分,19题8分 20题10分)

16题:(1)见解析图 (2)900 m

解析:(1)设t=10 s,40 s,60 s时刻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由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 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1=2×10 m/s=20 m/s①

由图知10~40 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 v2=20 m/s ②

由图知40~60 s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3=(20-1×20) m/s=0③ 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如下图所示。

14 F; F’; F和F’; 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的对角线

(2)由上图可知,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30+60

×20 m=900 m。④ 2

3

17题:(1) 3.0×10N

ks5u 4

⑵ 1.0×10N

18题:(1)据受力平衡有: fmg

s=

即:KSvmg v2mgkS221031010(m/s)

200(2)令匀减速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a,据速度位移关系有: vtv02ah

2vt2v032152 a10.8(m/s2)

2h2102 以返回舱为研究对象,据牛二律有:

Fmgma

Fmgma2101021010.84.1610(N)

19题:(1)2.25 m/s2 (2)1 138 m

解析:(1)设汽车位移为x1,摩托车位移为x2

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摩托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则 30 m/s=at ks5u

x1=v1t=6 000 m ks5u

v2v22

x2=+v2(t-) 2aa

恰好追上的条件为x2=x1+1 000 m

9

解得a= m/s2=2.25 m/s2

4

(2)摩托车与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设此时刻为T,最大距离为xmax 由运动学公式得25 m/s=aT

100

解得T= s

9

aT210 250

所以xmax=1 000+25T-= m=1 138 m

29

20题:

解:(1)设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a1,货物受力如图所示。 沿传送带方向: ma1mgsinFf

垂直传送带方向:FNmgcos

另有:FfFN ks5u

由以上三式得:ag(sincos)10(0.60.50.8)10m/s2 (2)货物速度从v0减至传送带速度v所用时间设为t1,位移设为s1,则有:

FN Ff A mgF N B 334θ t1vv02121s a1022vv04144 s17m

2a20

⑶ 过了t1时刻,此后货物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设货物加速度大小为a2, 则有 ma2mgsinmgcos,得:

a2gsingcos2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设货物再经时间t2,速度减为零,则t2 T=t1+t2=2s

0v021s a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