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徐小学2009-2010年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紧紧围绕“两级三关”的学习内容,加强教师的学风建设,积极开展以“一德三新”(师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 培训目的: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努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 培训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工会负责)
主要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教师十不准》等法律法规。
2、教育教学理论 :
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常规》、《给教师的建议》、《教师人文读本之一》、《教师人文读本之二》、《成功教育》、《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网上学习)等内容。
五、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讲座)、外出学习、请专家作报告指导和自学等形式,主要以教师自学为主。
六、主要措施:
(一)深入学习落实《新课标》,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培训作为本学年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开展学习活动,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标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2、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
围绕新课程改革,一是开展好“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改中成长”经验交流。以教研
组为单位,利用校本培训,交流自己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做法和有益的尝试,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二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名著或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做好学习笔记或摘录。本学年的主要学习书目为《给教师的建议》、《教师人文读本》、《成功教育》及“教育哲学经典”,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并作好学习笔记,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或是课改学习心得。
3、“教育哲学经典”要完成10学时的学习,撰写5000字读书笔记,并以书中的理论为支持,结合工作实际撰写2000字的教学案例,(11月初上交)。
4、在平时听课过程中,发现有新思路、新模式的教学课,领导及时推出进行观摩。大家互相探讨、研究、点评、发挥自己的教育潜能,力求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
(二)树立研训新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搞好集中培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及时向广大教师们传递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分析教改形势,并利用年组集体备课的时间,学年组长组织好全组教师进行新课标解读,做好研讨工作。
2、抓好自学。每位教师坚持每月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并做好记录。同时,做好科研论文、随笔与反思、总结、听课等材料的积累工作。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考评记实工作,期末对教师的理论学习笔记进行全面检查和评比。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利用讲座形式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并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
技能,切实让全体教师从中受益。各级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做理论讲座一次,上示范课一节。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4、开展“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后要求他们总结学习心得,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5、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三)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1、以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新课改作为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师,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2、做好阶段总结,研究学困生成绩提升方案。
3、定期对学困生、优秀学生进行监控和竞赛活动。
4、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发挥协作优势,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主管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务实求本,扎扎实实。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学常规检查、交流、评选工作。
(四)加强科研意识培养,建立科研型教师队伍。
1、对上级科研部门布置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研究,要求每位教师有课题,并深入实验,写好总结与体会。学校对教师定期进行科研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努力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用科研带动全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改革。
2、把学生的写字和作文教学作为我校的特色教学,每位教师要认真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教导处要认真实施此项工作,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教师交流汇报课活动。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
⑴围绕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四个一”培训任务:
参与一次课改交流与研究;提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上好一节课改研究课;写好一篇课改经验论文或教学反思。
⑵围绕新课程改革,主要开展好“三项”校本培训活动:
一是开展好“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家谈”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然后在校本培训时间人交流学习心得;二是开展好“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改中成长”经验交流。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校本培训,交流自己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做法或有益的尝试,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三是开展好课改研究课和说课活动。在教导处组织的人人讲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荐一节最能体新课改
精神的课,利用评优课向全体教师展示,并且授课人现场说课,说课以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主要内容。
“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总之本学年将通过行之有效的研训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个体优秀、群体协作、爱岗敬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七、组织领导
组 长:崔春珍
副组长:郭延平 成 员:杨桂平 李阿芳 徐闪红 王丽梅 八、工作安排:(09.8--2010.1)
八、九月:
1、拟订、学习本学期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交流学习心得。
3、各教研组开展研究课活动。
十月:
l、校本培训:开展“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改中成长”经验交流。
张秋芳
2、校本培训:开展各教研组的课改汇报课和说课活动。十一月:
1、开展“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心得体会大家谈”活动
2、 收缴课改论文和优秀教学设计。
3、校本培训:《教师职业道德》
十二月:
1、邀请专家讲学,现场诊断,解答疑难。
2、校本培训:〈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
一月:
1、资料整理归档。
2、按上级要求安排寒假培训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