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3.075
2016 NO.2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焦油渣和煤沥青焚烧处置适用工艺探析
李宝磊 陈朝中 王小娜 侯海盟 孔德勇(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169)
①
摘 要:对比分析现有成熟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工艺,针对残渣的特点,明确了残渣焚烧的适用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残渣焚烧处置适用工艺是回转窑+二段炉+烟气急冷+干法脱酸+布袋过滤+活性炭吸附,工艺适用条件是一段炉焚烧温度600 ℃~900 ℃、二段炉出口温度≥1 100 ℃、烟气停留时间≥2 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 ℃。关键词:焚烧回转窑 焦油渣 煤沥青 多环芳烃 重金属中图分类号:X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075-03
The Study on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of Tar dreg or Tar Pitch Incineration
Li Baolei Chen Chaozhong Wang Xiaona Hou Haimeng Kong Deyong
(Shenya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enyang Liaoning,110169,China)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of tar dreg or tar pitch incineration was studied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isting mature Abstract:
technology and incineration experiment of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mixed tar dreg or tar pit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of tar dreg or tar pitch incineration was the technology combination of Rotary kiln, The second stage furnace, Quench cooler,Dry de acid, Bag filter,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first stage furnace burning temperature was 600~900℃, as the second stage furnace burning temperature was above 1100℃, as the Flue gas retention time was above 2s, as the outlet temperature from quench cooler was under 150℃.
Incineration;Rotary kiln; Tar dreg; Tar pitch; PAHs; Heavy MetalKey Words:
随着2016年8月新版危险废物名录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迈入了新的一页,该名录的颁布实施表明了
国家将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放在了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目的是实施危险废物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图2 焚烧处置工艺条件分析
图1 焚烧处置工艺适用性分析
Fig.1 Technical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incineration
Fig.2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alysis of incineration
and St,d
①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煤化工残渣处置和利用过程的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0
9025)。
作者简介:李宝磊(1986—),男,汉,辽宁铁岭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危险废物热处理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75
科技创新导报2016 NO.2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工业技术
表1 焚烧工艺对比表
Table 1 Technology comparison of incineration
项目工艺原理工艺参数焚烧炉运行物料适应性操作复杂性经济性
投资少
投资较高
表2 焚烧工艺适用性分析
Table 2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alysis of incineration
项目热值稳定性
残渣焚烧要求
混低位热值至少≥4 000 kJ/kg[4],合均匀,焚烧时不易结焦
焚烧温度及停留时间
多环芳烃的去除要求二段炉焚烧温度≥900 ℃、烟气停留时间≥2 s[5,6];重金属的去除要求一段炉焚烧温度在500 ℃~1 000 ℃范围内稳定可调[7]
自动控制
要求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
回转窑焚烧工艺
残渣配伍符合热值要求,焚烧过程中,残渣不断旋转运动,避免结焦现象产生
满足焚烧温度的要求,可自动调节一段炉焚烧温度
固定床热解气化工艺残渣配伍符合热值要求,焚烧过程中容易产生残渣结焦现象
满足去除多环芳烃的温度要求,但一段炉焚烧温度不能实现稳定可调
适应性弱,适合处理热值较高,容易热解气化的危险废物操作简单、工况稳定易控制
适应性很强,能焚烧除水、无机物等热值低的物质外的多种液体和固体废物的多用途焚烧炉
操作较复杂,但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固定床热解气化工艺
废物在还原条件下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在二段炉高温状态下充分焚烧,彻底破坏PAHs
一段炉热解温度700 ℃~800 ℃,二段炉温度900 ℃~1 100 ℃焚烧炉间歇投料运行
焚烧炉连续投料运行回转窑焚烧工艺
回转窑呈微倾斜状,废物从窑头进入窑内,随窑体转动向下运动,完成干燥、焚烧、燃尽过程,炉渣从尾部排出,气体进入二段炉继续进行高温燃烧,彻底破坏PAHs
一段炉燃烧温度600 ℃~1 000 ℃,二段炉温度900 ℃~1 100 ℃
焦油渣和煤沥青是指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化工残渣(以下简称为残渣),已列入新版危险废物名录,代码为252-001-11~252-016-11,这3类残渣富含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对周边环境及居民产生严重的环境风险。焚烧处置技术由于其具有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二次污染程度低和能量可回收利用的优势,逐渐成为煤化工残渣处置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煤化工残渣的焚烧处置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1-3]:(1)没有针对残渣的特性开展残渣焚烧过程焚烧工艺条件的研究;(2)残渣焚烧处置过程和烟气净化过程对二次污染物的研究局限于常规污染物,缺乏对特殊污染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研究。
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残渣焚烧工艺和烟气净化工艺两方面,结合残渣的特性开展残渣焚烧处置工艺研究,明确了残渣的焚烧处置最佳适用工艺及其工艺条件。
焚烧温度,以及废物中的硫、氮、重金属、多环芳烃含量等方面进行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分析,综合比较筛选,从而明确残渣最佳焚烧处置工艺。其研究路线如图1所示。1.2 工艺条件分析
针对残渣的特性,分别从焚烧工艺条件和烟气净化工艺条件等方面进行工艺对比分析,明确残渣焚烧处置工艺条件。其研究路线图如图2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残渣焚烧处置最佳工艺及条件
固定床热解气化和回转窑焚烧工艺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回转窑焚烧工艺可同时满足煤化工残渣的特性要求和焚烧温度控制的要求,可实现焚烧炉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操作,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回转窑焚烧工艺作为残渣焚烧工艺是适宜的。
1 研究方法
1.1 工艺原理及适用性研究
针对现有成熟、可靠的危险废物焚烧工艺和烟气净化工艺进行工艺原理剖析,明确其工艺特点,同时结合残渣的特性,开展残渣焚烧处置工艺适用性分析,分别从废物热值、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2 残渣焚烧烟气净化最佳工艺及条件
由表1可知,残渣硫含量平均值约为0.6%,假定残渣中的硫在焚烧过程中100%转化为SO2进入烟气中,按1 kg残渣焚烧产生10 m3烟气量计算,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184184-2001)焚烧容量≤2 500 kg/h条件下SO2
76
工业技术
折算SO2去除率为75%以上。因的标准限值为300 mg/m3,
此选择干法脱酸工艺即可满足脱酸要求[8],为保证碱性固体停留时间,在后续烟气净化时选择布袋除尘工艺。
煤化工残渣经高温焚烧后,大部分多环芳烃被破坏去除,而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在重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多环芳烃会再合成[9]。因此选择烟气急冷降温工艺,使其降温避开多环芳烃再合成温度区间330 ℃~130 ℃[10],同时应保证降温后烟气温度在布袋除尘器的露点以上。
由于残渣中重金属含量较大,其中挥发性重金属经高温焚烧后进入烟气中引起烟气中重金属超标排放,因此应对烟气中重金属进行高效处理。活性炭吸附工艺不仅能够降低烟气中的重金属浓度,同时对烟气降温过程中可能再合成的多环芳烃进行吸附处理,因此可作为烟气净化重金属过程控制工艺。
由表1可知,由于残渣含氮量较低,平均值低于0.96%,通过控制焚烧工况,可降低NOx的产生量[11],同时活性炭吸附工艺可同时吸附处理一定量的NOx,因此残渣焚烧烟气净化工艺不再单独考虑脱硝工艺。
综上所述,残渣焚烧处置最佳工艺为回转窑焚烧、烟气急冷、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的组合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段炉焚烧温度600 ℃~900 ℃、二段炉出口温度≥1 100 ℃、烟气停留时间≥2 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 ℃等。
2016 NO.2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段炉出口温度≥1 100 ℃、烟气停留时间≥2 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 ℃等。
参考文献
[1] 陶玲.油漆渣-焦油渣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特性的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 王涛.常州酸焦油无害化焚烧处理方法研究[D].杭州:浙
江大学,2008.
[3] 买帅,王兴润,马丽娜,等.煤焦油无害化处置研究及生命
周期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4):700-704.[4] 王玉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4:8-10.
[5] Kunlei Liu,Wenjun Han,Weiping Pan.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emissions from a coal-fired pilot FBC system[J].Journa of Hazrdous Materials,2001,84(2-3):175-188.[6] 蔡春玲.燃煤烟气多环芳烃的生成及控制技术[J].青海环
境,19(3):139-141.
[7] 秦攀.煤燃烧重金属生成规律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
学,2005.
[8] 蹇瑞欢,滕清,卜亚明,等.“半干法+干法”烟气脱酸组
合工艺应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工程案例分析[J].环境工程,2010(28):194-195.
[9] 周宏仓,金保升,仲兆平,等.燃煤电厂多环芳烃的生成与控
3 结论
文章针对残渣特性,在现有成熟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对比分析,明确了残渣焚烧处置的最佳适用工艺和工艺条件,主要结论如下。
(1)残渣焚烧处置工艺的最佳工艺组合是回转窑+二段炉+烟气急冷+干法脱酸+布袋过滤+活性炭吸附。
(2)最佳工艺条件是一段炉焚烧温度600 ℃~900 ℃、二
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3):50-53.[10] 陆胜勇,李晓东,严建华,等.异重介质循环流化床焚
烧炉多环芳烃排放特性的测定[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0):130-135.
[11] 王奎武,陈爱萍.火电厂燃煤脱硝技术及其分析[J].江苏电
机工程,1999,18(3):20-23.
《中外医疗》投稿说明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4.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
5.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7.图片要清晰,注明图号。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