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榜样力量
2014-09-13
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在男孩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通过对爸爸榜样作用的模仿来实现的。对于男孩来说,榜样作用就是通过克服恋母情结,度过人格成长的危机,继而追随效仿爸爸,以期将来也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爸爸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儿子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小雷达,正在专注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各种被你忽略的琐碎细节。身教重于言传,爸爸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孩子收入囊中。如果爸爸自己行为不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行为不出差错?丰子恺曾说:“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他们是身心全部公开的人,好的教育和坏的教育都很容易被接受。因此,父亲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父亲作为男人,是承担“事业成功”英雄角色的家庭成员,这份沉重的责任,比没有成为父亲的男人更来得重大。通常,在中国每一个家庭,母亲把爱当做自己的武器,父亲则把成功当成守护神。
事实上我们从小也曾经梦想有这样的父亲,他们在事业上尽其所能,在生活中充满活力。他会钓鱼、会削木棍做小木枪,大讲平凡工作中的有趣故事。他做这些的时候,充满自信,能够让我们无比崇拜,他们也坚信,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崇拜保持到自己当父母的时候,从而能够像他一样,做一个能做榜样的父亲。
父亲是儿子最合适的榜样
一个男孩子,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对他的心理最为有利。一个男孩子崇拜父亲,可以让他生活得更健康、更有安全感和更有目标。而作为母亲,明确地表示父亲是孩子可以崇拜的对象,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塑造男孩子性格的方式。即使是你并不认为自己的丈夫就是最优秀的男人,但你应该坚信,对于儿子来说,父亲总是最好的老师。
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们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
当然,父亲们还应该注意:你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子,因为他正在自觉不自觉地以你为榜样。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但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而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当然,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例如,长期接触不到父亲的男孩会产生女性化倾向。
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成功地承担“儿子榜样”这一角色。很多父亲就常常在无意识之间,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传达给了儿子。
一位幼儿园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我把孩子们的餐具都洗好时,一个小男孩正好在我身边,我请他帮我一起整理餐具,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个小家伙的严辞拒绝。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我不能帮你做这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从来都不做这些事情。”看,这就是父亲的作用。一个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男孩,就已经在主动模仿父亲的行为,他不自觉地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男孩的成长需要榜样,他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就把父亲当成自己的榜样。然而,父亲要想做好男孩的榜样也并不是易事,在男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们所需要的榜样是不断变化的。
作为男孩的父亲,如果你对做男孩的榜样还没有足够的信心,那你不妨帮他们完成对母亲的依恋。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的爱让我们迷恋,但母亲过度的爱却会使一个男孩长不大,使他永远停留在小男孩的状态。的确,现在就有很多这样的小男孩,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接触,整天寸步不离母亲身边,甚至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还整天跟在妈妈后面,不肯去幼儿园或学校。
造成这些男孩长大之后会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地完成在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而造成的。
在幼儿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完成对母亲的亲
密分离。即让他们从对妈妈一个人的依恋中走出来,开始接纳爸爸和其他人。因此,在这一时期,爸爸的任务是巨大的,这就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男孩,鼓励他与自己沟通。
在幼儿早期,男孩的世界里只有母亲,但一旦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有父亲这样一个人物时,一股神秘的力量就会推动着他们与父亲接触。
对于幼儿期的男孩来讲,他们迷恋母亲,因为母亲的爱是温柔的、令人陶醉的,而且是很容易感受到的,这会让他们产生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对父亲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在他们眼中,父亲是“大力士”、“万事通”,能够解决一切困难,但父亲却总是那么冷漠、不容易让人接近,这会促使男孩更加依恋母亲。
对于3-7岁的幼儿来讲,脱离对母亲的依恋,模仿父亲,变得很重要。
而当男孩进入了青春期,不是母亲的力量变弱了,而是男孩的“翅膀”变硬了。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父亲给他们约束的力量,并为他们指引方向。所以,在这一阶段,男孩是否会变“坏”,大部分原因要取决于父亲。
而女孩更注重父亲形象。女儿似乎永远是父亲心中最柔情的那个角落,即便再严肃的男人在女儿面前也会温情万种,因此,父亲对女儿来说永远是个特别的角色。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女儿未来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父亲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如果女儿对父亲的印象不好,或者父亲在生活中忽视她的存在,她就会在将来择偶中会设法取代心中的父亲形象。
如果父亲给女儿的感受是有责任、坚强和温情的,她今后就会去寻找一个能比得上他
父亲的爱人。如果父亲傲慢、骄横、反复无常,女儿可能也会不尊重她的丈夫或者质疑他的判断。但如果父亲很温情、有主见,和女儿相处融合,女儿将来的婚姻生活更可能是和谐的。
爸爸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
爸爸是不会倒塌的家庭顶梁柱,在男孩眼中,以后要当个爸爸那样的男人,在女孩心中,以后要嫁个爸爸那样的男人。
父亲的作用
男性压力大,忙于赚钱,无暇他顾是主要原因。其实,赚到钱的父亲,会赚钱的父亲,即使没能亲自教育孩子,但教育的效果还是在的。
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几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一岁左右蹒跚学步,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后,其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幼儿园之前)身上尤为明显。儿童3岁前处在“图谱时代”,他们把人们的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
在0-7岁,男孩属于母亲,沐浴在妈妈女性的温柔怀抱中。那时父爱是重要的,但母爱是首要的。
在7-14岁,尝试成为男人,孩子会寻找男性榜样,最重要的是父亲。这时,父亲的陪伴才是孩子最最需要的。男孩便开始故意和妈妈拉开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
在爸爸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
在14-21岁,父母非主导,挑好引导者,由此,完成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统计结果显示,有50%的大学生认为父亲的形象、爱好和兴趣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有60%的大学生认为父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其榜样的作用和坚强的性格,有30%的学生认为父亲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自己的成长,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父亲的翻版。更有一些学生认为,父亲对于工作的勤恳努力和积极向上,已经成为自己进取的榜样和为事业奋斗的目标。在大学生们的眼中,坚强、正直、坚毅、英勇、慈爱、伟大、刚强、智慧、孝顺、优秀等字眼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父亲最贴切的形象。
父亲要努力成为孩子一生的榜样
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说过:“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
作为爸爸,你需要以身作则,为男孩做出人生的榜样,你还需要在潜移默化间,将男子汉的气概传输给你的男孩,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自身的言行,努力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
但孩子需要榜样而不是说教。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建议,家长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不但要有书本上的大榜样,还要有身边的小榜样,而父母的身教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作为榜样效仿。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种人,就得首先在自己言行中争做那种人。父母是孩子终生模仿的样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孩子面前,我们大人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当你在房间看电视,而让孩子到一边做作业时,孩子会怎么想?当你经常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点时,孩子听到后会怎么做?当你为一点小事就与别人争吵甚至打架时,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以后也会这样对待别人?当你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时,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人?当你不了解情况,就训斥、体罚孩子时,他们心中会留下什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留给孩子好的一面,将来,孩子也回报你优秀;你留给孩子不良的言行,将来,你收获的多半是失败。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儿子培养成合格的小男子汉,爸爸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满意的效果,就要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这对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