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生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考试预备铃响后(考前15分钟),考生进考
室,按要求坐座位;监考教师发卷后,在试卷指定的地方填写姓名;考试中途考生不准以任何理由离开考场。
2、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答卷,不准在答卷上作任何标记。考生书写在答题卡
规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考生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它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3、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监考教师管理,有违纪违规
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教育权利能力取得方式的是()。 A、依法律规定 B、有关部门批准 C、出生 D、考试
【答案】C
2、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高等教育机构是()。 A、希波克拉底医学校 B、柏拉图的学园 C、吕克昂 D、君士坦丁堡大学
【答案】B
3、教师的根本的社会职责是()。 A、做好家访
B、做好班级管理 C、教书育人 D、激发学生的灵感
【答案】C
4、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答案】B
5、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答案】C
6、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须以O为核心。 A、爱国主义教育 B、理想信念教育 C、思想道德教育 D、以人为本
【答案】B
7、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有多久了?
O
A、20多年
B、30多年 C、50多年
D、与大学有同样长的历史
【答案】D
8、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人际关系良好
【答案】B
9、程序教学的提出者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加涅 D、布鲁纳
【答案】B
10、教师要做到愉快亲切,这是对教师在()。r服饰上的要求 B、神态上的要求 C、言谈上的要求 D、举止上的要求
【答案】B
11、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大众化和普及化
B、民主化和终身化 C、国际化和全球化 D、上述三种趋势
【答案】D
12、根据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可以将人才划分为()。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 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 C、通才与专才
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
【答案】C
13、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要成为个体的道德品质,不但要依靠社会道德教育,而
且要赖于个体的()。
A、道德环境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习惯
【答案】C
14、如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教育行政诉讼并且人民法
院已受理的,O申请行政复议。
A、在特定情况下可以
B、一般不可以 C、可以 D、不得
【答案】D
1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答案】D
16、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了Oo A、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 B、人的理性对个体行为的规定 C、人的理性对他人行为的规定 D、社会规范对人的思想的要求
【答案】B
17、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
容Oo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
【答案】D
18、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O意义更大。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研组长
【答案】A
19、教师的O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 A、同侪群体 B、民族群体 C、社区群体 D、家族群体
【答案】A
20、“恩物”的设计者是Oo A、卢梭 B、福禄贝尔 C、杜威 D、蒙台梭利
【答案】B
2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
二是()。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答案】C
22、.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
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答案】B
23、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 B、完整教学法 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
【答案】D
24、教师职业不属于()。 A、脑力劳动 B、第三产业 C、专门职业范畴 D、普通职业范畴
【答案】D
25、下列有关教师道德品质形成的看法正确的是()。A、是自然形成的或先天形成的习性 B、是一种坚定的道德意志的凝结
C、是教师职业行为习性 D、是教师一时的道德冲动
【答案】B
26、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 A、教书育人
B、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 C、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 D、以上都是
【答案】D
27、人们常把教师喻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赞为“太阳底下
最高尚的职业”,这实质上是()。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高度肯定 B、对教师个人的高度肯定 C、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肯定 D、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美
【答案】D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要从往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结协作” B、高校开展区域化服务有其人才智力的优势
C、高校为社会服务,一般是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不包括直接为社会提供
服务
D、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要讲究成本核算,讲投入要素的收益回报率,讲合作
“双赢”或“多赢”
【答案】C
29、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30、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A、遗传因素 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 D、经验
【答案】C
31、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A、言行一致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答案】D
32、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D
33、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
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什么属性?O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A
34、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机械的,只能对环境做应答,而本
身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很弱的是()。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存在主义
【答案】B
35、教师编写教案时花费时间、耗费精力最多的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答案】C
36、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答案】A
37、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评判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B、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C、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D、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答案】B
38、“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这句话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旧唯物主义
【答案】D
39、亚里士多德用“伦理学”一词来表述()。 A、关于智慧的学问 B、关于价值的学问
C、关于人生完美和幸福的学问 D、关于城邦政治的学问
【答案】C
40、“木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品德发展的()。 A、稳定性 B、个体性 C、道德性 D、整体性
【答案】D
4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r情绪 B、情感 C、心境 D、D应激
【答案】B
4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D
43、.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
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答案】B
44、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进行考核 A、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B、政治思想和工作成绩 C、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答案】D
4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认为()。A、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 B、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 C、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劳动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答案】D
46、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本质就是解决()。 A、教师的尊重与被尊重的矛盾 B、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 C、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不平等的矛盾 D、师生之间的民主与不民主的矛盾
【答案】B
47、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D应激
【答案】B
48、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引领社会
【答案】A
49、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机械的,只能对环境做应答身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很弱的是()。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存在主义
【答案】B
50、下列有关教师道德品质形成的看法正确的是()。A、是自然形成的或先天形成的习性 B、是一种坚定的道德意志的凝结 C、是教师职业行为习性 D、是教师一时的道德冲动
【答案】B
5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A、创新精神
,而本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答案】A
52、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 A、遗传因素 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 D、经验
【答案】C
53、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
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普及教育
【答案】A
5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D
55、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A、真正的大学
B、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 C、单一的教学机构
D、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
【答案】D
56、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活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活关注理论
的美国学者是()。
A、福勒 B、费斯勒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A
5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O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答案】C
5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目的是()。 A、为人民服务
B、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C、爱社会主义 D、爱人民
【答案】B
59、良心是蕴含在人们()的一种意识活动。 A、内心深处 B、认识深处 C、职业荣誉 D、职业行为
【答案】A
60、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O意义更大。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研组长
【答案】A61、在高等教育中,因满足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学校科类专业、培养目标、教育要求、教学方式、管理制度、师资组成的不同体现了()。
A、机构多样化 B、主体多样化 C、管理多样化 D、客体多样化
【答案】C
62、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答案】D
63、O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A、教育 B、科学技术 C、人才 D、农业
【答案】A
64、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起评判作用的是()。 A、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C、《教师法》 D、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答案】B
65、关于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长期有效的学生紧急事件预警防控机制,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立组织有力、运转高效、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形成及时、快捷、通畅的
信息网络
B、树立“管了没用也要管\"、“说了不听也要说”的观念,但对于防不胜防的突
发紧急事件,属于工作之外无法把握的,故不必采取相应措施C、构建心理预警机制,制定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D、健全日常工作机制,保证信息采集渠道通畅,辅导员应保持全天候信息通
畅。 【答案】B
66、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A
67、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答案】A
68、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 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答案】D
6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要从往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结协作” B、高校开展区域化服务有其人才智力的优势
C、高校为社会服务,一般是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不包括直接为社会提供
服务
D、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要讲究成本核算,讲投入要素的收益回报率,讲合作
“双赢”或“多赢” 【答案】C
7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观前提是()。 A、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B、教师具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 C、学校为教师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 D、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对各种道德冲突
【答案】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