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2022-10-0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名词解释

1. 实验法是在实验者控制的情景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考察此种变量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 观察法是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3. 测试法是运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4.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5.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6.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少刺激较量 7. 有意识记:是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8. 问题解决 :就是从初始状态出发,通过认知操作,一步步地改变中间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的心理过程。

9. 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10.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1.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12.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3. 趋避冲突:当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相反的动机时的心理矛盾。 14. 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与后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15. 功能固着:是指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占据了思维的核心位置,一时难以想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心理现象。

16.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17.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善地步的内在推动力量。

19. 需要:是个体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

20.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导致该活动始终朝向某个目标的心理动机或倾向。

21.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22. 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23. 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下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类。

24. 特殊能力:是指人在专业活动中所必需的能力。

25.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6.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27. 投射法: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28. 图式: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行为结构。

29. 同化:把环境中的现实材料吸收到图式中去以丰富和发展图式。

30.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3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 32. 顺应:改变图式以适应环境变化。 33. 亲社会行为:是有利于他人的任何行为。

34. 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35. 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或别的团体是有益的,而对行为者来说并不带来任何物质利益。

36.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37. 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 38. 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39.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指向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以认知过程本身作为认知对象,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力,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40.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1. 合作学习:指学生以主动想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