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

2020-09-1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探讨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现代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单体空问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的设计等都是以改善及提高居民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一、项目概况

某花园小区是高层综合住宅小区,项目用地位于郑州,项目占地64949.16平方米,用地与正南北向形成近45°角,呈东南至西北向长、西南至东北向短的矩形。用地西南侧为市政绿化带,西北侧与东北侧为待规划用地,建设区域均比市政道路低,场地内南高北低,地势较为平缓。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98728.86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56317.15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62263.68平方米,不计容建筑面积36402.48平方米。

二、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构思意图

通过合理规划以及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综合处理,借助巴黎古典主义的诸多表象元素及左岸地区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别样的人间天堂--一个新古典自然风格的现代温馨家园。营造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和休闲尊贵的生活方式。

努力打造小区的城市示范性、标志性形象。

\"一轴多点,移步易景\"。以一景观绿轴贯穿整块建设用地,把各块用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各个地块上的集中绿化沿景观绿轴镶嵌布置,形成具有亮点的步行景观系统。沿轴而行,移步易景,景随人动。\"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生态思想、节能观念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为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的居住小区,力求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激发居民的家园认同感。

小区人车分流,各地块内以环形道路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创造出适合于邻里交往的活动空间。实现部分的人车分流,令居民享受步行的乐趣。住户的私家

车全部在地下层集中停放,实现区域的平衡;同时考虑部分外来车辆的临时停车,在小区内部设置部分地面停车。

2、设计特点

合理组织交通,做到人车分流。注重住宅小区的空间形态设计,创造亲切、温馨的效果和优美舒展的立体和平面轮廓线。合理安排各种功能空间,使各种流线组织达到短捷、通畅、互不干扰,同时将建筑的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结合起来,为城市创造出一标志性的新社区形象。住宅间距均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01-01)》规定,高层居住建筑按:南北向布置时,当南侧建筑总长度小于50m时为26+0.35(Hs-30)m,当南侧建筑总长度大于等于50m时为30+0.35(Hs-30)m;东西向布置时为不小于18+0.35(H-30)m。其中Hs为南侧建筑高度,H为较高建筑高度。本项目总平面符合规划要求,建筑采光充裕,满足日照要求。

基地内绿树成荫,溪水潺潺,可有效减少噪音、尘埃对住户的污染。 本方案所有住宅的房间均自然采光和通风,无暗房间,明厨明卫。所有设备用房的内墙面及顶棚均做吸声墙面和吸声顶棚,以防设备的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空调冷凝水的排放:起居室、卧室的空调冷凝水接入卧室外墙空调板旁的冷凝水排水竖管里,排水竖管直接排入雨水系统。整个小区垃圾采用真空垃圾收集系统集中收集,压缩成块后运走处理。厨房均设变压拔气式三防排气道。

三、平面设计及功能布局

住宅采用点式布局为主,根据景观资源、朝向位置,合理布置各个户型单元,争取户户朝阳,强调均好性,突出住宅的舒适性。客厅、餐厅南北通透,主卧转角观景凸窗,宽敞舒适,视野开阔。户型设计还从分考虑结构上的经济合理性,标准层设计方正实用。电梯厅自然采光通风,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社区配套使用简洁的平面,与幼儿园呼应,布置在节点性地段,给居住提供生活配套和支持。

1、合理的单元布局及丰富多样的房型

单体户型套内交通线路简捷,分区明确,卫生间、厨房的面积和通风均符合规范要求;房型设计按现代家庭生活的要求,组织空间序列,做到洁污分离、动静分离、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分离,符合康居住宅建筑要求,房型多样化的设计满足各层次消费群的需要。

2、配套公建及服务设施

小区设有配套商业网点、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服务站点、公共厕所等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四、水平及垂直交通設计

水平交通:每个住宅公共走廊、户内过道净宽均满足住宅规范要求,户门到楼电梯距离适中,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垂直交通:高层住宅部分每个单元设两部客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一部兼残疾人电梯,设一部防烟楼梯或一部剪刀楼梯;部分单元可以通过屋顶之间互相连通进行疏散。

五、造型设计

从巴黎古典主义风格中提炼出的核心精神为建筑的立面设计元素,即\"现代的、充满地方特色的、有人情气息的\",外观上体现坚实,厚重的历史沉淀感,同时辅以现代元素,使新旧文化碰撞交织,迸发出夺人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地标性建筑。手法上以新古典自然风格为基调,加以提炼、创新,在强调体积感挺拔沉着的基础上,强调时代感和创新性。整个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有致,色彩以暖调的浅黄色为基调,突出端庄、高雅和洗炼的风范,从而塑造出一个非同凡响的高级城市社区的形象。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高贵典雅、时尚快乐发挥的淋漓尽致,营造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和休闲尊贵的生活方式。

六、建筑节能设计

根据所在地情况,相应的可参照节能标准及规范有:

a)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某省实施细则 DBJ15-50-2006 b)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c)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d) 《某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指引》 2009-12

本项目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某省实施细则,在设计中采用以下相应的措施:

1.单体尽量合理选择朝向和型体,并对遮阳与采光、通风做一定处理,以达到建筑物的防热。

2.采用浅色外装饰面。

3.主要部位节能构造措施:屋面采用40厚挤塑聚苯板,外墙采用25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凸窗顶板外贴30厚挤塑保温板+20厚保温砂浆。

4.门窗采用铝合金窗+中空玻璃,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为Ⅱ级。 5.单元式住宅的体形系数≤0.35。

6.本项目绿地率38.78%,以减少外界的二次反射热和长波长辐射热的影响,取得良好的总体热效应。

7.采用硬聚氯乙烯雨水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 8.空调系统中的各设备均选择效率高、能耗小的产品。 结语

总之,在该设计中,力求发掘地段最大潜力,以居住生活环境为主,商业物业为辅,通过对社区邻里关系生活空间的打造、建筑与景观关系的处理、交通系统的立体人车分流设计,实现该项目的高档化、地标化和舒适化,从而实现开发商与住户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冬. 现代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理念--功能体现与人文关怀[J]. 工程建设, 2006,(0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