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意义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意义

牟修红;何文富;张磊

【摘 要】目的 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结果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使处方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处方点评工作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Objective To standardize the prescription writing for improving the qiuality of prescription and promoting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Methods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the prescription comment work in our hospital was summarized.Resul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cription comment system, a great improvement on the quality of prescription in our hospital was achieved and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was

promoted.Conclusion Exploring the working mode of the prescription comment in line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11(020)013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处方点评;处方管理办法;合理用药 【作 者】牟修红;何文富;张磊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宜宾,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宜宾,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宜宾,644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952;R969.3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处方点评工作是依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如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以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2007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第六章第四十四条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有明确要求。2010年3月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让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有了具体的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对于规范处方管理、提高

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以及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介绍我院处方点评工作的具体实践。 1 组织领导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质控办、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由临床医学专家和临床药学专家组成,日常工作由质控办和药剂科共同负责;工作职责为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制定的系列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处方规范的培训,对医生处方质量、处方用药合理性、药师调剂服务质量等进行分析和考评,规范医生用药行为和提高药师调剂服务水平。

2 处方点评工作内容与实施流程 2.1 处方书写质量与用药合理性点评

处方点评以《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为依据[1]。由质控办和药剂科组织人员,每月定期抽查门诊部和住院部的普通处方各100张,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各100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各100张,出院病历30份。按照《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分析评价医师处方书写质量,按科室名称和医生姓名逐一登记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并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汇总到质控办。 2.2 处方专项点评

医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 2.3 激励与处罚

医院定期进行处方展示,将高质量处方和典型的不合理处方以展板形式公示,要求全员医护药剂人员分批前往观摩并签署观后感。对书写高质量处方的医师予以适当奖励;对不合理处方,质控办将按我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相关条款对其相关科室和医师予以扣分扣款等处理;对屡次存在处方缺陷的医生,医院将按照《办法》和《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予以处罚。 2.4 持续改进处方质量

在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制订有针对性

的处方质量管理改进措施,院领导在每月的“医院管理报告”中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院通报处方质量改进情况,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落实改进措施。医院还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中,促进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3 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典型案例 3.1 处方书写字迹潦草

处方书写的字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师的责任心。对于草率从事、书写字迹难以辨认甚至容易混淆的处方,将判为不合格处方。 3.2 “临床诊断”的规范书写

处方书写中临床诊断不规范的情况较多,可能与部分医师书写时偷懒有关。五花八门的不规范诊断书写如“心脏病”“皮肤病”“妇科病”“黄疸”“高处坠落”“COPD”“CRF”等。临床诊断书写的不规范和严重缺失往往使处方的审核难以进行。

3.3 临床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

临床诊断不规范、临床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等情形,按《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都属于不合理处方范畴。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各类处方的合格率。如“COPD,吗啡针”“胎儿宫内窘迫,芬太尼针”“心脏病,头孢克肟分散片”“黄疸,普通胰岛素注射液”。 3.4 不规范缩写

如用“NS”表示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GS”表示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等;注射剂药品剂型“针”和“粉针”不分,均笼统书写为“针”;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剂型相对应的数量单位书写不规范,部分医生处方时以“盒”或“瓶”作为该类剂型药品的数量单位;药品名称中漏写剂型等。 3.5 用药不当

包括用法用量不当、溶剂选择不当。如盐酸吗啡缓释片不按2次/d定时给药,而

是随意的3次/d或4次/d给药,如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青霉素1次/d用药。使用培氟沙星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等含氯离子的溶液稀释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属于溶剂选用不当,正确用法为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使用。中成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过程中不按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溶剂较为突出。 3.6 不合理联用

阿米卡星与克林霉素联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因为二者均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氨基苷类抗生素与第1代头孢菌素联用,明显增大肾脏的毒性。 4 效果

为促进合理用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3种策略分别是教育策略、管理策略和法规策略。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应该是依据科学标准,对临床用药指征、药物选用、用药剂量、联合用药、重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甚至中药和西药联用及其辨证施治,药物应用的经济学等进行全面点评。规范的处方书写和用药的安全合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处方点评制度,通过不断实践和持续改进,处方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普通处方合格率由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由70%左右提高到99%以上,有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卢海波,戴德银,刘 英,等.3年来处方点评的实践与总结[J].中国药业,2008,17(12):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