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与对策

作者:黄兢

来源:《教师·中》2015年第02期

摘要: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一是工作负荷压力,二是人际关系压力,三是生活质量压力,这无疑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质量。因此,要想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同时学校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成因分析;对策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教师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身心过度疲劳、神经紧张、挫折、折磨等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目前在社会对教师的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减少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业的压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般情况下,高校青年教师指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随着高等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1157万人,45岁以下占65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多数侧重于从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自身素质来认定。这种只侧重于外部客观条件压力的研究,忽视了青年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在应对外部因素影响时的反作用,显然是不全面的。从教学的交互理论来看,若面临情景的个体感到了压力,有两种原因:第一,个体认为要面临的工作与个人有重要关系;第二,只有当个体对外部或内部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时,心理压力才会发生。因此,研究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更应该从青年教师个体本身的合理需求与外界要求的矛盾冲突及对这一矛盾冲突的认识与处理能力角度着手。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分析

一是工作负荷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时量越来越大,加班和熬夜备课对于很多青年教师来说成了家常便饭。从教学方面来讲,青年教师一般是站在教学的第一线。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教学负担。而且目前高校中普遍采用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都给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学生管理方面,有的教师顾忌到评教结果,往往对学生不敢严加管教,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往往会受到自身良心的谴责,处于一种矛盾的煎熬状态,这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从高校的考核制度来讲,有研究者曾针对高校的教师考核制度做过调查,结果显示506%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估时,教学和科研并重。这意味着高校教师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复杂的、高消耗的脑力劳动,科研成果的创新更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所以,青年教师既要抓教学又要开展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一个方面。调查显示,893%的教师感到教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职业压力。

另外,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开展好科研以外,还要面临职称英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查、公开课教学比赛等种种压力。另外,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教师素质、确立教师地位的重要依据。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高校都把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水平直接挂钩。论文所发表的数量、刊物的级别等因素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依据,这直接促使青年教师凑论文数量,并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青年教师大多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本来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潜力都是很大的,但是巨大的课时量使得科研成为他们目前最大的压力。

二是人际关系压力。教师是个体性较强的职业,一项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左右,在校外与人交往的只有12%左右,许多教师感到工作环境单调。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单调的生活方式会引发心理疲劳,从而诱发心理健康问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要与上级领导、同事、学生及外界经常进行沟通和联系。青年教师与这些群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成效。因此人际关系也成为教师职业压力来源的主要因素。青年人血气方刚,口无禁忌,个性鲜明,加上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让不少青年教师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不和,同事之间疏远、冷漠,想要取得肯定的认可、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支持并不容易。往往是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却因为一切外在的客观原因影响了升迁、职称等,无形中更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压力。

三是生活质量压力。高校新校区的

建设使得大部分教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越来越远,每天上下班路途中花费一小时以上时间,使得很多青年教师的睡眠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更不能进行合理的休息与休闲娱乐活动。数据显示,青年教师的就寝时间在11点以前的只有102%,在11~12点的占546%,在12点以后的占352%,而且有854%的青年教师在晚饭后到就寝这段时间都在做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工作。

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由于社会期待和知识更新的压力,本科要读硕士,硕士要读博士,博士毕业了还要发奋开展科研,久而久之,青年教师的健康被透支,紧张性头痛、颈椎疼痛等病症不期而至,影响到工作、生活的质量。加之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资历浅、收入较低,却又面临着恋爱、购房、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多方面的压力。迫于生计,一些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通过校外兼职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这无疑会影响到正常教学工作质量。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 二、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既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动力,又能成为高校教师工作的阻力。而高校青年教师对压力的不同应对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压力反应。高校教师要想缓解心理压力,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对自己所处的压力情境做出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控制,采取以缓解压力为目标的积极行为,避免单纯依靠个人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高校青年教师不能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过于苛求,过分追求完美只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增强心理意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与领导、同事、学生及各类群体多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学校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高校应该在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青年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职后再教育进行整体的设计,强调职业发展的连续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同时,领导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工作上严格要求但不要苛求,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给予理解、关怀,从政策、管理、情感、心理上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尽可能提供宽松的工作与心理氛围。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应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地为他们创造更优良的环境,以全方位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从而建设一支健康高效的、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苟湘,纪红旗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自我培养的路径探索消费导刊,2008(04). 芦艳高校青年教师激励与发展的思考科教文汇,2009(01).

王晓真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对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