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睿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104班 101301102
浅谈雕塑
源于对美术一直不懈的追求与热爱,我选择的中外美术鉴赏作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课外选修课,并且每周都坚持按时上课,下课后及时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心得,通过这十一周的学习,使我感觉到自己在审美及美术方面的素质都可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在这十一周的学习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雅典,罗马时期的雕塑。凭借着对罗马时期的雕塑的热爱,我在课下查阅了大量关于雅典罗马时期的资料,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雕塑作品,下面就让我浅谈我对那些伟大时代精品的了解及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开始着手从人的尘世美与真的方面来表现人,创作了富有立体感和尘世坚定信念的雕塑。哥特式人物形象说明了人渴望天国的完美,而文艺复兴则展示了在做人的完美之中的天国形象。因此,多纳太罗让他塑造的像真人一样大小的《大卫》像赤身裸体,而过去只有亚当和夏娃,以及被钉在十字架的人和被拷打致死的圣塞巴斯蒂昂才能如此。大卫也不再是旧约故事中的英雄,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仅戴着一顶佛罗伦萨小帽,以漫不经心的优雅姿态望着敌人的头颅。这里是新型的人的形象,他十分自信,不受习俗束缚,喜欢摆出优越者的姿态。这也许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最有说服力的形象,他把自己看成一个受他控制的世界的中心,个性的自由就是他的最高目标。到了文艺复兴盛期,则是以一种使个别一般化的理想主义来对待15世纪的写实主义。
米开朗基罗塑造的五米多高的《大卫》像给人深刻的印象,不再是依靠狂烈的激情,或者骄横的漫不经心,而是借助于他的形象的阳刚之美来表现人物。米开朗基罗也以裸体展示人物形象,肌肉强劲有力,通过紧张与松弛的游戏来具体表现精神和肉体互相和谐的理想。
样式主义的特点是它既有违于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与日后的巴洛克美术有所不同。它虽仿效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却只得其形式而失其精神。一般而言,样式主义的作品都注重人体表现,尤以裸体为多,但姿态怪异,肌肉表现夸张近于畸形。与哥特晚期的情形相类似,人的形象又成了心理表达的载体。与哥特风格的S型线条相应,这时出现了那种像蛇似的盘旋向上的组像,这种表现方法成为后来的巴罗克雕塑加以仿效的风格。
以上就是对雅典罗马时期雕塑的认识,有自己的观点也有借鉴的著名美术评论家的认识。我觉得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有一双欣赏艺术的眼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体验到美术文化的内涵,真正的实现整个国民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美术文化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