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调研员:刘楠 覃翔华 戴文
为了充分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全面推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利用参加2012省级专业教师培训的机会,深入长株潭地区电子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情况,结合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等,提出专业改革建议,满足市场经济对本专业人才方面的要求,为本行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促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 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一)调研时间
2012年10月23日至2012年10月24日。
(二)调研地点 1、株洲田心工业区;
2、长沙市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调研对象
1、株洲市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 2、长沙亿佳电路板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 研究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1、网上调研 2、现场参观考察 3、专家咨询 4、座谈 二、调研内容
1、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了解企业总体岗位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涵盖的岗位。
2、访谈车间主管,了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成长经历以及在企业总体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3、对涉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的一线组长进行谈话和调研,了解他们的工作任务、岗位要求等。
4、访谈操作工,了解中职毕业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经和方法。 5、整体了解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以及适合相关岗位的课程。
第三部 分调研分析
一、调研数据基本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电子工业总产值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30%(表1),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表2),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表1:电子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投资类 消费类 ((%) 元器件类 总亿年份 元产值() 2008 2009 2010
增长亿总率元产值( ) 三大类产品总 产值比例(%) 26.8 33.4 30.9 38.4 35.6 37.4 34.8 31.0 31.7
(%) 增亿总长元产率值) 增亿总长元产率值() 增长率 (%) (%) 2 470 3 042 4 001 662.0 1 016 1 238 947.7 1 081 1 496 861.0 23.1 31.5 53.6 21.8 14.1 944.6 38.4 1 267 9.68 34.1 2011 5 482 37.0 2 013 62.6 2 045 36.7 1 423 12.3 36.7 37.3 26.0 表2: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年 份 电子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1990 100.2 2.02 1995 286.4 3.45 2000 698.1 4.9 20055 2010 2 470.9 5 482.4 4.2 7 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一是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根据电子工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 000亿元的目标,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利用外资至少要在30亿美元以上;二是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是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是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
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二、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电子专业普及面相当广,可以说无处不在,无人不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有涉及,对于所有人都不陌生。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更新也非常快,所以要跟上它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对于电子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电子技术专业较为先进,在全球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正因为如此,电子技术工人就业面相当广,电子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电子装配、设计、制造业各个领域均可寻找到就业机会。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产品测试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销售员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 三、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目前,长株潭地区正在加快电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设备、工艺水平在发展,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学历要求逐步增强。我们对2家企业中员工的技能、学历进行了专项调研。
图1是我们对2家企业调研后得到的企业员工技能等级结构,从上图可以看出:中、高级工是企业的主要力量,约占55%,其中,中级工的人数比例要高于高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也较大,占25%。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淡化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只是反
应了由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经营预期与订单猛增的巨大落差,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导致企业“饥不择食”。但从全局看,企业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是主流。
图1 企业员工技能等级结构
目前,技能人才供需总量尚未平衡,供给总量还滞后于总需求,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有分析人士预计,长株潭地区未来几年高级以上技能人才需求占比预计增长20∼25个百分点,技师、高级技师需求将翻一番。综上分析,企业对于中级以上的技能人才需求比较大,我们要抓住全省电子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机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中级以上技能等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迎合企业的需求,为电子企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对劳动者文化程度要求逐步提高,目前企业中大专学历所占比例最多,占49%,是电子企业的需求主流;其次是中专,占27%;再次是本科,占20%;比例最少的是硕士学历,只有个别数量需求,占4%。由此可以看出,中专
占电子从业人员的30%,中职中专人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图2 企业员工学历结构
四、就业岗位分析
我们对长株潭地区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情况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今后三年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分析,二是未来3∼5年应用电子专业岗位需求量的排序。
表三:未来三年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 单位名称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亿佳电路板技术有限公司 中职 60 30 高职 60 15 本科 30 5 本科以上 30 2 在对未来三年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中发现:今后三年中,中职和高职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而且远大于本科及本科以上学
历人才的需求量。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电子企业的调研发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对应的专业方向主要有:智能控制、电子测量和SMT技术;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有:生产装配、产品测试、设备维护、不良品维修、生产管理、产品质检、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研发助理、线长/班组长。
图3未来3~5年中职层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需求量的排序
如图3所示,我们发现:岗位需求较大的依次是生产装配、设备维护、产品测试、产品质检、市场营销,它们是电子企业需求的主要对象。我们从长株潭地区各大人才市场了解到的信息也是企业对具备专业基础的销售类、生产管理类的中职毕业生需求
量非常大。
通过调研也发现生产管理、研发助理、线长/班组长,这些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在学生有了基本专业能力以后,通过基层工作的经验积累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往往也可以胜任。 五、工作情境分析
表4给出了目前企业大量需求的岗位所对应的岗位的具体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工作对象、及工作方法等。从以上分析可知,我们已有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但从企业访谈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认为应届中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我们应该增加实训环节,例如从元器件开始,包括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焊接,从典型电路到整机系统的装配、测试、调试、检修,提高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认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岗前能力的培养。
表四:电子技术专业 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
工作岗位 具体任务 工作流程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使用工具 劳动组织方式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1、按照产品调试作业 (2)能手能力强,具有熟练的焊接技术; 检查 指导书调试大纲完成 调试 产品调试工作 排故 2、故障排除 电子产品 电脑调试 调试台 (5)会判断电子产品的基本故障。 (6)工作细致,善于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沉着冷静。 仪器检测 示波器 单独作业 (4)能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及相关知识; 万用表 (3)能够对仪器进行调试、校准和维修; 产品调试员
1、专业能力: (1)熟悉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原理及电路分析; (2)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 (3)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能力; 1、元器件识别、检测 识别 2、元器件整形 斜口钳 检测 3、元器件正确插装 整形 4、电烙铁的使用 插装 5、万用表的使用 焊接 6、PCB图的识别 图示仪 (3)有责任心、勤奋好学、有团队精神。 3、方法能力: (1)善于观察; (2)工作认真细致。 晶体管特性 (2)能吃苦耐劳,能服从领导安排; 元器件 PCB板 手工操作 电烙铁 (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尖嘴钳 单独作业 2、社会能力: (5)熟练手工焊接贴片电子元器件及插件元器件。 万用表 (4)熟悉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 电子装配员
1、绘制电电路1、进行PCB设计; 原理图并生成1、专业能力: (1)熟悉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原理及电路分析; (2)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 (3)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能力; (4)熟练运用Protel等制图软件 电脑 封装制作; 4、跟踪PCB加工及电路板焊接,对工艺提出4、布线规则设置 5、对所有过孔电路原理电脑设计 图 图软件 (2)能吃苦耐劳,能服从领导安排; (3)有责任心、勤奋好学、有团队精神。 3、方法能力: (1)善于观察; (2)工作认真细致。 Protel等制 单独作业 (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社会能力: 2、参与原理绘制及电 网络表 路板调试; 3、元器件原理图及PCB PCB2、进行PCB设计环境设置 3、零件布局 板制图员 要求和负责成品检验; 和焊盘补泪滴 5、相关文档维护和更新。 6、导出厂家所要PCB 文件 8、整理和打印各种文档 第四部分 关于专业的思考与建议
一、专业定位
专业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子技术应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阅读能力,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和责任心,从事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调试与检验、设备维护维修,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工艺管理、操作与使用,或从事电子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专业面向:长株潭地区、广东沿海一带、电子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电子装配、设计、制造业。 岗位群: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产品测试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销售员。 二、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一)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本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公共基础课没有与专业课很好地结合,特别是高数课没有很好的为专业服务。 2.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读写能力还有待提高。
3.专业基础课还是以学科系统性教学为主,没有针对专业的特殊性进行教学。
4.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结合度不够,工作任务引领的相关项目课程还远远不够。 5.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课程还不多。 6.教学中对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涉及还不够。
7.有些专业课的课时和学分还不够合理,教学内容有重复。 8.师资条件、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教改工作的需要。 9.教学中实践性和创新性环节还有待加强。
10.教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自编教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二)改革建议
1.按照就业方向制定教学计划。
按照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结合社会的生产实际,明确电子技术应用的就业方向,制订出适应中职教学要求的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要充分突出中职的教学特色,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以模式改革创新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能力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保证学生有上岗就业的职业资格。
2.按照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置。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并重的课程体系。调整公共必修课,加强外语教学,整合专业课程,把专业课程按电子技术知识、工业控制技术、视频技术分成三大模块,引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方法,加强技能训练,充分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能力。
3.按照岗位技能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改变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要按照岗位技能的知识需求进行,要形成以项目或任务引领为主,理实一体、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要强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处理好传统设备和先进设备的关系,加大课程与实践场所的匹配性,为课程改革提供基础的保障,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文化尽早进入校园,让学生熟悉企业,让企业了解学生。
4.对教师进行以提高技能水平为目的培训。
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是提高中职教学水平的关键。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鼓励教师下厂锻炼、学习企业高新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鼓励老师多设计一些实用的电子产品等方式来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教师要制定获得“双证书”的学习计划,在一定时间内,要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5.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校外专业带头人。
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校外专业带头人,充实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他们的引进可以给学院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可以改善专业课教师的能力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还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6.结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评价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通过职业资格技能考核,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书。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内容进行教学,结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内容进行实践环节的设置和训练。通过教学过程实施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通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促进教学水平,最终以学生获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
7.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专业教学中一定要贯穿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解决的,一定要在专业项目教学中将这些要素融入进去。在项目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每一个项目,以此培养职业素养、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等。项目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以后的专业建设中,应积极采纳有关人员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彰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