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 课时 1
一、教学目标
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如何找等量关系.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边聆听边板书.
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检验上一节课的学习效果,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起到一 个基石的作用.
(二)例题分析
例 1 某车间有 22 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 1 200 个螺钉或 2 000 个螺母. 1 个螺钉 需要配 2 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 少名?
师生活动: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1 个螺钉配 2 个螺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包含着什么等量关系? (2)本问题有哪些等量问题?
1
学生讨论后,独立尝试列方程.在本问题中“1 个螺钉配 2 个螺母”中包含的等量关系较 隐蔽,是本问题的难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然 后让学生打开教材,把自己的解法和教材上的相比较,看一看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修改 以后思考下面问题.
你的解法与教材上是否相同?如果相同,你是否能换一种设未知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 题?如果不同,请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比较两种方法间的异同点.
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2 000(22-x)=2×1 200x. 解方程,得:5(22-x)=6x, 110-5x=6x, x=10. 22-x=12.
答:应安排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
另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母,(22-x)名工人生产螺钉. 依题意得:2×1 200(22-x)=2 000x. 解方程,得:x=12. 22-x=10.
答:应安排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
例 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 40 h 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 4 h,然后增加 2 人与他们一起做 8 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该先安排多少人工 作?
师生活动:学生先自主探究讨论,教师可以点拨以下问题: (1)人均效率为________.(指一个人 1 小时的工作量).
(2)若设先由 x 人做 4 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________.再增加 2 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 做 8 小时,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是________.
师生共同完成本题的解答过程,教师要书写出规范完整的答案.
教师点评: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工作时间,这是在此类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 解:设安排 x 人先做 4 h.
2 4x 8 x+
依题意得: + =1.
40 40
2
解方程,得: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答:应安排 2 人先做 4 h.
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交流,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巩固
3 钢材可以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1.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 1 m
3 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A 部件,多少钢材做 B 部件,恰 个 B 部件.现要用 6 m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3 3 钢材做 B 部件. 解:设应用 x m 钢材做 A 部件,(6-x )m
依题意得:3×40 x=240 (6-x). 4. 解方程,得:x =
3 钢材做 A 部件,2 m 3 钢材做 B 部件,配成这种仪器 160 套. 答:应用 4 m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24 天.如果 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解:设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
x x
1 依题意得: + = ,
12 24
3
解方程,得:x= .
8
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8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
六、课堂小结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 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 4
配套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 工程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4
解方程,得: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答:应安排 2 人先做 4 h.
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交流,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巩固
3 钢材可以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1.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 1 m
3 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A 部件,多少钢材做 B 部件,恰 个 B 部件.现要用 6 m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3 3 钢材做 B 部件. 解:设应用 x m 钢材做 A 部件,(6-x )m
依题意得:3×40 x=240 (6-x). 4. 解方程,得:x =
3 钢材做 A 部件,2 m 3 钢材做 B 部件,配成这种仪器 160 套. 答:应用 4 m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24 天.如果 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解:设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
x x
1 依题意得: + = ,
12 24
3
解方程,得:x= .
8
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8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
六、课堂小结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 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 4
配套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 工程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4
解方程,得: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答:应安排 2 人先做 4 h.
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巡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交流,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巩固
3 钢材可以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1.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 1 m
3 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A 部件,多少钢材做 B 部件,恰 个 B 部件.现要用 6 m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3 3 钢材做 B 部件. 解:设应用 x m 钢材做 A 部件,(6-x )m
依题意得:3×40 x=240 (6-x). 4. 解方程,得:x =
3 钢材做 A 部件,2 m 3 钢材做 B 部件,配成这种仪器 160 套. 答:应用 4 m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 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 24 天.如果 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解:设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
x x
1 依题意得: + = ,
12 24
3
解方程,得:x= .
8
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8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
六、课堂小结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③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检验所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 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 4
配套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 工程问题中常用到的等量关系: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