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单招培训第十周测试
D、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 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语文》试题及答案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 蒂固 得分 ..
;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注意事项: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 ....,又是握手,又是拥抱, 别提有多高兴了。(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1.试题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满分100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 2.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考生必须将“学生姓名”和“学号”完整、6、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 深山,鱼 潭底,驼 大漠,雁 长空,这就 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是它们的极致。 A.啸、翔、走、击 B.啸、游、走、排 C.跃、游,走、击 D.跃、翔、走、排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个小题,24分)
得分 评阅教师
二、古诗文名家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1分,错字,不得分)
得分 评卷教师 1、下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B ) 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师说》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前赤壁赋》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 3、内无应门五尽之童,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 《陈情表》
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4、子曰: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
称一流 5、十旬休假, 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滕王阁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B )
6、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A、浸渍(zì) 觊(jì )觎 癸(kuí)丑 罄(qìng)竹难书 得分 评卷教师 B、畸(jī)形 妊娠(chén) 肇(zhào)祸 如椽(yuán)大笔 三、文言文阅读分析(10分) C、桎梏(gù) 骁(xiāo)勇 纰(pī)漏 栉(zhì)风沐雨 D、粳(jīng)米 联袂(mèi) 胚(pēi)胎 暴殄(zhěn)天物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的一项是( C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身 A、行业主管部门不能墨守陈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 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á 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旨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挤身大师行列。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反复陈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述)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 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七万多人。
不王者,未之有也。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一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A、谷不可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食也 胜:尽 B、数.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细密)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D:然而不王.者 王:成为王 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B、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 认真做好乡学教化,将孝敬父母友善兄弟的道理反复陈述,(百姓懂得了这 工作人员的操纵下挖土。
些道理后),那么,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着东西或头顶着东西走在道路上了。 1
3、请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宾语前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分) 翻译: 这样后却不被拥戴为王的,是不会有的情况。(2分) ⑥我用镜框装上,挂在办公室墙上。
(莫言:作家,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答下列提问:
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表现出莫言什么品格?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散文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得分 评卷教师 我与莫言 ①在我办公室里,唯一挂着的书法作品是莫言写的。 不但因为喜欢内容,也喜欢他的左手书法风格。 2、“以为我有什么背景”的意思是什么?
②我和莫言的交往用得上“不打不成交”这句俗语。1988年10月,我在《读 书》发表了题为《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批判》,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后来 知道,夏衍、王蒙等前辈也颇为关注,当然也引起了一些猜疑,以为我有什么背景。3、文首第一段本是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却置于 其实我当时年轻气盛,有些和人较劲,比如大家说马原小说好,莫言小说好,我就说文章开头,请分析其作用。
他们有缺点。 ③和莫言见面是个比较尴尬的场合,大约是那篇批评文章发表不久,我去鲁迅 文学院组稿,没想到莫言在那儿读研究生班。在食堂里碰到了莫言,我有些想回避, 没想到莫言主动开口了:是王干吧,你那篇文章我看了,写得挺好的。大家都说王干
批评你,我吓了一跳,一看文章,百分之五十一在表扬,百分之四十九批评,还是表五、阅读下面材料作文(40分)
得分 评卷教师 扬为主。我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见面是这样的结果。 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礼仪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④后来我写文章继续锋芒毕露,没想到碰到马蜂窝,才知道作家并非都像莫言 祭拜祖先有仪式、婚嫁丧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 一样大度。 之后又陆陆续续和莫言有些接触,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春天在扬州召开 个新笔记本也要郑重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个仪式。有人
的一次笔会,当地政府最希望莫言能够前去采风,时值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揭 认为仪式有着固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随生活而 晓,呼声极高而在初选时唯一全票的《檀香刑》落选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然也 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 出乎莫言的意料。因为扬州是我的老家,当地官员有我的熟人,让我动员莫言前来。仪式应该去除,把精力投放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我没把握,因为我除了写过批评莫言的文字外,之后并没有写过他的评论。我就在电写作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文体不限; 话里如实说扬州方面的诚意,也希望能去我的老家看看烟花三月的景致。他犹豫说, 2、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明天再定。第二天,他问我,还有哪些作家。他一听名单就答应了。当时带队的中国 3、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作协的领导张健也很高兴莫言能够参加这样一次活动。在扬州采风期间,莫言和作协 的人配合得很好,《檀香刑》不幸落选的事好像没发生一样。 ⑤莫言近来爱上了书法,他爱写大字,气势磅礴,但说实在的,还是能够看出 一些钢笔字的痕迹来。现在很多作家爱写毛笔字,但基本上是钢笔字的放大,而硬笔 和软笔是有很大区别的。我有一次在会上说到这个问题。2009年底,在一个饭桌上, 莫言说用左手写字了,我说肯定会比右手好,因为左手没有那些坏习惯,并向他求字。 第二天,莫言发短信给我,说你是客气问我要字的,我写好了。给我地址,快递过去。 我收到莫言的墨宝,异常喜欢,他左手书法果然没有被污染,拙朴中带着稚气,像他 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样,干净、单纯,带着乡村少年的浑朴。内容也好: “不抓不挠 佛说遇蚊虫叮咬忍之 我说逢小人追骂乐之”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