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chengyuiiaoxue 课程与教学 编演课本剧 ——激活小学语文教学源头之水 刘晓东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心小学“课本剧”对老师们来说早已不 学生在表演中完全融入角色中,再现 一是什么陌生的概念,很多学校在各种 场合也都会编排一两个课本剧进行演 出。但是,真正以编演“课本剧”为 了课文情景,同时渗入了自己的言行。 我国著名作家曹禺也曾指出:“课本剧 、小学低年级学生表演课本剧 从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 可以启发学生潜在智力,使他们对听 知规律出发,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全 课、读书发生兴趣……”这就指引我 体学生表演课本剧的好奇心:通过课 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校极少。 对课本剧的开发与实现小学语文人文 性的实践与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什么 是“课本剧”呢 “课本剧”就是把 们利用好课本剧这一行之有效的语文 文与剧本的比较阅读,初步认识课本 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 剧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台词对白、动 作表情的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学会角 发展。 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 色表演:通过小组排演、全班展示等 演课本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 在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中,逐步培养低 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 章来源可以是我们小学课本书上的, 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上的。小学语文教 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文 活动,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通过表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练习舞台表演。能力和个体人文特征全面、整体发展。 年级学生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口语交 材所选内容大多文质兼美,富有文化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际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角色表 内涵,有一定的情节或意境。引导学 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排演, 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演的能力。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得到 这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而且 充分发挥。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写观、演后感 在一二年级表演的基础上,组织 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 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语文 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 中年级学生开展表演课本剧的实践活 实践活动。 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 动,在提高表演水平的同时,从语文 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较强烈的 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 实践活动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及时 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教学中, 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如 记录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指导学生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 果学生能举手回答问题,固然说明该 的“小导演”,及时记录下在组织小组 课文的表演点和结合语言文字训练, 学生大胆,不过假如学生能在舞台上 排演课本剧活动中的“酸甜苦辣”:指 组织学生通过表演,使语言文字栩栩 展示自己的口语乃至肢体语言,我想 导学生“小演员”,记录自己在饰演某 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学生 这对培养小学生的胆量是一个不错的 个角色的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或者失败 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教材的感悟,课 尝试。以编演课本剧的方式学习语文, 的苦涩:指导学生“小观众”,记录课 可以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本剧表演的精彩瞬间,写下观看课本 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和自我认识。为 根据我校校情和学情,我们主要开展 剧表演的感受。通过实践活动,调动 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 了表演得更生动,学生不厌其烦地朗 了以下三个研究活动: 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能动地转 读课文,一遍一遍地进行表演练习。 学生对课本剧活动的热爱,提高学生 因而学生兴趣大增。如在教学了单词 mean[mi:n】,再遇到单词meet[mi:t1,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单词读出来了。半 标,并教给学生一些查字典的方法, 根据音标记单词的方法,这样一来, 个学期下来,学生大部分音标已熟悉, 顺势,我把音标集中起来进行教学, 三节课下来,学生已然能熟记于心了, 于是我宣布学生可以在单词下面注音 记单词速度快了,语音判断错误少了, 学生由此也尝到了甜头。虽然音标教 善于体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 学花去了一定的时间,但却收到了事 学生在学习英语这条路上少走弯路, 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学生彻底杜绝了 力争使每个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注汉字”的坏习惯。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 我所尝试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收 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 说一口既流利又标准的英语。_ f 课程与教学 Kechengyujia。xue 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 力和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和艺术表现力。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编写课本剧 把脉学生性格与习作形成 在中年级写观后感,演后感的基础 上,继续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提高课 本剧的表演艺术性,引导高年级学生尝 试编写课本剧。改编课本剧教学时,我 们主要从四方面寻找着力点:一是充分 尊重学生阅读和创编的兴趣。在老师的 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从课内外阅读中选 择故事性思想性都较强的文本,选择自 己喜欢的方式改编成课本剧:二是探索 课本剧编写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课型。 引导学生学会把文本的叙事语言转换成 戏剧语言,精心设计教案,做到一课一得, 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把握课本剧的结构特 点、学习根据文本安排剧情和矛盾冲突, 学习设计人物台词、学习设计舞台提示 及道具、音乐等:三是研究自编自演课 本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改编写 的课本剧雏形到舞台表演的剧本有一个 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反复推敲修改的过 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让学生在白 编一自排一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 素养,不断增长才干。四是研究汇集学 生编写的课本剧。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 注意发现收集学生中有创意的微型剧本, 及时指导修改完善,形成电子文档,充 实校本教材 课本剧 。可喜的是我们学 校孩子自主编演的课本剧有十多部被市 文广新局调演,在消夏纳凉晚会上收到 数千观众的高度评价,数十篇小演员们 的观后感、演后感在教育网、教育周刊 发表,编辑的第一集 校园课本剧 已 经获泰州市校本教材一等奖了! 通过我校的研究与实践证明,改编、 排演课本剧激活了我校的语文教学之水, 它改进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教 学气氛,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探究出 跨学科教学,整合教学资源,张扬教师和 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塑造学生完美健康人格语文教学新路径。 我们相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引导学 生改、编、演课本剧,将进一步引领我 校语文课改走向深入,走向成功!I ‘E皿囹lf63 4 福建省长汀登俊小学苏琴秀 语文课程标准》(2Ol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 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 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习作的形成,普遍被 认为是“心泉的自然流淌”、“经历的再现还原”、“创造的智慧展开”, 总之,习作是学生字 词、句、篇训练的综合展示。不错,字词句篇、 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确实让人们看到了智力训练对学生习作形成 的良好根基作用,并为之深深折服。只是,智力学习以外的学生性格, 是否也对学生习作的形成有作用呢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总结,初步 结论是:在同样一个班级里,有“初中生水平的高等作文”,也有“小 学低年级水平的幼稚习作”,这当然有不少智力水平的差距原因,但 也不能不忽视学生的性格特征,对每篇习作的无形影响。 下面,我将学生性格大体分为三种,呈现的情景是: 一 勤奋细心者之习作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种学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要求严格,有较强的上进心,想认 真做好包括习作在内的每一件事:自控能力较强,从审题、选材、 习作到自改、誊清一个多小时白始至终坐得住,静心习作;从写字 质量看,从头至末,工整如一。写起作文来,就像 琵琶行 中的 琵琶女,缓缓出场,娓娓抚琴,以自己的耐心和执著打动每一位听众。 在一个班级里,有这种性格的大多为女生,还有一部分男生(共 约占全班五分之二学生)。有了这种安静、持久、耐心的性格,习作 中就会出现不少“反反复复审清题目,三思而行选好材料,人事物 景细细描绘,字斟旬酌笔笔用心”的情景,大量达标习作也就应运 而生。这种人尤其擅长看图作文、写人、写事、描景、赞物,因为 他们的眼、心、手、口都全神贯注“为己所用”了。如人教版十一 册“积累应用一”的习作——看图作文《鲜花送老师》,有人从图上 小女孩背上的书包看出小女孩刚上学或放学了这一时间,看出小女 孩一上学或放学了还不回家而来到老师办公室献花,从时间上看出 小女孩对老师的敬爱;有人从小女孩的脸上笑容和似乎在想什么的 神态看出小女孩可能想到老师平时对自己的关爱,从外表上写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