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秋季鱼塘管理的有关知识。 2、掌握秋季鱼塘管理技术。
教学重难点:掌握秋季鱼塘的管理技术。 教学教具: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俗话说“夏长壳,秋长肉”。进入秋季后,水温逐渐由高转低,水色转浓。对精养鱼塘来说,该季节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但同时也是鱼类易发生疾病和浮头泛塘等事故的关键季节。因此,切实抓好这个时节的饲养管理,对增加池鱼产量,保障高产丰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加强秋季精养鱼塘的科学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学员朋友们,大家好,在我们黄河滩区有大片的鱼塘,秋季雨水增多,气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最快、催肥长膘的季节,怎样抓住这个关键时期管理好鱼塘呢?今天,我给大家讲有关鱼塘管理方面的知识要点。
二、出示课堂目标:
1、了解秋季鱼塘管理的有关知识。 2、掌握秋季鱼塘管理技术。 三、讲授新课:
请学员们看一幅图片,你认为这样浑浊的水质对于鱼类的健康有影响吗?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一) 加强水质管理:
具体做法是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 怎样防止水质恶化呢?大家接着看图片:
在水源方便的池塘,要保持微水流或10天左右冲一次跑马水。 大家想一下,缺乏水源的池塘,怎么办呢?
对于缺乏水源的池塘,15~30天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讲生石灰15~20千克对方在池塘四周的水域内;也可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千克,加水溶化后,全塘泼洒,以澄清塘水。 安放了增氧机的池塘,就更好办了。大家来看,要抓住每一个晴天,开动增氧机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下层去,减少夜间缺氧。
刚才讲了水质问题,我们不但要管理好水质,而且还要看施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 (二) 追肥培饵:(课件展示)
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来满足鱼类滤食生长需要。因为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坚持量少次多。 如果是肥水塘,怎么施肥呢?
应施少量化肥,既避免水质恶化,又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一般亩施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使池水保持油绿或茶绿色。 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呢?
我们要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400~500千克,7~10天施一次,能迅速培育浮游生物,满足鱼类摄食的需要。 有了肥水,是不是就不再投食了呢?接下来我们将第三个问题——投饵。 (三) 投饵
10个月后根据不同主养鱼类营养需要科学配置饵料,每日投饵1次,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上旬。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要说的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四) 防控病源
为了防止各种鱼病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1. 平时每半个月用漂白粉250克溶解于水,在食场周围泼洒,连续泼洒3天,也可以饲料中加入大蒜粉(每千克饲料加0.5千克)、食盐(每百千克饲料加1千克)防止细菌性鱼病。 2. 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溶于水后,进行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防治寄生虫病。同时要注意防治烂鳃、肠炎、赤皮等疫病。
有些朋友说我们鱼塘中的青苔可多了,怎么办呢?别怕,我有办法。
3. 如果鱼池青苔过多,可全池泼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或每亩用草木灰50千克撒在青泥苔上,使青苔不见阳光而死亡,为鱼儿安全越冬创造良
好的水质环境。 4. 最后就是准备过冬了。 (五) 准备过冬
通过秋季育肥仍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塘鱼,则要准备过冬。水越深越能保暖,塘水深2~3米最好;甲鱼、胡子鲶等凶猛肉食性鱼类,不能大小混杂过冬,以免发生大吃小的残杀现象。 四、小结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加强水质管理、追肥培饵、投饵量、防控病源、准备过冬。希望大家能够很好的掌握,到鱼塘去落实一下,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整治措施,我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满意的收获。
板书: 秋季鱼塘管理技术 加强水质管理 加注新水 追肥投饵 量多次少 投饵量 科学配置 控防病源 消毒防疫 准备过冬 保暖免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